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天啟十一年1631年)那個遠東國度的軍隊第一次踏上西伯利亞的土地,這二十年來,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發生了無數次的戰爭與衝突。然而,直到今天,竟然才有人能夠將如此詳細的情報收集齊全,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份戰報詳細地記錄了大明帝國軍隊的編製、裝備、戰術以及他們的戰術打法。每一個細節都讓人驚歎不已,仿佛這個遠東帝國的一切都被赤裸裸地展現在了沙俄人的麵前。
這份戰報迅速傳入了莫斯科,傳遍了整個沙俄,乃至迅速被傳播到了整個歐羅巴大陸。最後,究竟引起了多大的軒然大波,是此時的二人根本不清楚的。沙俄朝野被震驚得無以複加,他們無法相信這個遠東帝國竟然如此強大。在他們的印象中,哪怕是再難纏的奧斯曼帝國,恐怕都不及大明帝國的四分之一可怕吧!
這個消息對於沙俄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們開始重新審視這個一直以來被他們忽視的遠東帝國,意識到他們可能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
隨著明俄兩軍隔著烏拉爾山脈形成了僵持的局勢,這場已經持續了二十多年的西伯利亞戰爭終於迎來了難得的安寧。然而,戰事的遠離並沒有讓這片廣袤的凍土完全沉寂下來,相反,在整個夏季,這裡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原本,大明工部便規劃了一條寬約十米、全長約四千公裡的水泥公路,這條公路將貫穿整個西伯利亞地區。經過二十年的努力,這條公路已經修建了四分之三。在這漫長的二十年裡,無數的大明工匠和勞工們克服了天寒地凍和豺狼虎豹的威脅,他們緊跟軍隊的步伐。在軍隊每占領一寸土地,他們就在後麵修建一裡地的公路。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些工匠和勞工們在背後默默的付出,大明帝國的鐵騎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占據整個西伯利亞地區。儘管這片一千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目前僅有這一條三千公裡長的公路,但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進入九月後,一旦開始降雪,整個西伯利亞地區將會被厚厚的積雪所覆蓋,到那時,這條公路將會成為這片土地上唯一的交通要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炎熱的夏季,馬車、驢車和駱駝等運輸工具成為了運輸的主力軍。它們背負著沉重的木板車,車上裝滿了一顆顆炮彈、一斤斤火藥以及一袋袋重要的糧食物資,艱難地向著前線進發。
而當寒冷的冬季來臨,馴鹿則接過了運輸的重任。它們拉著一輛輛雪橇,在冰天雪地中穿行,將前線急需的物資,如煤球、煤塊等,運送到需要的地方。
據工部的測算,如果沒有這條公路的存在,夏季時運輸隊伍每前進一裡地,就需要多花費一個小時的時間。更糟糕的是,在冬季,由於道路被冰雪覆蓋,根本不可能進行運輸。
然而,這條公路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麵。三十多萬雅庫特人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以有償的方式集體加入了官方運輸組織。這些當地的土著居民熟悉當地的環境和氣候,他們飼養的馴鹿也非常適應在雪地中行走。
有了這些雅庫特人的幫助,明廷隻需要付出少量的金錢,就成功地解決了冬季運輸困難的問題。這不僅保證了前線的物資供應,也為戰爭的勝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而在冬季有了收入的土著,憑借著工資,都紛紛在明人修建的城市裡買下房產,並將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免費的學校學習明國的知識。
沒了後顧之憂的他們,心無旁騖的投入到了這項偉大的事業中。
截止到天啟三十一年1651年),回首往昔,西伯利亞地區在短短二十年間經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人口稀少,不足六十萬之數。然而,如今的西伯利亞地區卻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
這裡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如金、銀、銅、鐵、煤等,這些寶貴的財富深埋地下,等待著勇敢的人們去發掘。此外,西伯利亞的木材資源也極為豐富,廣袤的森林為木材加工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原材料。不僅如此,這片土地還擁有其他各種資源,如皮毛、魚類等,無一不成為吸引大明帝國內陸冒險家和農礦主的磁石。
這些勇敢的人們懷揣著夢想和希望,紛紛踏上這片神秘的土地,他們或是探險家,或是農礦主,都渴望在這裡發家致富。他們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經驗,推動了當地工商業的發展。隨著人口的逐漸增加,工商業和農礦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興起。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這片黑土地將會成為一個繁榮昌盛的地方,能夠滿足近千萬人在此繁衍生息。而這一切的發展,都離不開那些勇敢的開拓者們的努力和奮鬥。
時光流轉,天啟三十二年1652年)的正月初一,新年的鐘聲悠然敲響,這不僅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更是一個具有曆史意義的時刻。在這一天,中南半島最後一塊土地終於被大明陸軍正式收回。
這兩年,偽東籲王朝政權一直頑強抵抗著天朝大軍的進攻,但正義終將戰勝邪惡。隨著大明軍隊的節節勝利,偽東籲王朝的統治逐漸土崩瓦解。最終,偽王平達力在絕望中選擇了自焚,這一舉動預示著這個偽朝的正統徹底被終結。
偽東籲王朝的覆滅,標誌著大明帝國在中南半島的統治得到了進一步鞏固。這片曾經飽受戰亂之苦的土地,終於迎來了和平與安寧。
雖然有個叫莽白的漏網之魚,帶著數十萬緬族頑固分子躲入了深山老林,繼續負隅頑抗。但是,以東南亞戰區的兵力厚度,這些小麻煩根本不足為懼。相信要不了多久,這些頑固分子,要麼會被餓死,要麼會被殺,絕對不會有第三條路走。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