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千年科舉止於今_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57章 千年科舉止於今(1 / 1)

在那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朱由校深知亂世需用重典的道理。早在他初登皇位之時,這個觀念就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腦海裡。

為了徹底收拾江南地區的亂局,朱由校精心挑選了一支強大的欽差團隊。這支團隊以都察院右都禦史何吾騶、軍情總局副局長駱養性和大理寺左少卿阮大铖為首,他們都是經驗豐富、能力出眾的官員。

而隨同他們一同前往江南的,還有一支特殊的軍隊——近衛第1師。這支軍隊全部由皇家和勳貴子弟組成,是皇帝的親衛軍,其規模之大,令人矚目。這支超規格的師隊共有一萬五千人,而且每個士兵都身掛勳職,雖然曆經了二十餘年的滄桑,人員也換了十餘批,但在榮譽軍長朱由校親自乾預下,號稱帝國最強師的1師和2師,同為全國軍隊精英中的精英。

由於四省情報調查使司事先已經收集到了足夠充分的證據,所以當這欽差團隊抵達南京後,便立刻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展開了抓捕行動。

近衛第1師,這支被百姓們戲稱為“抄家專業戶”的軍隊,一到南京便迅速行動起來。他們根據欽差行轅提供的清單,分成了十幾個隊伍,分彆前往浙江、安徽、江西以及江蘇的各個州府。

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搜捕在江南地區展開。一個以詩會友為名的叛黨複社逐漸浮出水麵。這個複社,實際上是原來東林黨的繼承者,他們企圖通過各種手段來擾亂社會秩序,對朝廷構成嚴重威脅。

而他們的觸角更是伸進了各省軍隊當中,眼見事不可為,他們鼓動了江蘇兩個營,浙江、江西一個營,安徽兩個團,並以此為骨乾迅速武裝了一支五萬餘人的叛軍。

一次簡單的抓捕居然演變成了叛亂,而且還是異常波及四省的叛亂,這是朱由校與內閣絕對意料不到的事情。

可此時大明帝國采取的是外緊內鬆策略,也就是絕大多數軍隊都布置在國境線,而內陸省份都隻有一個或者兩個由衛所兵演化,如今基本上都是訓練不充分的軍隊,其戰鬥力可想而知的低下。

所以,哪怕以他們為骨乾武裝起來的五萬大軍,撐死了也就是一支農民武裝。

不過,很快就讓朱由校詫異的是,這支叛軍很快攻占了四省武庫,將存儲在武庫的上萬支已被淘汰的火繩槍全部分發到了起義軍手中。

隨著事態不斷升級,朱由校終於沉不住氣了。

他於天啟二十三年1643年)二月,下了一份旨意給賦閒在家頤養天年的,已經七旬高齡的夏國公熊廷弼。封其為平叛總指揮,急調湘軍63、64兩個師,配合駐紮京畿地區的第8、12、15三個師,奔赴江南平叛。

三月初,吳彤帶著數百內廠特務拜訪了京城定國公府和魏國公府。隨後的幾日間,近衛第2師,被撤職、複員了兩千餘官、兵。京畿地區第11師、13師合計五千餘人被撤職、複員。淮王朱常清、益王朱慈炲被被削去王位,終身監禁於鳳陽府。數萬餘叛軍圍攻南京、揚州、杭州、南昌。湘軍通過長江水運,自鄱陽湖登陸,兩日後突然出現在南昌城外,打了圍城的上萬叛軍一個措手不及,叛軍不戰自潰,南昌解圍。

三月中旬,魏國公徐弘基、定國公徐允禎、成山侯王道寧、寧陽侯陳光裕、懷遠侯常明良、定遠侯鄧文明、武安侯鄭之俊、豐城侯李開先、定西侯蔣維恭、永康侯徐錫胤、遂安伯陳偉、誠意伯劉孔昭、襄城伯李國楨、平江伯陳治安、清平伯吳遵周、崇信伯費尚檝、惠安伯張慶臻、靖遠伯王永恩、伏羌伯毛承祚等十九位世襲勳貴全部落網。三個京營師通過海運運抵通州。

四月初,禮部左侍郎汪喬年、戶部尚書周延儒、陝西巡撫李待問、黑龍江巡撫高第、江蘇巡撫何如寵、江蘇布政使李繼貞等朝野大大小小五百餘官員,全部落網。12師擊敗了數千叛軍,揚州解圍。

四月底,分封在河南懷慶的鄭王朱翊鐸、湖北襄陽襄王朱由棟、湖北蘄州荊王朱慈煙1642年病故)三王一係全部被內衛逮捕並發配至鳳陽,由宗人府負責審理這三王的涉案情況。

圍攻南京的叛軍在城中近衛1師與增援而來的8師聯手擊敗,南京解圍。

五月初,杭州解圍。

七月,除了數股百餘人級彆的叛軍逃入深山老林、太湖、鄱陽湖藏匿外,四省叛亂基本被平定。

八月,想要為勳貴們求情的英國公張維賢,數次被朱由校拒見,最終遺憾的病死於床榻,享年七十有三。

九月,心中有愧的朱由校攜皇太子朱慈煒親臨英國公府靈堂,祭拜了這位扶持自己登基的老臣,並在靈堂待到了第二日清晨才回宮。

十月,早已臥榻數年之久的英國公世子張之級病逝。

英國公府連著三個月的兩場白事,徹底讓朱由校破防。

十一月,朱由校下旨,恩賜英國公張維賢夫婦葬入他的德陵。並於功德林周邊重建一座明初太祖朱元璋首創的功臣閣。並將張維賢的塑像,生者虛位,放在了第二十二個位置上,徐光啟的雕像被放置在了第二十三位。朱元璋時期有二十一位)

十二月,英國公世孫,年僅二十八歲的張世澤被冊封為新任英國公、太子太保、內務府龍驤商會)總管大臣。

天啟二十四年1644年)正月,五百餘各級官員在北京菜市口被淩遲處死,三百餘官員被流放至東西伯利亞,上萬家眷被流放至南洋群島。

五千餘商賈、兩千餘士紳在隨後被押解至菜市口砍頭,五萬餘家眷被流放至南洋群島。

二月,朱由校下旨,終止了讀書人所有的優待政策。

三月,下旨,自天啟二十六年1646年)開始,廢除施行了千年的科舉製度。天啟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六月前,各省、中央各部、各司、皇家銀行、內務府等各級官府、衙門必須上報需求情況,並彙總至禮部、吏部、都察院憑此來確定二十六年需要招收官員的數量,並向朝野公布,並於天啟二十六年由禮部出卷,各省學子在各省指定地點進行招聘考試。

自天啟二十九年1649)年始,三年一次的彙聚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製度,將被改為一年一次由各省巡撫衙門自行組織招聘考試,試卷統一由禮部出卷。

自此,大明帝國科舉製度正式向現代公務員考試製度轉變,同時也為天啟十二年1632年)推出的十九年應試教育正名。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