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國百姓的倒戈相向,大明帝國軍隊的征服步伐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迅速席卷而過。那是一種勢如破竹的氣勢,仿佛天地間都為這股力量所震懾。
五月初,索利卡姆斯克這座曾經堅固的城池,在明軍的猛烈攻擊下,迅速淪陷。這座城池有著厚重的城牆,曾經是沙俄侵略西伯利亞汗國的重要前沿根據地。然而,在明軍的炮火轟鳴中,城牆逐漸崩塌,城內的抵抗力量在明軍的勇猛衝鋒下節節敗退。百姓們看著明軍進城,眼中既有恐懼,又有一絲解脫。他們或許早已厭倦了沙俄的統治,如今大明軍隊的到來,似乎給他們帶來了新的希望。
五月末,索斯諾戈爾斯克也無法抵擋住明軍的強大攻勢,同樣落入明人之手。這座城市的命運和索利卡姆斯克如出一轍。明軍的將領們指揮有方,士兵們士氣高昂,他們以精湛的戰術和無畏的勇氣,突破了沙俄軍隊的防線。城市裡硝煙彌漫,戰火紛飛,沙俄的旗幟被緩緩降下,取而代之的是大明帝國的旗幟在風中飄揚。
六月,白海沿岸的梅晉和阿爾漢格爾斯克相繼失守,這兩座城市的淪陷,意味著沙俄在北方的防線已經被徹底撕開。白海海峽的波濤見證了這一曆史時刻,曾經守衛著這片海域的沙俄軍隊,如今已潰不成軍。梅晉和阿爾漢格爾斯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們是沙俄北方的門戶,門戶一破,北方的大片領土便暴露在明軍的攻擊之下。
緊接著,進入盛夏的七月,明軍的攻勢更加犀利。科特拉斯和赫雷諾夫也未能幸免,紛紛被明軍攻破。短短三個月時間裡,多爾袞率領的十餘萬偏師勢如破竹,以驚人的速度拿下了沙俄傳統統治區域近三分之一的國土麵積。這一輝煌戰果不僅讓大明帝國的版圖得到了極大的擴張,更使得三百萬俄國國民紛紛歸順,投入大明帝國的懷抱。這些俄國國民在經曆了戰爭的苦難後,看到了大明帝國的強大和包容,他們希望能夠在新的統治下過上安穩的生活。
明軍之所以行動速度如此之快,如此順利。那就不得不提那句諺語,正是這句諺語,以及越來越多的實例擺在俄國人的麵前,讓他們不得不信服。
有了如此多的案例,那些俄國統治區內的黎民百姓,更加的期盼明軍的到來。甚至明軍僅僅派了幾十名斥候,一些小型城鎮就已經打開了城門,城樓之上,歪歪扭扭的漢字“明”大旗,早早就替代了原先的沙俄國旗。
而在這三個月裡,朱由校這邊的明軍主力也並未閒著。在成功鞏固了喀山防線之後,他果斷揮師跨過伏爾加河,如同一支離弦之箭,直插莫斯科。莫斯科,作為沙俄的心臟,是這場戰爭的關鍵所在。朱由校深知,隻有拿下莫斯科,才能真正征服沙俄。
然而,不甘心失敗的俄軍並沒有坐以待斃,他們在伏爾加河高地和奧卡河—頓河平原上層層設防,企圖阻止明軍的前進。
在伏爾加河高地,俄軍展現出了頑強的抵抗意誌。他們在高地上挖掘出密密麻麻的戰壕,這些戰壕高低不平,錯落有致,宛如一道道天然的屏障。俄軍士兵們隱藏在戰壕中,等待著明軍的到來。提心吊膽的新兵們,拿著簡陋的武器,在各級軍官的驅使之下,準備在此以卵擊石。
當明軍的先頭部隊接近伏爾加河高地時,俄軍的炮火突然響起。炮彈在明軍的隊伍前炸開,一時間硝煙彌漫。對於俄國人鳴炮歡迎,明軍士兵們並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嚇倒。
他們甚至誇張的在俄國人的眼皮子底下,跳下戰馬,露出凶器,以誰射的遠回營就能吃烤羊腿來作為賭注。
訓練不足,且有些怯戰的俄軍,過早的暴露了他們的炮兵陣地。這也給了明軍認真查看俄軍的火力布置的機會。他們冷靜地分析著戰場形勢,調整著作戰策略。
隨著後續大軍的抵達,一百五十輛火箭炮車整齊劃一的排列在俄軍的戰壕之前。
半個小時的準備時間之後,4800枚火箭彈發出了“啾啾啾”的恐怖聲浪。不到十秒鐘時間,俄軍沿著高地挖掘的四道防線,全部被這恐怖的火箭彈覆蓋。
陣地上空形成了一座恐怖的蘑菇雲。隨後,火箭彈的爆炸伴隨著火藥的殉爆,再次在俄國人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
戰鬥持續了短短半小時,就徹底結束了。
當蘑菇雲還未徹底消散,明軍騎兵便快速抵近,他們以連為單位,一排手持手雷,一排手持燧發槍,逐塊陣地一路橫掃過去。但凡還躺在戰壕中呻吟的俄國人,要麼死於手雷的破片,要麼就死於燧發槍上的刺刀之下,無一幸免。
這次,朱由校下令,不要俘虜。這條看似不人道的命令,得到了廣大官兵的熱捧。興高采烈的他們僅用時半個小時,就徹底殺光了陣地上的所有俄國人。
這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對於被明軍征召的數千俄羅斯族民夫來說,簡直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震撼體驗。他們親眼目睹了明軍強大的戰鬥力和先進的武器裝備,尤其是那被俄人稱之為“地獄之火”的52式火箭炮,其摧毀一切的能力令人瞠目結舌。
關於這場戰鬥的細節,迅速在莫斯科乃至更加遙遠的歐羅巴各國傳播開來。人們口口相傳著明軍如何以幾乎零傷亡的代價,輕易地攻破了沙皇阿列克謝自吹自擂能夠阻擋明軍三年的堅固陣地。這個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歐洲大陸引起了軒然大波。
然而,這場戰爭才剛剛拉開序幕,伏爾加河高地上的硝煙僅僅是這場宏大戰爭的一個小小縮影。大明帝國的征服之路注定充滿了無數的挑戰和艱難險阻,而沙俄的抵抗也絕不會輕易被瓦解。在未來的日子裡,雙方必將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展開更加激烈的較量。
經過短暫的休整,明軍士氣高昂地跨過了伏爾加高地,踏入了奧卡河—頓河平原。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在這片看似平靜的平原上,沙皇阿列克謝為他們精心準備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大禮”。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