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最後幾天,陽光熾熱而刺眼,仿佛要將大地烤焦一般。在這片廣袤的草原上,一支龐大的軍隊正緩緩前行,他們是多鐸統領的大明帝國的軍隊,目的地是突厥斯坦。
自月初開始,多鐸率領著六萬五千名精銳騎兵,從七河流域出發,一路披荊斬棘,勢如破竹。他們所麵對的敵人,是由十幾個大玉茲部落組成的聯軍,數萬部落騎兵。然而,多鐸的軍隊並沒有絲毫畏懼,他們以驚人的勇氣和戰鬥技巧,一次又一次地擊敗了敵人。
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多鐸的軍隊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他們自身的傷亡人數不下五千人。然而,這些英勇的戰士們並沒有因此而退縮,他們繼續堅定地向前推進,直至抵達突厥斯坦的外圍。
突厥斯坦城內的大汗撒勒哈穆·江格爾汗意識到,大明帝國與之前和他們交手數次的準噶爾汗國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彆。大明帝國的軍隊不僅裝備精良,而且戰術高明,這讓他深感壓力巨大。
自從明軍踏入哈薩克汗國的領地後,撒勒哈穆·江格爾汗就開始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麵,他迅速集結了那些忠於他的部落軍,準備與明軍決一死戰;另一方麵,他緊急派人向周邊的各個勢力求援,包括希瓦的希瓦汗國、薩爾特人、烏茲彆克人的布拉哈汗國、杜尚彆的塔吉克人,以及盤踞在裡海周邊的土庫曼部落。
可以說,隻要是有可能提供援助的勢力,撒勒哈穆·江格爾汗都不放過。他深知,麵對如此強大的明軍,單憑自己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聯合各方力量,才有可能抵擋住明軍的進攻。
當明軍如鋼鐵洪流般抵達突厥斯坦外圍時,撒勒哈穆·江格爾汗早已嚴陣以待。他不僅集結了汗王軍四萬精銳,還召集了大玉茲部落軍三萬、布拉哈汗國援軍一萬餘、希瓦汗國軍三千餘以及其他零零碎碎的援軍七千餘,總兵力達到了驚人的九萬餘人馬!
這片廣袤的中亞地區,原本是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的領地。這裡的人們,要麼是蒙古人的後裔,要麼就是曾經被蒙古人統治過的原生部落。在這片麵積達四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生活著將近幾十個大小不一的部落,然而總人口卻不到三百萬人。
在如此龐大的地域和相對稀少的人口基數下,能夠湊出九萬人馬的軍隊,這已經是相當恐怖的數字了!相比之下,大明帝國雖然擁有兩億人口,但也不過隻有兩百萬軍隊而已。
明軍以六萬對九萬,在數量上是處於劣勢的,但是在戰鬥技藝、鬥誌、戰術、戰略以及武器裝備上,明軍都是有著絕對的領先優勢的。
八月初一,撒勒哈穆·江格爾汗在留下了一萬汗王軍作為都城的守備力量,親自統領著八萬聯軍浩浩蕩蕩的出城迎戰明軍。
此時,在塞梅伊休整了兩個月的濟爾哈朗,集結了兩萬騎兵,兩萬步兵,在塞梅伊城堡留下了五千多騎兵,七千多步兵的傷員後,踏上了前往克列庫的行程。
打仗,要麼就是以絕對的實力直接碾壓敵人,要麼就采取擒賊擒王的戰法。沒有人一上來就選擇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法。
哈薩克汗王江格爾汗就準備選擇擒賊擒王的戰法,他親自率領著兩萬精銳汗王軍,咬死了多鐸的帥旗,瘋狂的衝了過來。
和江格爾汗英雄所見略同的是,多鐸也打算這麼乾,畢竟偌大的哈薩克,明軍數量過少,是無法在這裡站穩腳跟的,因此減少己方傷亡,殲滅更多敵軍便成了最好的解決辦法。
他親自領著張勇的113師,迎向了江格爾汗部。
其餘的五個師分彆迎向了各自的對手。
剛一交手,多鐸就大吃了一驚。這支哈薩克汗國汗王軍使用的並不是常見的火繩槍,他們的遠程武器居然是一張弓,這種弓居然能在三百碼就射中了明軍士兵或者戰馬。要知道,這可是相當於兩百七十餘米的距離。明軍士兵手中的燧發槍在這個距離中,都不敢保證自己能夠精準的射中目標,甚至大概率上連根毛都撈不著。
好在,雙方之間都是不停地在移動,哪怕是你弓射的再準,移動靶子都是很難被擊中的。
有了這個發現,讓多鐸決定不能采用敵人喜歡的蒙古遊騎兵的戰法。
於是,113師騎兵們開始有意識的拉近雙方之間的距離。
在這個過程中,哈薩克人連續射出了多輪的弓箭,數萬發弓箭鋪天蓋地的飛向明軍,死死壓製了明軍囂張的氣焰,看著己方不斷有人中箭落馬,明軍士兵們也隻能咬牙硬撐著,期望能夠儘快拉近到燧發槍的射程範圍。
終於,在付出數百人的落馬為代價,明軍終於將雙方之間的距離拉近到了百餘米。
隨著“砰砰砰”的槍擊聲,憋了許久的明軍,終於將手中的火槍打響。
讓他們更加震驚的事情發生了。
等他們屁股下的戰馬從濃煙中衝出來的時候,他們驚訝的發現,身邊同僚的身影少了不少。
事後,多鐸才得知,哈薩克人使用的弓,名叫複合弓,射程為300多碼,可以擊穿100碼處的實木靶子,使用的箭頭多達好幾十種,分彆有用於殺傷的鏟形箭頭、破甲用的棱形箭頭和錐形箭頭、通用的扇形箭頭,等等。火器傳入中亞後,很多哈薩克騎士也會選擇在保留弓箭外多攜帶一把帶有槍叉的火繩槍。
還好,多鐸沒有選擇繼續拉近距離,否則哈薩克人不介意讓明人也嘗嘗他們手中火器的滋味。
僅僅為了一輪射擊,113師損失了不下一千多人的傷亡,這些人在高速奔跑的戰馬上一旦落馬,非死即殘,絕沒有第三種可能。
當然,哈薩克人也不好受,雖然在這個射程上,他們的弓箭能夠輕易的射穿明軍的棉甲,但同樣,明軍手中的燧發槍一樣能夠一槍擊斃他們的人。
彆看剛才那短暫的交手,明軍隻發射了一次,但落馬的哈薩克人卻達到了三千多人。
多鐸和撒勒哈穆·江格爾汗第一次感覺到了肉疼的滋味。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