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站在地圖前,嘴裡呼出的白氣在寒冷的空氣中迅速凝結成一團團霧氣。他的目光緊盯著大明帝國的疆域圖,仿佛能透過這張紙看到帝國廣袤的土地和無儘的山河。
曾經,大明帝國的本土四周盤踞著眾多的政權,它們就像一群餓狼,時刻覬覦著大明的領土。然而,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朱由校憑借著卓越的領導才能和果敢的決策,將這些敵人一一擊敗,將他們的領土納入了大明的版圖。
此時此刻,一種無法言喻的自豪感湧上心頭,充斥著他的胸膛。他為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為大明帝國的輝煌而自豪。
剛剛從大明科學院回來的朱由校,雖然眼睛盯著疆域圖,但他的腦海裡卻不斷浮現出皇太孫乘坐蒸汽機車的情景。那輛小巧的火車在鐵軌上疾馳,皇太孫坐在裡麵,興奮得哇哇大叫,臉上洋溢著童真的笑容。
朱由校的心情格外愉悅,他仿佛看到了大明帝國的未來。儘管目前的蒸汽機車還存在一些缺點,比如需要燃燒煤炭產生蒸汽,而且活塞運動也不夠穩定,但這畢竟是一個跨時代的發明。有了蒸汽機車,他可以想象自己未來的出行將會變得多麼便捷。
往北,他可以乘坐火車穿越寒冷的西伯利亞,領略那片冰天雪地的壯麗景色;往南,他可以坐著火車抵達炎熱的越南,感受那裡獨特的熱帶風情。出行難這個困擾人們已久的問題,將再也無法阻擋他探索世界的腳步。
對於需要坐船耗時一年之久才能夠抵達歐羅巴,他更加期望可以坐上一個月的火車抵達歐羅巴最西頭的葡萄牙,去那裡拜訪下他的親妹妹一家人。
如果說火車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朱由校的出行,那麼來自奧斯曼帝國的火炮專家艾哈邁德所帶來的驚喜,則讓他的嘴角一整天都沒有合攏過。自從其被俘,來到京城並被送入軍事研究院的這幾年裡,艾哈邁德憑借著對《新製諸器圖說》和《軍器圖說》的深入學習,以及自身卓越的天賦,終於在天啟三十一年1651年)底,成功地秘密研製出了一種全新的金屬螺式炮閂。
可千萬彆小看這個小小的玩意兒,它的出現對於大明帝國的火炮發展來說,無疑是具有重大意義的。要知道,目前大明帝國的火炮種類繁多,包括6磅鑄鐵炮、12磅鑄鐵炮、24磅鑄鐵炮、32磅鑄鐵炮、42磅紅夷大炮等五款常規火炮,以及一款迫擊炮。然而,儘管這些火炮在口徑和威力上有所不同,但它們實際上隻能被簡單地劃分為前裝大炮和後裝大炮兩類。
對於後裝大炮,想必各位看官都非常熟悉。實際上,早在15到16世紀,歐羅巴人就已經成功製造出了後裝火炮,比如葡萄牙人傳入大明的佛朗機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今,後裝大炮被廣泛的利用在了軍艦上,這種後裝火炮的設計理念相對先進,裝填彈藥更為便捷,射擊速度也更快,因此在當時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就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後膛炮采用楔子炮尾組件來封閉炮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於技術上的一些難題,這種封閉方式的閉氣性能相對較差,這直接影響了射擊的精度和射程。
相比之下,金屬螺式炮閂則具有明顯的優勢。它通過凸齒或螺紋與炮尾緊密配合,實現閉鎖,能夠更有效地封閉火藥燃氣,從而確保火炮在發射過程中具有良好的氣密性。這種設計不僅可以提高射擊的準確性,還能增加射程。
此外,金屬螺式炮閂的結構設計使其能夠承受較高的機械應力和壓力,適應各種惡劣的作戰環境。無論是在高溫、低溫還是潮濕等條件下,都能穩定可靠地工作。
有了這樣一個小小的創新,無疑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進步。對於朱由校來說,他一直期待的更為現代化的火炮終於不再僅僅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儘管朱由校前世並非軍事專家,但他至少了解,後世的炮彈通常是通過炮筒進行裝填的,再加上一個尖銳的彈頭,就構成了一枚完整的符合後世標準的炮彈。
當然,口頭上說起來很容易,但實際上,他並沒有提供任何關於這個東西的圖紙以及具體的參數信息。然而,軍事研究院的研究員們卻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為他設計並製造這樣一個物品。
這無疑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因為沒有現成的參考資料,研究員們隻能依靠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來摸索。他們需要從無到有地構思出這個物品的外形、結構和功能,同時還要考慮到各種可能的因素,以確保最終製造出來的東西能夠滿足實際需求。
不過,即使有了設計圖和製造出來的物品,也並不意味著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火炮加炮彈。因為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火炮的膛線問題。
所謂的膛線,簡單來說,就是在炮管內壁加工出螺旋形的溝槽。這些溝槽的主要作用是賦予彈丸旋轉能力,從而提高彈丸的飛行穩定性和射擊精度。
當彈丸在炮管內運動時,膛線的溝槽會對彈丸產生一種旋轉力,使得彈丸獲得一定的自旋速度。這種自旋能夠讓彈丸在離開炮口後依然保持穩定的飛行狀態,減少空氣阻力和側向力對其的影響,進而提高射擊的準確性。
可以說,膛線是火炮能夠實現精準射擊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果沒有膛線,彈丸在飛行過程中就容易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乾擾,導致射擊精度大幅下降。
隻要造出這三大件,未來的大明兵峰之盛,絕對是史無前例的。打歐羅巴各國,絕對是一打一個準。
想到這裡,朱由校愈發迫切的想禦駕親征沙俄,去會會那個年輕有為的沙皇。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