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的朱由校很忙,天啟四十年1660年)5月23日,在聖彼得堡,他將流亡到此的英國未來國王查理二世,送上了鐵甲艦—001號,與查理二世同行的還有第五代約克公爵詹姆斯·斯圖爾特。
與之隨行的還有50名從近衛第1師退役下來的軍官,200名朱由校的侍衛,以及一同流亡至此的查理二世的親隨一百餘人。
這些人隨著鐵甲艦一路航行了六日,終於抵達了肯特郡多佛港。查理二世剛一上岸,在碼頭旁恭迎多時的喬治·蒙克將軍率先跪倒在地,高呼“陛下萬歲!”,多佛市長則戰戰兢兢地走上前,呈上一部《聖經》,查理二世欣然接受。諷刺的是,作為儀仗隊排列在道路兩側的3萬多名士兵中,許多人都曾是共和時期的軍人,曾為反對封建專製進行過殊死戰鬥,如今卻因軍官背叛革命而被迫迎接當初拚命反對的國王。
作為複辟最大的助力之一,朱由校以及他的大明帝國,此刻便是不列顛聯合王國最大的盟友。
因此,剛回倫敦的第一刻,查理二世便下令由隨行的50名軍官接管了數萬軍隊,並開始操練終於不列顛的陸海軍。而作為對愛將喬治·蒙克的獎勵,他不光任命其為海軍大元帥,更是封賞其為阿爾比馬爾公爵。
除了給查理二世送上精英軍官之外,朱由校還資助了他五十萬兩黃金,一百萬石糧食,火繩槍兩萬支,瑞典製式火炮六十門。真可謂是要錢給錢,要物資給物資。
而作為回報,查理二世登基之日,便是不列顛加入北約組織之日。
當然,他的回國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曾有一支約有四十餘艘的荷蘭艦隊準備攔截這支大明帝國的小型編隊,可事後發現,這是一支純鐵甲艦組成的艦隊,荷蘭人就理智的躲得遠遠的了。
6月15日,當這支鐵甲艦準備回歸聖彼得堡母港時,一支規模達到了一百餘艘的荷蘭大型艦隊突然出現在了他們的航線上。
荷蘭人以為,憑借著自己十倍於大明的海軍戰艦,完全能夠胖揍這支大明的鐵甲艦編隊。
作為這支編隊司令的鄭芝鵬,並不戀戰,編隊以旗艦001號打頭,直接從一百多艘荷蘭艦隊中間橫穿而過,頭也不回的揚長而去,留下一地的雞毛。
這一場精心籌備,十倍數量的優勢,都沒有將大明的十艘鐵甲艦留下,徹底的震驚了荷蘭朝野。
利用威廉二世驟逝的機會1650年),發動政變推翻執政體製的荷蘭省議會寡頭—大議長約翰·德·維特,連忙召集了荷屬東印度公司幾位大股東召開了緊急秘密會議。
但是這些政治家們殊不知的是,荷蘭前任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二世的遺孀,瑪麗·亨利埃塔·斯圖亞特王太妃,雖然在1657年,代表兒子威廉三世成為了奧蘭治親王國的攝政王,可她和她的兒子始終沒有獲得政治上應有的地位。
於是,在一個漆黑的夜晚,趁著監管的漏洞,這位攝政王,悄悄的坐上了一艘前往聖彼得堡的英國船隻,離開了海牙。
如果她的表親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能夠給她提供一些援助,她也不至於會踏上聖彼得堡的土地,去尋求大明皇帝的支持。如果不是看到了她的親哥哥,查理二世在大明皇帝的幫助下,回國奪回了丟失了幾十年的王冠,她也不至於去尋求敵人的幫助。
正所謂,敵人的敵人是朋友。此刻的大明帝國的敵人並不是她的兒子威廉三世,而是寡頭—大議長約翰·德·維特為代表的東印度公司那一幫竊取她們奧蘭治親王統治權的“小偷”。
當瑪麗·亨利埃塔·斯圖亞特的身影出現在聖彼得堡的消息,傳回荷蘭時。暴怒的約翰·德·維特加緊了對威廉三世以及他的奶奶索爾姆斯布勞恩費爾斯的阿瑪莉的看管,並聲稱,二十歲便開始守寡的瑪麗,因為耐不住寂寞,親自跑去聖彼得堡舔舐朱由校的臭腳丫子。
這番言論一出,其不光得罪了剛剛複辟成功的查理二世代表的不列顛王國,更一舉得罪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以及“多情的獨裁者”——朱由校。
特彆是老老實實待在莫斯科王宮的朱由校被動的躺槍,這可把他給氣的。
此時,他也發現了一個問題,作為一座剛剛開始大規模新建的城鎮,聖彼得堡,居然接待了丹麥國王弗雷德裡克三世、不列顛國王查理二世,如今又迎接了荷蘭攝政王。
於是他第一次開始正視起聖彼得堡的建設。莫斯科他是待的夠夠的了,這裡冬天太冷了。
於是他在9月份親自接見了這位攝政王,經過一番密談之後,他如約翰·德·維特所願,收下了美麗的寡婦瑪麗作為情人,並冊封其為大明帝國英嬪。
朱由校的舉動不光把明人打了個措手不及,包括英國國王查理二世,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都給乾懵了。兩個三十歲不到的年輕小夥,突然多了一位大他們二十幾歲的妹夫,換誰都會懵。
朱由校自然不是簡單的貪圖一個寡婦的美色而臨時做出這個決定。
他的決定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
先不說荷蘭這個彈丸之地,當論法國,這個歐洲聯盟實力最強,能量最大的國家,他的國王路易十四,可是瑪麗·亨利埃塔·斯圖亞特的親表弟,歐洲王室之間盤更錯節的關係那還是剪不斷理還亂。除了後世那位發動一戰的德意誌瘸子皇帝威廉二世,其他王國的國王那都是今天你來我家做國王,明天我去你家做國王,沒有一家會因為一場戰爭株連九族的。
這可比封建時代的中華“文明”了不少。
君不見隋文帝親自奪取了親外孫的北周王朝,並讓自己的外孫“病逝”;唐高祖李淵不也是奪取了表兄弟的隋朝?而唯一的女帝,不也是乾死了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一個女兒才建立了武周王朝?
滿朝文武不都在詬病他打破了太祖皇帝朱元璋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的祖訓嗎?那今天,作為始作俑者的他,就親自下場吃一吃這個螃蟹。
至於後世如何評價,那就讓未來的“磚家”們慢慢評說吧!
至於什麼寡婦?後世網絡不是有句名言嗎?少時不知少婦的好,錯把少女當成寶。
納妃儀式的第二天,朱由校就無限感慨道:網絡專家果然誠不欺我!!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