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永安_探唐:書荒自己寫,與眾共賞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6章 永安(1 / 1)

長安城的黎明被龍吟喚醒。

百姓們紛紛推開窗戶,隻見兩條金龍在雲層間追逐嬉戲,一條來自興慶宮方向,另一條似乎從遙遠的雪山而來。雙龍首尾相銜時,形成一個巨大的光環,金光如雨灑落全城。最奇妙的是,那些因接觸藍寶石而病倒的人,此刻都感覺一股暖流湧入四肢百骸。

興慶宮寢殿內,李瑾瑜站在窗前,右臂上的龍紋已經完全變成純金色,在晨光中流轉不息。他輕輕撫摸龍紋,仿佛在聆聽某種古老的智慧。

"陛下,王玄策大人有消息了!"蔣師仁快步進來,手中捧著個鎏金匣子,"文成公主派八百裡加急送來的。"

匣中是一卷古老的貝葉經,經卷用梵文和漢文雙語記載著一部名為《龍神合契經》的典籍。李瑾瑜小心翼翼地將經卷展開,那泛黃的紙張和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承載著千年的曆史和智慧。

他的指尖在經卷上緩緩移動,最終停留在了某一個段落:“...雙龍現世,必是黃帝血脈相通者...”

張九齡見狀,好奇地湊上前去,仔細端詳著經卷上的文字。他輕聲念道:“這上麵說,真龍印記是上古黃帝嫡傳血脈的顯現?”

李瑾瑜沉默不語,他的目光越過張九齡,望向遙遠的西方。在那片遙遠的天際,雪山之巔的王玄策是否也在仰望著同一片天空呢?

恍惚間,李瑾瑜仿佛看到了王玄策的身影,他站在雪山之巔,寒風凜冽,衣袂飄飄。兩人雖相隔萬裡,但在這一刻,他們的右臂上的龍紋卻同時微微發燙,仿佛是一種血脈共鳴的證明。

"備馬。"皇帝突然轉身,"朕要去終南山。"

雪山絕壁間,王玄策從昏迷中醒來。

他記得自己為追趕金龍,失足跌落懸崖。按理說該粉身碎骨,此刻卻躺在個山洞裡,身下墊著柔軟的氆氌。洞口逆光站著一個纖細身影,金紅色朝霞為她勾勒出朦朧輪廓。

"公主...?"

文成公主緩緩轉過身來,她的手中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個與王玄策之前收到的一模一樣的鎏金匣子。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匣子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王大人,您終於醒了。”文成公主輕聲說道,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欣慰,但眼角的淚痕卻難以掩飾她之前的擔憂。然而,她的嘴角卻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仿佛在這一瞬間所有的憂慮都煙消雲散了。

王玄策艱難地掙紮著坐起身來,他的身體還很虛弱,但目光卻立刻被公主手中的鎏金匣子吸引住了。當他看到匣子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異樣的感覺。

“這……這是……”王玄策的聲音有些顫抖,他伸出手,想要觸摸那個匣子。

文成公主輕輕打開匣子,裡麵露出了半片龜甲。龜甲的表麵呈現出一種古老而神秘的色澤,上麵刻滿了密密麻麻的契文,這些契文似乎蘊含著無儘的奧秘。

“這是在布達拉宮的密室中找到的,與陛下那份龜甲正好是一對。”文成公主解釋道,她的目光落在龜甲上,仿佛能透過那些古老的文字看到一段被塵封的曆史。

王玄策凝視著龜甲上的契文,雖然他對這些古老的文字並不熟悉,但他能感覺到其中蘊含的力量和秘密。

“這些契文記載了一個驚人的秘密。”文成公主繼續說道,“據說黃帝曾經將龍魂一分為二,陽龍印傳承於華夏帝王的血脈之中,而陰龍印則被隱藏在雪山聖湖之中。隻有擁有雙龍血脈的人,並且他們的心意相通,才能夠喚醒完整的真龍之力。”

“所以陛下與我……”王玄策的聲音有些遲疑,似乎對這個結論感到難以置信。

公主微微一笑,美眸流轉,指著他那缺少龍角的印記,輕聲說道:“同源而異流。”她的聲音清澈而溫柔,卻又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

王玄策凝視著自己手臂上的印記,那是他一直以來都無法解釋的謎團。如今,公主的話語如同一道閃電,劃破了他心中的迷霧。

“你是陰龍傳人,陛下是陽龍之主。”公主繼續解釋道,“當年你為了救我,不惜跌落懸崖。而那聖湖之水,恰好激活了你體內沉睡的龍血。”

王玄策的腦海中瞬間閃過那刺骨的湖水,以及後來那莫名痊愈的傷勢。他終於明白了這一切的緣由,原來自己身上竟隱藏著如此驚人的秘密。

就在這時,洞外突然傳來一陣歡呼聲。王玄策和公主對視一眼,一同快步走到洞口。

隻見乞力徐滿臉興奮地衝了進來,口中高呼:“大人!快看天上!”

