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自嘉靖始,明朝與蒙古邊境之間便停止了大規模的戰爭,許多失地的漢人逃往了蒙古草原,大麵積的牧場被開墾為農田,改變了牧場的生態環境。原本生活在草原上的老鼠生存空間被壓縮,人與鼠接觸的機會大大增加。
同時,明朝末年恰又是旱災頻發的年代,萬曆期間曾有過三次大旱且均引發瘟疫。
雖然瘟疫得到了處理,但當時的醫者並沒有找到病根,加上小冰河時期的異常氣候變化,加上連年的戰爭不斷,使得朝廷根本沒有實力和精力從根本上解決瘟疫。
加上,朱由校繼位前後的幾年裡,逃荒保命的不隻是難民,老鼠也需到處尋找食物,較大數量的老鼠進入人類的居住地也就順理成章了。鼠疫杆菌通過寄存在它們身上的跳蚤將病毒傳染給了難民,而難民的遷徙流動又使病毒延伸到更大的地域。
作為此次抗疫的領頭者,張介賓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執著,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對患者的關愛。他仔細地詢問患者的症狀,耐心地傾聽他們的訴求,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儘管疫情嚴峻,條件艱苦,但張介賓始終堅守在崗位上,從未有過一絲退縮。他深知,自己的每一次診斷、每一張藥方,都可能成為患者活下去的希望。
在與新任山西巡撫張秉文密談過後,不光是山西所有出省的通道均被封閉,連縣府之間的所有聯係都被阻攔。各地采取了隻進不出的原則。雖然這種做法很殘忍,但為了保住其他地區百姓的安危,大明的未來,有些決定必須要做。
於是,大量的糧食物資、中草藥被四麵八方運往山西省邊境,然後再由山西駐軍運往全省各地。
山西省的五府三州幾十個縣被要求,采取全麵隔離的方法。首先便是組織城中身體健康的百姓戴著口罩,棉質手套,將城中屎尿、垃圾堆積如山的環境較差的地方全部打掃的乾乾淨淨。同時,張貼告示,禁止隨地大小便,並在城中修建了無數個公共廁所。最後,派出衙役全天候的守在城中的水源地,禁止一切動物汙染水源以及百姓隨意前來打水,等等。
隨後,便是最重要的,那便是消滅病根——老鼠。
於是,各地紛紛上演了花樣滅鼠。
有的地方采取了老祖宗的土方法,他們采用封堵鼠洞和用水淹淹的辦法來消滅老鼠。然而,這兩種方法效率都相當低下。正如俗話所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自然會打洞。老鼠天生具備這種能力,即便一個老鼠洞被堵住了,其他老鼠洞仍然會重新出現。用水或熱水醃製老鼠的效果也有限,老鼠不僅有可能逃脫,有時人們甚至會因無法區分蛇洞和鼠洞而遭到誤傷。
在某些地區,人們會選擇使用毒藥來消滅老鼠。而最為常見的老鼠藥便是砒霜,這種毒藥不僅對老鼠具有致命的殺傷力,同樣也能致人死亡。然而,由於其毒性極強,在使用過程中,人們自身也麵臨著相當大的風險。事實上,在許多地方都曾發生過不僅老鼠被毒死,甚至連人也不幸中毒身亡的悲慘案例。
與使用毒藥相比,有些地方則采取了一種更為溫和的滅鼠方法——利用小貓來捕捉老鼠。特彆是像小狸貓這樣的品種,它們天生具有敏銳的捕獵本能,能夠讓老鼠無處藏身。這種方式相對安全,且不會對人類造成直接威脅。
當然,在眾多滅鼠方法中,最為常用的還是捕獸夾。這種工具雖然簡單,但卻十分有效。不過,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各地的人們似乎都難以將老鼠完全根除。儘管如此,隨著環境衛生狀況的改善以及對防鼠工作的日益重視,疫情得到了非常好的控製。
除了滅鼠,那些因為鼠疫而死的動物、人類的屍體都被采取了火化後集中掩埋的形式處理,也進一步隔絕了病毒的擴散。
此外,隨著越來越多具有抑製疫情作用的中草藥被廣泛應用,各地上報的死亡病例數量也逐漸減少。在教會山西的醫者如何有效防治疫情之後,專家組馬不停蹄地啟程前往同樣遭受疫情肆虐的陝西地區。
這波疫情持續到了天啟十七年1637年)五月,終於得到了有效的遏製。
為了避免影響到其他省份,秦晉兩省百姓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在這波持續了四年的疫情中兩省共計死亡了一百萬人。更難能可貴的是,即便是被關在家中等死,他們也沒有趁機出來鬨事,將自己身上的病毒傳染給更多的無辜百姓。為了養活兩省近八百萬百姓,朝廷是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差點沒有被整破產了。
疫情雖然得到了遏製,但卻始終無法徹底消除。但防疫專家的一係列操作,成功的遏製了疫情的蔓延,有效的控製了疫情。
為此,內閣更是將此次成功防疫的案例,整合成了一本防疫守則,分發給了全國三十餘個省份。
無數的公共廁所,無數的垃圾堆滿天、屎尿臭不可聞的犄角旮旯均被各地衙門組織人手處理乾淨。各個城市的衛生建設得到了極大的加強,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兩省百姓為了疫情做出了巨大的犧牲,而朝廷自然也是儘力的去挽救和彌補自己的過錯。
除了兩年的抗疫時期,無數的物資和藥草被無償的運送至了兩省各地。朝廷更是下旨免除了兩省未來五年的所有賦稅。
除此之外,為了集合更多的物資運用到兩省。加上征東大將軍、安遠伯戚金的病逝,朝廷無奈暫停了在日本的征伐,將兵力收縮至了近畿與中部一線,此舉也給了德川幕府一個喘息的機會,為後麵的不利戰事埋下了伏筆。
除此之外,西北的滿桂也停下了征服伊犁平原的腳步,喀爾喀蒙古的明軍也停住了腳步,隨後,滿桂和盧象升兩人便被調回京師述職。
可以說,十年來明朝咄咄逼人的軍勢被這波疫情給極大的遏製住了。同樣,也給了如今大明周邊所有敵人一個喘息的機會,特彆是失去了天皇這個最佳擋箭牌的德川幕府。
天啟十四年1634年)明正天皇被俘,與其同時被俘的還有整個天皇家族。
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660年的神武天皇至如今被俘的明正天皇,兩千二百餘年的國祚,徹底在朱由校的手中被斷絕。自此,日本再也沒有了天皇的稱謂。
為了表彰征東大軍的功績,病逝於前線的安遠伯戚金被明廷追封為了定遠武王。其長子戚元功晉豐為了世襲罔替的定遠侯。
回京就任閣臣的孫傳庭被敕封為振武伯;新寧伯潭弘業晉升崇安侯;忠貞伯秦良玉晉升忠貞侯。
隨著戚金的病逝,孫傳庭的回國述職,秦良玉被朱由校冊封為了新任的征東大將軍,馬世龍、尤世功、祖大壽三人被晉升為中將,並有三人分彆組建了第一集團軍、第二集團軍、第三集團軍。九州第一集團軍改編為了第四集團軍,四國第二集團軍改編為了第五集團軍,長州第三集團軍改編為了第六集團軍。
在抽調回國十個近衛師之後,在日的明軍以及仆從軍兵力還是達到了五十六萬之巨。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