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城市對於荷蘭人來說就如同他們的生命一樣重要,而海牙作為海港城市中為數不多的大型港口,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然而,令人痛心的是,這座重要的港口卻被明軍徹底摧毀。
如此巨大的損失讓荷蘭人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尤其是那幾座被摧毀的船廠,更是讓船廠老板們欲哭無淚。這些船廠是他們的心血所在,如今卻在一夜之間化為灰燼,而明國人卻像一陣風一樣,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根木材。事實上,他們確實沒有給荷蘭人留下一根有用的木材,這使得老板們隻能癱坐在地上,茫然失措。
不僅如此,那些僥幸存活下來的船工們也同樣無精打采。他們原本靠著在船廠工作維持生計,如今船廠被毀,他們這個月的工錢恐怕也無望了。因為明人的這把火一燒,無數的荷蘭家庭都將麵臨破產的困境。
海牙並不是第一個遭受如此厄運的港口,當然,它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隨著百餘艘明艦沿著荷蘭海岸線一路航行,沿途的布裡勒港、米德爾堡港、弗利辛恩港等,都無一幸免地被燒成了一片灰燼。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因為船上的彈藥已經下降到了危險線以下,明人恐怕不會如此輕易地放過其他的沿海城市。畢竟,對於他們來說,摧毀這些港口城市就如同摧毀荷蘭人的命脈一般。
荷蘭人當然不會毫無抵抗地坐以待斃。事實上,他們也組織了相當規模的艦隊來抵禦明軍的進攻。海軍少將克日什托夫·阿爾齊謝夫斯基親自率領著一支由五十餘艘戰艦和兩百餘艘臨時加裝了火炮的武裝商船組成的龐大艦隊,氣勢洶洶地迎擊明軍。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場激戰僅僅持續了一個上午,荷蘭艦隊就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被徹底打殘。這無疑是一場慘敗,讓荷蘭人瞠目結舌。
幸運的是,明軍此次行動的主要目標並非是消滅荷蘭艦隊的有生力量,而是摧毀海港城市以及城市中的船廠為目的。否則,以克日什托夫·阿爾齊謝夫斯基所率領的艦隊的慘狀來看,他是否能夠全身而退,安全返回基地,恐怕都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不過,荷蘭人並沒有因此氣餒,他們的希望之星——海軍中將小科內利斯·範·特龍普,緊接著又率領了一支更為龐大的艦隊前來增援。這支艦隊包括七十餘艘戰艦和三百餘艘武裝商船,規模比之前的還要大。
小科內利斯·範·特龍普信心滿滿地認為,憑借如此強大的艦隊,一定能夠擊退明軍,挽回敗局。然而,現實卻再次給了荷蘭人沉重的一擊。儘管他們拚死抵抗,但最終也僅僅堅持了一個白天,就不得不趁著夜色的掩護,狼狽不堪地逃回了基地。
荷蘭人的這兩次反撲,雖然給明軍造成了一定的損失,消耗了明艦不少彈藥,但同時也間接加速了北海艦隊撤離荷蘭海岸線的進度。畢竟,明軍的主要目標已經達成,繼續與荷蘭人糾纏下去,對他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此戰,北海艦隊共計摧毀荷蘭四座海港城市,十三座大大小小的船廠,擊沉荷蘭戰艦八十餘艘,武裝商船一百二十餘艘,其他船隻更是數不勝數。
明人的這次光臨,雖然沒有打擊到荷蘭人須德海核心圈內的各城造船廠,但是一次性打掉了荷蘭人30的造船業,40的海軍戰艦。
如果明國人再凶殘一點,采取封鎖海麵的策略,恐怕沒有一艘懸掛荷蘭旗幟的船隻能夠出現在海麵上。如果出現這種極端惡劣的情況,恐怕數百萬荷蘭人將會失去賴以生存的物資輸入渠道。他們將麵臨著國內物價飛漲,失業率暴漲,股票暴跌的不利情況。
沒錯!早在16世紀,荷蘭人便推出了股票,有錢的,沒錢的,都紛紛買入股票。而推動股票發展的,恰恰就是一萬多艘在海上航行的船隻。
朱由校的這一擊,直接打中了荷蘭人的七寸,阿姆斯特丹的議會和東印度公司總部內,議員們和董事們吵得不可開交。
董事們確實很懂事,眼看局勢已經完全不利於己方,他們首次提出了和明國人和談的想法。結果自然是遭到了以大議長約翰·德·維特為首的議員們的否決。
約翰·德·維特認為,一旦荷蘭表露出懦弱的一麵,以明國皇帝的尿性,肯定會獅子大開口,狠狠的在荷蘭身上剝下一層皮不可。
雙方談不攏怎麼辦?涼拌!
就在荷蘭國內吵得不可開交之時,明國北海艦隊第二次光臨荷蘭海岸線,這次他們出現在了西弗裡西亞群島外海。
這裡是須德海的屏障,一旦繞過群島,明艦就可以直擊荷蘭核心區域了。
為此,約翰·德·維特不惜直接梭哈。
他出動了荷蘭海軍兩大戰神人物——米歇爾·阿德裡安鬆·德·勒伊特和科內利斯·範·特龍普。
二人分彆指揮了一百二十餘艘和九十餘艘,幾乎是荷蘭本土所有的能下海的戰艦。而且,此戰,東印度公司首次沒有派出武裝商船助戰,因為他們並不看好己方的艦隊。
雙方戰艦總數是100210,光看數字,那看官們鐵定認為荷蘭人包贏。
可即便是荷蘭艦隊司令的樂伊特和特龍普,心裡都是沒底的,這個時期的大明艦隊太無敵了。
自從歐洲聯盟和北約組織在全世界開戰以來,各國在北美洲東海岸的殖民地不斷的被以印第安酋長國為首,明國人為輔的北約組織按在地上摩擦。
南美洲地區同樣如此,那邊的印第安人再次集體的投向了明國人的懷抱,在明國人的幫助下,原本就是一隻羔羊的土著們,硬生生將歐洲聯盟的雜牌軍打的潰不成軍。
如果不是明人的艦隊沒有出現在加勒比海群島區域,不然,歐洲聯盟恐怕連這裡都要丟失。
當然,還有一處地方是平靜而又安詳的,那就是非洲那個不毛之地,明人似乎對那裡的黑炭頭並沒有多大的興趣,因此這場席卷了全球的混戰,在這裡並沒有看到任何影子。
喜歡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