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師的步兵部隊已經如餓虎撲食般地展開了攻城作戰。
首先,連屬迫擊炮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它們像長了眼睛一樣,精準地保護著攻城部隊的安全。隻要有日本人的身影出現在城牆上,迫擊炮就會毫不留情地射向那個方向。炮彈在空中呼嘯而過,帶著摧毀一切的力量,狠狠地砸向敵人。
然而,有時候迫擊炮並不能完全消滅所有的抵抗力量。這時候,火炮營的火炮就會再次發出怒吼。它們的威力比迫擊炮更加強大,每一發炮彈都能在城牆上炸出一個巨大的窟窿,讓守軍無處可藏。
在炮火的掩護下,步兵連的士兵們踩著炮點,小心翼翼地朝著城牆坍塌處前進。他們的步伐堅定而穩健,仿佛對即將到來的戰鬥充滿了信心。
終於,第一名士兵成功地邁過了城牆,這意味著慘烈的巷戰正式打響了。
需要注意的是,留守長崎的隊伍並非普通的部隊,而是德川家的精銳之師。這些士兵們可不是各藩部隊或者浪人可比的,他們有著高度的紀律性和頑強的戰鬥意誌。
因此,即便明軍已經攻破了城牆,他們也沒有在第一時間選擇投降或者逃離這座城市。相反,他們迅速在街角設置起了路障,利用手中的火器和弓箭對入城的明軍進行猛烈的反擊。
入城的明軍並沒有第一時間攻向內城的奉行府,而是率先肅清還逗留在城牆上的日軍,以及清理堆砌在城門之後的雜物。麵對即將到來的巷戰,明軍也是信心十足。隻要將火炮架設到城牆上,攻城部隊便能如履平地,快速占領全城。
事實上,準備充分的明軍也確實遊刃有餘。
當日本人依托屋頂、路障對明軍展開反擊,明軍士兵也沒有驚慌。
他們手中的手榴彈、迫擊炮,以及身後的巨炮都成為了他們的仰仗。
隨著大部隊的入城,師長戚振宗少將,安排了一個連攻占一條街區的任務。也就是說,隻要那個連完成任務,便要將後一條街交給友軍。一來這樣可以讓所有的連隊都能適應巷戰,二來,也可以讓各連隊都能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畢竟,長崎可不是18師最終的目標。日本那麼大,九州也不小,後麵可是有一堆的城池需要18師去攻占,他可不想把這些肥肉留給第二批登陸部隊。
在兵力、火器都占絕對優勢的明軍,在突然冒出來的,操持著熟練漢語的“日本”帶路黨的幫助下,很快,長崎城中一條條街區均被明軍攻占。
一個時辰之後,全城大部分區域均被明軍攻占,日本殘兵全部退入了奉行府,這座全城唯一一座由石磚砌成的據點。
在“日奸”多次喊話要求裡麵的守軍投降無果之後,被推進城中的十二磅炮、迫擊炮的合奏正式開始。
府內慘叫聲、房屋倒塌聲不斷響起。
在炮轟了一刻鐘之後,明軍發起了試探性進攻。
一隊三十名明軍在隊長的帶領下,貓著腰,從倒塌的大門處衝進了府門。
映入這位隊長眼簾的,便是一地的屍體和房屋倒塌的碎木、碎石。隊長沒有過多猶豫,端著插上刺刀的燧發槍,對著地上每具屍體都來上一下。這是入日前,師裡下發的作戰訓示要求。雖然這些大頭兵並不理解上麵的意思,但作為一名合格的軍人,執行命令便是他們的天職。
很快,他們的行為便收到了效果,當一名大頭兵正準備對地上一具屍體來一刺時,突然,地上那名日本人哇呀一聲翻身而起,舉著手中的彎刀就想捅死這名大頭兵。好在,大頭兵反應迅速,立即扣動了扳機,鉛彈直接命中了日本兵的心臟,一發直接銷魂。
自此,整個小隊愈發小心行事,沒有給日本兵任何可乘之機。
在派出了一個連進入奉行府之後,很快,裡麵的戰鬥便徹底結束。
戰前退入府中的一千多日本兵全部被明軍擊斃,無一投降。
而長崎奉行竹中采女正在自己的辦公廳內,切腹自殺。
中午時分,18師徹底占領長崎。
......
在完成輔助步兵登陸長崎港任務之後,北洋艦隊一分隊便分批離港。
他們的任務還有很多,包括尋找所有看的見的,未懸掛明國龍旗的所有船隻,並擊沉、俘虜它們。
這是朱由校以及軍機處能想到的,被後世稱之為絕戶計的計策。
日本屬於島國,在耕地麵積足夠,人口不多時期,田地裡的產出足以養活所有日本人。
靠海吃海,海洋中的海鮮便成了貴族們餐桌上的佐菜。
然而,當人口不斷增長,而耕地麵積卻逐漸減少或者產出降低時,海洋便成為了他們最後的救命稻草。無論是因為耕地麵積的縮小,還是由於產出的減少,這個島國都無法離開海洋而生存。因此,儘管這個島國規模不大,但卻擁有數量眾多的漁船、商船以及水師船隻,多得如同牛毛一般。
據不完全統計實際上就是根本沒有進行過統計),在這個時期,日本能夠用於航行的各類大小船隻,恐怕遠遠超過了百萬艘之多。這也使得封鎖日本海上力量便成為了大明海軍的主要任務。
十一日中午時分,一分隊的三十艘戰艦順利地渡過了島原灣,抵達了後世被稱為有明海的地方,從而徹底封鎖了鬆平信綱大軍的海上退路。
從十一日到十五日,整整四天的時間裡,明軍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他們毫不留情地擊沉了那些試圖靠近島原半島的日本船隻,共計兩百艘之多。
而這樣的行動遍布了整個九州島海域,最遠一支海軍分艦隊更是抵達了瀨戶內海,封鎖了下關至九州島的唯一通道。
自此,九州島徹底成為了一座孤島。即便日本人能發動百萬大軍也一時之間無法增援九州島。
這也給了明軍徹底剿滅九州島上各藩提供了便利條件。
五月十二日,明軍12、13騎兵師突然出現在鬆平信綱大軍的背後,給予了其出其不意的一擊。
兩萬明軍如同幽靈一般,呈左右兩翼夾擊之勢,徹底打了攻城部隊一個措手不及。
十餘萬聯軍徹底崩潰,明軍騎兵在城中天草起義軍的幫助下,於二十日,在原城擊斃了聯軍最高指揮鬆平信綱。九州十幾個藩組成的十幾萬平叛聯軍徹底煙消雲散。
九州島,從此成為了不設防之地。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