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辛棟在東西伯利亞邊拓土邊挖金礦相比,作為新任喀爾喀自治領總督的安遠伯戚元功就沒那麼舒服了。雖然兩塊領地如今已經徹底相連。
他自從數年前來到喀爾喀就任總督一職,整天要麼與黃沙為被,要麼就是與牛羊同舞,這些都是對於一名漢人來說極其煎熬的一件事。
喀爾喀自治領成立五年了,因為明廷對上層大汗家族恩賜甚厚,加上已經被確立為蒙古族正教的黃教喇嘛的鼓動之下,所有的部落首領開始樂於現狀,過起了他們以前奢望已久的醉生夢死的奢靡生活。
如今的喀爾喀蒙古,人、政、教、軍分立。部落首領管人,明廷管政、軍,黃教管宗教。可以說大家分而治之,對於部落首領來說,牧民、牧場還是屬於他們的,一旦發生天災什麼的,明廷會全權負責賑災事宜。而時不時的,他們還能分到巨額的賞賜。最為關鍵的是,如果你有雄心,你還能加入明軍,為大明南征北戰,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贏得一份更加豐厚的家產。
短短的五年時間,這些蒙古人之所以能放下戒備之心,開始主動的融入大明,其根本原因便是,朱由校這位天啟汗,言而有信。
首先,他的後宮中兩位蒙古妃子,在宮中活的有滋有味,並沒有因為是異族人而被皇帝的其他妃子孤立。
其所生的子女分彆都冊封為親王和公主。
其二,進入蒙古的商隊所賣的貨物不再是明人不要的殘次品。特彆是蒙人迫切需要的茶葉、食鹽、鐵具等。
不光如此,一切的交易全部建立在公平公正為前提條件下。但凡有作奸犯科的行為,喀爾喀自治領政府均會依法辦事,哪怕對方是勳貴家族或者是士紳家族。
其三,皇帝時不時會抽個時間來喀爾喀巡邊。
好吧!實際上就是朱由校在北京城待得有些煩悶,從最開始隻領著辰妃、莊妃兩位蒙古妃子及其子女一同。到最後的,抓鬮決定帶誰出來巡邊。
正是因為交流的日益頻繁,雙方之間逐漸建立起的相互信任,成為了這段關係中至關重要的因素。這種互信的建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長時間的交往和互動中逐漸形成的。
即使在天災頻繁、國家經濟緊張的天啟十七年,明廷對蒙古各部落的恩賜和賑災數額也並未減少。這無疑顯示了明廷對蒙古部落的重視和關懷。雖然有人可能會認為這是明廷為了花錢買平安,但部落首領們更願意相信,這是朱由校或者說明廷真心實意地將蒙古人視為自己人,並沒有把他們當作外人來看待。
這種態度的體現不僅僅是口頭上的承諾,更是通過實際行動來證明的。明廷在困難時期仍然堅持對蒙古部落的援助,這讓蒙古人感受到了真正的誠意。他們明白,這不僅僅是一種表麵的友好,而是明廷真正將民族大融合的理念付諸實踐,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口號上。
蒙古人或許天真,但他們並不愚蠢。他們能夠分辨出真心與假意。尤其是朱由校曾經在酒後對他們說的那番話,更是讓他們深感震撼。朱由校說:“明人中大部分是漢族,但漢族並不能代表明人。同理,朱家是大明的,但大明不單單隻是朱家的。”這句話雖然簡短,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它打破了傳統的民族界限和家族觀念,強調了國家和民族的整體性。蒙古人從中領悟到,明廷對於民族融合的理解是全麵而深入的,並非局限於某個特定的民族或家族。
正是這份信任,蒙古人融入大明這個大家庭的速度很快。
而作為底層的牧民們,也逐漸適應了自己頭上有兩套管理班子的日常生活。
最近安遠伯戚元功是忙碌的,因為根據情報顯示,沙俄派來的上萬遠征軍即將抵達貝爾加湖北部地區的基廉斯克、布拉茨克等地。
對於這個陌生的國家和陌生的軍隊,戚元功便從自身做起。
首先,喀爾喀自治領駐軍,123、124、125等三個蒙族騎兵師分彆在喀爾喀至蒙古、東西伯利亞、吐魯番等邊界線上,領地範圍內展開了剿匪行動。對於所有的未在官方登記造冊的、人數超過百人的,所有私人武裝進行了嚴厲的打擊。
幾年下來,在喀爾喀一直非常活躍的,數支由沙俄境內“逃入”喀爾喀的,或者說喀爾喀本地,數股土匪勢力被連根拔起。就算沒有連根拔起的,也被蒙騎趕入了沙俄境內。
其次,在草原上,特彆是臨近沙俄領土的草原,修建烽火台、小型城堡等軍事設施。做好防守動作,在謀進攻,是戚元功一直秉持的真理。
最後,戚元功決定將三個師的兵力打散,以營連為單位,深入沙俄境內展開全麵的偵查行動。這次行動的目標不僅包括地形地貌的詳細勘測,還涵蓋了對當地風土人情的深入了解。
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戚元功特彆強調要解救那些生活在沙俄統治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少數民族牧民。這些所謂的少數民族,實際上與喀爾喀蒙古同宗同族,他們一直生活在貝爾加湖以北的地區。然而,當明人抵達貝爾加湖時,這些地區早已被沙俄牢牢控製。
儘管如此,戚元功上任後並沒有因此而退縮。他親自率領軍隊越過布拉茨克城,深入更偏遠的地區進行偵查。事實上,他內心早就渴望能夠一舉攻占布拉茨克城,但經過一番實地偵察後,他發現沙俄人之所以能夠從小小的莫斯科發展壯大至今,確實有其過人之處。
尤其是他們所修建的城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異常堅固,絕非明軍的十二磅炮能夠輕易摧毀的。這一發現讓戚元功對沙俄的實力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也讓他在後續的戰略部署上更加謹慎。
當然,明軍明目張膽的進入自己的領地,沙俄人自然不會坐視不理。兩年間,雙方在各自境內爆發過超過二十次以上,人數超過二百的戰鬥。
好在兩方指揮官沒有意氣用事,將衝突升級。
不過隨著莫斯科援軍的到來,衝突升級將不可避免的會發生。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