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羅馬帝國的議事大廳內,氣氛緊張得仿佛一觸即發。巴伐利亞選帝侯費迪南德·馬裡亞滿臉怒容,猩紅的眼睛死死盯著眾人,拳頭緊握,指節發白,“我們不能退縮!大明在邊境如此囂張,若不給予教訓,帝國的威嚴將蕩然無存!”他身後的幾位諸侯紛紛附和,聲音中充滿了激昂。而薩克森選帝侯約翰·喬治二世則慢悠悠地品了口酒,放下酒杯,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公爵大人,您忘了三十年戰爭的慘狀了嗎?田地荒蕪,屍骨遍野,如今再開戰,帝國恐怕就要徹底垮了。”
大廳內瞬間陷入一片死寂,隨後又爆發出更激烈的爭吵。各諸侯勢力各執一詞,互不相讓。那些靠近邊境的諸侯,深知戰爭一旦爆發,自己的領地將首當其衝,所以極力主張和談,他們列舉著領地內百廢待興的景象,百姓對戰爭的恐懼。而遠離邊境的諸侯,則更多地考慮著帝國的“臉麵”,認為大明不過是遠道而來的外邦,沒什麼可怕的。
與此同時,波蘭華沙的王宮之中,氣氛同樣凝重。國王焦躁地在殿內踱步,手中緊緊攥著那封寫給神聖羅馬帝國和教廷的求援信的副本。信使已經派出多日,卻遲遲沒有傳來確切的消息。邊境的戰報一封接一封地送回,每一封都訴說著大明軍隊的動向和邊境的緊張局勢。
“陛下,大明的軍隊又在邊境增加了火炮,我們的防線恐怕難以抵擋啊。”一位將軍憂心忡忡地說道,額頭上布滿了汗珠。國王停下腳步,眉頭緊鎖,“再派使者去催促神聖羅馬帝國,告訴他們,若再遲疑,波蘭一旦淪陷,下一個遭殃的就是他們!”
而在大明邊境的城池內,將領們正有條不紊地布置著防務。一名副將向主將請示:“將軍,我們已經按照您的命令,加強了城防,增派了巡邏隊。隻是不知道,朝廷到底是想打還是想和?”主將望著城外的景象,沉聲道:“我們隻需做好戰鬥的準備,等待朝廷的命令。無論戰與和,我們都不能讓大明的土地受到絲毫侵犯。”
教廷那邊,也因為波蘭的求援而陷入了爭論。教皇看著麵前的幾位紅衣主教,緩緩開口:“神聖羅馬帝國內亂不止,波蘭危在旦夕,我們不能坐視不理。馬上派人前往西班牙、法國等國,我們要重新發動十字軍遠征,徹底將這東方來的惡龍消滅掉。”一位紅衣主教說道:“教皇陛下,這樣會不會太冒失了?我們有必要為了區區耶穌會而得罪大明帝國嗎?”教皇咳嗽了下,“執行命令吧!”
各方勢力都在暗中角力,邊境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一場巨大的風暴似乎即將來臨。
馬德裡的王宮議事廳裡,燭火在青銅燭台上明明滅滅,映著滿室愁容。財政大臣將一疊皺巴巴的賬冊狠狠拍在案上,羊皮紙發出脆響:“陛下,國庫的最後一枚金幣昨天已經撥付給了那不勒斯的駐軍!再要征兵,除非讓貴族們把城堡熔了鑄炮!”
腓力四世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王冠上鬆動的寶石,王冠是祖父傳下來的,如今連鑲嵌的金絲都生了鏽。他望著列席的大臣們,聲音沙啞如破鑼:“教廷的信使還在驛館等著回話,總不能讓羅馬以為西班牙已經忘了天主教的盟約。”
“盟約?”腓力四世的私生子,陸軍少將胡安·何塞猛地站起來,“陛下彆忘了羅克魯瓦戰役!我們的長槍兵方陣被法國人衝得像破布娃娃,現在連加泰羅尼亞的農民都敢拿著糞叉反抗收稅官,拿什麼去援救波蘭?”
角落裡的海軍上將悶哼一聲,“無敵艦隊剩下的幾十艘蓋倫船,海軍需要大量的新式戰艦才能重新恢複往日的榮光。”他忽然劇烈咳嗽起來,帕子上沾著的血絲在燭光下格外刺目——那是十年前在英吉利海峽被炮彈碎片劃傷的舊傷。
相比起馬德裡,巴黎的盧浮宮裡,爭論的火藥味更濃。紅衣主教馬薩林撚著銀柄手杖,鞋跟在大理石地麵敲出清脆的節奏:“神聖羅馬帝國分崩離析,正是我們奪取阿爾薩斯的好時機!何必為波蘭人浪費兵力?”他的絲絨教袍上繡著鳶尾花,卻掩不住袖口磨出的毛邊——去年為了拉攏勃艮第貴族,王室典當了半數珠寶。
路易十四世把羽毛筆重重擲在地圖上,墨汁在“萊茵河”三個字上暈開:“馬薩林,你忘了胡格諾派還在拉羅謝爾蠢蠢欲動?要是調走邊境駐軍,新教貴族會像禿鷲一樣撲過來。”他扯了扯領結,絲綢摩擦聲裡帶著焦躁,“但教廷的麵子不能不給,西班牙都快爛成泥了,法蘭西不能讓羅馬覺得我們也成了軟腳蝦。”
掌璽大臣突然冷笑一聲,從卷宗裡抽出張羊皮紙:“陛下,阿姆斯特丹的銀行家捎來消息,他們願意貸款給我們武裝十個軍團——隻要我們承認佛蘭德斯的貿易特權。”這話像塊石頭投進沸水,貴族們頓時炸了鍋。穿火紅色外套的香檳伯爵拍案而起:“怎麼可以讓荷蘭人騎在我們頭上?”
此時馬德裡的爭吵已近失控。一位老臣顫巍巍掏出個銅盒子,倒出三枚鏽蝕的銀幣:“這是昨天從塞維利亞貧民窟搜出來的,百姓連麵包都吃不上了。要去援救波蘭,先問問安達盧西亞餓死的農民答應不答應!”腓力四世猛地攥緊拳頭,王冠上的寶石終於脫落,在地上滾出老遠,像顆黯淡的淚珠。
兩國的爭吵聲穿過比利牛斯山脈的隘口,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喧囂、華沙的焦慮交織在一起。
時間來到了春暖花開的三月,波蘭人期盼已久的援軍始終沒有出現,而之前與之同盟的奧斯曼帝國也在邊境開始布置重兵。
而他們集結重兵的地方卻是歐羅巴火藥桶—巴爾乾。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