王玄策和公主急忙抬頭望去,隻見天空中,兩條巨大的金龍正在雲間嬉戲。它們時而交纏在一起,時而又分離開來,每一次接觸都會有金光如雨般灑落。

王玄策的右臂龍紋在這一刻突然變得滾燙,仿佛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在其中湧動,似乎想要掙脫他的身體,去加入這場天界之舞。

"阿修羅教的陰謀徹底破了。"公主輕聲道,"他們想用藍寶石毒引發龍血相衝,卻不知雙龍合璧才是真正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的話被遠處雪崩般的轟鳴打斷。王玄策衝出山洞,隻見吐蕃大軍正在撤退,而鬆讚乾布的黃金王旗卻逆向而行,朝著山洞方向移動。

"讚普來了。"公主平靜地說,"帶著和書。"

終南山巔,雲霧繚繞,李瑾瑜一襲白色長袍,宛如仙人般獨自立於雲海之上。他的身影在雲霧中若隱若現,仿佛與這天地融為一體。

極目遠眺,山下是綿延萬裡的錦繡河山,如同一幅展開的畫卷。長安城坐落在渭水之濱,宛如棋盤般規整,街道縱橫交錯,屋舍鱗次櫛比。自真龍現世已過七日,各地捷報頻傳,如春風拂麵,令人心曠神怡。

吐蕃撤軍,並送來論欽陵首級,這是對大唐威嚴的敬畏;天竺十八部落遣使請罪,顯示出大唐的聲威遠播;西域商路重現駝馬如龍的盛況,意味著絲綢之路的繁榮再度開啟。

就在此時,李瑾瑜突然感覺到右臂上的龍紋微微發熱。他心中一動,知道這是王玄策即將歸來的信號。這位臣子不日將帶著吐蕃永久和平的誓約返回,而文成公主也會隨行使團一同省親。

“陛下。”張九齡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打斷了李瑾瑜的思緒。他轉身看去,隻見張九齡手捧一卷黃絹,恭敬地站在不遠處。

“改元的詔書已經擬好,請過目。”張九齡說道,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期待。

李瑾瑜邁步上前,接過黃絹,緩緩展開。隻見上麵用朱筆寫著“永安”二字,筆力千鈞,氣勢磅礴。

他凝視著這兩個字,心中湧起一股豪情。這不僅是一個年號,更是他對國家和人民的期許,希望大唐能夠永遠安定繁榮。

李瑾瑜取出朱筆,在“永”字上輕輕一點,那一點金粉仿佛閃耀著真龍之誓的光芒。這是融化的金璽,象征著他的決心和承諾。

"傳旨六部:自今日起,廢所有長生丹藥之研,設惠民醫館於各州;減西域商稅三成;吐蕃學子入國子監者,俸祿同漢生。"

張九齡躬身領命,又遞上個小錦囊:"菩提流支大師臨行前留下的,說待龍紋生角時開啟。"

李瑾瑜摸了摸右臂——那裡的龍紋今晨確實冒出了兩個小凸起。他解開錦囊,裡麵隻有片乾枯的菩提葉,葉脈天然形成個"卍"字。

山下突然傳來鐘聲,那是王玄策使團入城的信號。李瑾瑜極目遠眺,仿佛能看到那位忠臣風塵仆仆的身影,以及他臂上與自己同源的龍紋。

雲海翻騰,朝陽噴薄而出。皇帝右臂的龍紋金光大盛,與初升的太陽交相輝映。在無人得見的刹那,一條微型金龍從印記中騰空而起,繞著李瑾瑜盤旋三圈,又悄然歸位。

長安城百萬戶的炊煙嫋嫋升起,絲路上的駝鈴隱約可聞。大唐的盛世,將如這朝陽般長久永安。

喜歡探唐:書荒自己寫,與眾共賞之請大家收藏:()探唐:書荒自己寫,與眾共賞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在明末奮鬥 和親公主之北狄 戀愛從港恐開始 綜影視:蘿卜白菜各有所愛 聊齋新介 恐遊,開局病嬌妹妹求我彆殺她 表白警花後,我帶老丈人進部! 假麵騎士北鬥 天生童子命:我出馬看事那些年 暗影秘情:罪與愛的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