第381章 加大移民力度_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81章 加大移民力度(1 / 1)

俗話說得好,人逢喜事精神爽。最近這段時間,朱由校心情格外舒暢,因為不僅有令人欣喜的事情接連發生,而且西北還不斷傳來捷報。這一連串的好消息,讓朱由校著實過了幾天舒心日子。

然而,正所謂樂極生悲,常言道:“得意忘形終會遭雷劈。”進入十二月後,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湖北、湖南等地的衙門紛紛呈上受災的奏章,這些奏章堆積如山,堆滿了內閣的書案。原來,入冬以來,南方的省份遭遇了罕見的大寒天氣,多地遭受了大雨和冰雹的猛烈襲擊。其中,湖北的災情尤為嚴重,雪雹交加,凍死的人畜不計其數。

這幾年國內局勢相對穩定,通過大規模的人口普查,更多原本隱匿的人口被挖掘了出來。到了天啟十一年,全國二十六個省份的總人口已經達到了一億兩千萬之多,而耕地麵積也相應地增加到了八億兩千萬畝。儘管如此,人口密度和人均可耕種麵積在南北地區之間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與此同時,北方地區在這幾年裡一直在推行移民政策,試圖緩解人口壓力和促進地區發展。

主要的移民人口均來自山西、陝西等受自然天氣災害較為重的地區。如今的兩省的耕地已經完全足夠養活這數百萬黎民百姓。

與以往相比,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如今兩省百姓的主食已經有六成被甘薯、土豆、玉米等新式農作物所取代。不僅如此,這種情況在全國範圍內也大體相似,各地都經曆了主食的變革。

儘管如此,人們的生活並未受到太大影響,畢竟能夠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然而,對於習慣了吃大米的人們來說,甘薯顯然並不是他們的首選。畢竟,有大米可吃,誰又會願意去吃甘薯呢?

正是因為這種對大米的偏愛,朱由校才下定決心揮軍攻打菲律賓和越南等地。特彆是越南,自建立行省以來,雖然各地起義不斷,但在明軍駐軍的強力鎮壓下,核心的紅河穀平原地區政治局勢相對穩定,當地百姓以及從明國遷徙而來的移民生活也較為安定。

值得一提的是,全省共有三千萬畝耕地包括舊有和新增的土地),而紅河穀平原就占據了其中的六成左右。這片肥沃的土地在天啟十年時便已實現了一年三熟,產量相當可觀。經過一年多的精心耕耘,到了天啟十一年,全省三千萬畝水田更是收獲了高達4.5億石的水稻,平均畝產更是達到了令人驚歎的15石。其中紅河穀平原貢獻最大。

要知道,在江南諸省,也有不少省份種植了來自越南的水稻種子,一年最多也就隻做到了兩熟。其中秋糧最高畝產也無非是10石,春糧最高畝產不過5石。這還隻是最高記錄,平均畝產連越南的一半都達不到。

俗話說得好:“橘生淮北則為枳,橘生淮南則為橘。”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對於事物生長的重要影響。而紅河穀平原,正是擁有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得它的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有望成為大明的主要糧倉之一。

就在這個時候,即使是再愚笨的人也終於察覺到了其中的端倪。畢竟,能夠為官的人都不會是愚笨之輩,朝中的百官們更是如此。他們早就對紅河穀平原的潛力垂涎三尺,眼睛都紅透了。於是,他們紛紛上書內閣,強烈要求停止向東四省移民的計劃,轉而將這些人口全部遷往越南方向。甚至還有人誇下海口,揚言至少要移民一千萬人過去才行。

當然,他們暗地裡更是希望朝廷和越南省能夠放開土地買賣的權限,以便讓他們購買足夠多的越南土地。

這讓那些深知內情的人,比如張維賢和朱由校,不禁覺得有些好笑。這些飽讀聖賢書的書呆子們,終於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之地了。朱由校心中自然是既感到驕傲,又覺得十分欣慰。他心想,果然隻有利益的誘惑,才能促使人們主動地去尋求改變啊。

對於百官們的這些訴求,朱由校以及他的內閣閣臣們自然不會去公然反對。畢竟,這樣做無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會引起軒然大波。不過,他們並沒有同意放開越南的土地買賣。朱由校可不敢讓這些貪婪的士紳去禍害好不容易收複的越南,彆說他,連越南總督孫承宗都不肯答應這個要求。田產,隻有在百姓的手中,才能被充分利用起來。全國還有多少災民需要這裡的救命糧食?

於是,天啟十二年至天啟十五年的大移民計劃,便在朝野期盼的目光中誕生。

按照規劃書上的要求,接下來,河南、山東、江蘇、浙江、江西等五省將成為移民的主要來源地。朝廷計劃未來四年共計將這五省的兩百來萬人口,遷移至越南、菲律賓。連廣東、廣西兩省都將會分到一些。

畢竟這二省靠近越南,一年同樣能輕鬆做到兩熟。

而上述五個省,是全國僅有的幾個人口超過千萬的大省,特彆是河南,由於藩王過多,大批的百姓失去了自耕田而淪落為了藩王的佃戶。

好在朱由校繼位之後,就從藩王身上開始改革。現如今,改革已經比較徹底,藩王們更多的精力被投放在了朱由校創辦的龍驤商會身上,而藩王和勳貴們一年的分紅絕對比那點田產中獲得收益豐厚數倍。

完成移民規劃之後,在年底時分,朱由校的一道聖旨徹底打了群臣一個措手不及。

朱由校命英國公世子張之級,夏國公世子熊兆琇,武定侯郭培民,懷遠侯常胤緒等四人為越南,菲律賓特使。

懷寧侯孫承蔭、永順伯薛斌為蒙古特使;成山侯王道寧、寧陽侯陳光裕為遠東特使;定遠侯鄧文明、武安侯鄭之俊為西南特使;恭順侯吳惟英、泰寧侯陳延祚為西北特使。

這一群勳貴將作為皇帝朱由校的眼睛,替他巡視邊疆地區。

他希望這些享受了國朝二百年的勳貴們能從舒適區中出來,效仿先輩,為大明朝效力。至於如何效力,那就要看他們在巡視的旅途中如何去做。

而這些人,除了兩位世子之外,無一不是最後投降大順或者滿清的毒瘤分子。此時,羽翼豐滿的朱由校終於將屠刀伸向了這些勳貴集團。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拒絕聯姻,她把政圈少爺釣瘋了 隨母改嫁:團寵福寶三歲半 結婚冷靜期 溫總彆跪了,夫人要二婚 我靠偷看日記在黃泉遊戲裡封神 不求真心求苟活,奈何帝王偏愛我 我進山討生活,熊貓卻帶參王砸門 無雙召喚之諸天神魔 大小姐回歸在戀綜裡殺瘋了 亡夫死遁歸來稱帝,我成了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