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八,經過數天的精心籌備,吳三桂先是向城中的約翰二世送去了一封招降信。這封信言辭懇切,詳細闡述了投降的好處以及繼續抵抗的後果。然而,令吳三桂意想不到的是,這封信並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
約翰二世在收到信件後,不僅毫不猶豫地退回了吳三桂的親筆信,還對送信的使者進行了嚴厲的嗬斥。然而,儘管約翰二世費儘口舌,卻無法對使者產生任何實質性的影響,因為這位使者根本聽不懂波蘭語。白瞎了他的一番表演。
麵對如此局麵,吳三桂明白招降已經無望,於是他果斷地采取了下一步行動。他命令第200師將兩百輛火箭炮車推到了維斯瓦河沿岸,這些火箭炮車整齊地排列在河邊,仿佛是一隻沉默的鋼鐵巨獸。
東城牆上的波蘭士兵們遠遠地望著這一幕,他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這些巨大的火箭炮車對於他們來說完全是陌生的,他們不知道這些車輛究竟意味著什麼。
就在波蘭士兵們傻愣愣地看著的時候,明軍已經迅速完成了發射前的準備工作。隨著一聲令下,“啾啾啾”的聲音響徹雲霄,被斯拉夫人稱之為“喀秋莎”的明軍52式火箭炮瞬間噴發出熊熊火焰,6400枚火箭彈如同雨點一般傾瀉而入華沙城。
刹那間,城中響起了此起彼伏的爆炸聲,震耳欲聾的巨響和耀眼的火光讓整個華沙城陷入了一片混亂。約翰二世此時才如夢初醒,他驚恐地看著這突如其來的地獄之火,意識到自己的軍隊根本無法抵抗這種力量。
城中的五萬多波蘭人也被這波“地獄火”嚇得魂飛魄散,他們驚恐地尖叫著,四處逃竄。無數人開始了千裡大逃亡,其中甚至包括原本視死如歸的約翰二世本人。
隨著波蘭國王約翰二世的出逃,直接導致了八千多守軍指揮體係崩潰。加上華沙城城牆簡陋,僅中世紀遺留的低矮石牆,軍隊剛經受連場敗仗,士氣低落,且缺乏重型火炮。
此時的城中,由於波蘭王室逃亡,城內貴族派係徹底分裂,部分妥協派主張投降,城中的防禦決心徹底動搖。
少數市民和愛國貴族在老城廣場構築街壘,用小型火器和石塊抵抗,但麵對明軍的百餘門75毫米野戰炮、二百門火箭炮持續轟擊,這些許力量組成的防線迅速瓦解。
當日傍晚,夕陽如血,染紅了半邊天。明軍渡河大軍如同一股洶湧的洪流,從城西和城南兩處勢如破竹地攻入了華沙城。令人驚訝的是,他們並沒有遭遇大規模的巷戰,城中的守軍似乎早已放棄了抵抗。
原來,妥協派貴族們眼見大勢已去,便毫不猶豫地打開了新城門,迎接吳三桂率領的明軍入城。這些貴族們或許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財產,又或許是對波蘭的未來感到絕望,總之,他們選擇了與敵人合作。
吳三桂率領著明軍浩浩蕩蕩地進入了華沙城,街道兩旁的市民們驚恐地看著這支陌生的軍隊。然而,吳三桂深知民心的重要性,他在入城前就三令五申,嚴禁士兵們燒殺搶掠,要以安民為主。
於是,明軍們井然有序地進入城中,開始執行安民政策。他們幫助市民們恢複秩序,分發食物和物資,同時也加強了對城市的巡邏和守衛,以確保城市的正常秩序。
然而,有一個地方卻是例外——王室宮殿和逃跑貴族的府邸。這些地方被明軍洗劫一空,無數的藝術品被掠走,其中包括華沙城堡的王室珍寶以及數百年來波蘭從其他國家掠奪而來的稀世珍寶。這些珍寶原本是波蘭的驕傲,如今卻成為了明軍的戰利品,這些珍寶將被送往莫斯科,並最終進入京城朱由校的內帑。
華沙戰役的失利讓波蘭的局勢再度惡化,國家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但幸運的是,波軍在這場戰役中保住了數萬主力沒有被明軍全殲。這主要得益於恰爾涅茨基的戰略決策以及全波蘭起義的烽火,使得決戰失利的負麵影響被降到了最低。
然而,明軍並沒有能夠順利地完成明皇朱由校製定的計劃——迅速攻占波蘭。相反,他們在隨後陷入了農民起義的泥潭,無法自拔。這使得明軍的進軍速度大大減緩,給了波蘭人喘息的機會。
八月初,奧斯曼帝國的態度突然變得有些微妙起來。這個龐大的帝國似乎在暗中謀劃著什麼,而它的附屬國——克裡米亞汗國大汗穆罕默德·格萊四世的行動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就在這個時候,克裡米亞汗國的數千韃靼騎兵如鬼魅一般,突然越過克裡米亞長城,襲擊了東烏克蘭地區的哥薩克定居點。這些凶殘的騎兵毫不留情地展開了殺戮,數百名無辜的哥薩克良民在他們的鐵蹄下慘遭毒手。
這一消息像風一樣迅速傳遍了整個基輔。人們震驚不已,紛紛對韃靼人的暴行表示憤慨和譴責。而此時的基輔周圍,隻有春田伯毛利就隆的第6兵團和前田利次的第10兵團,總共不過六萬兵馬。
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作為基輔臨時主帥的毛利就隆自然不能坐視不管。他深知自己肩負著保衛基輔和保護百姓的重任,於是毫不猶豫地采取了行動。
首先,毛利就隆以最快的速度,用八百裡加急的方式給莫斯科送去了一封緊急信件,向朱由校報告了克裡米亞汗國的襲擊事件,並請示自己該如何應對。畢竟,克裡米亞汗國身後還站著龐大的奧斯曼帝國,此刻這個帝國還是大明帝國的盟友。同時,他也沒有忘記向華沙的吳三桂發去一封六百裡加急的信件,通知其後方出現的變故。
在完成這兩件事情之後,毛利就隆當機立斷,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命令前田利次的第10兵團留守基輔地區,負責該片區域的防禦和治安。而他自己則親自率領第6兵團在哥薩克人的向導帶領下,如離弦之箭一般,直奔克裡米亞半島而去,決心要給那些殘忍的韃靼人一個狠狠的教訓。
而這一襲擊事件,徹底打亂了朱由校原定的計劃,暫緩了明軍征服整個歐羅巴的進程。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