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十七年,春,西域都護府。
王玄策站在龜茲城頭,極目遠眺,城外的唐軍鐵騎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滾滾而來。這些鐵騎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寒光,仿佛是一片鋼鐵的海洋。
五年的時間,王玄策一直致力於西域的文化傳播和交流,希望能夠通過和平的方式化解彼此之間的矛盾和敵意。然而,他的努力似乎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相反,花剌子模的劫殺商隊、大食哈裡發的焚燒漢籍以及粟特城邦的暗中串聯,都讓王玄策意識到,和平的道路已經走不通了。
“該用刀說話了。”趙十二站在王玄策身旁,輕聲說道。他的目光落在手中新配的鋼臂弩上,機括上的“永徽”銘文在夕陽的餘暉中泛著冷光,仿佛在訴說著它的威力和決心。
遠處的沙丘上,三百匹汗血馬正拖著新式的“回回炮”緩緩前行。這種改良自波斯拋石機的武器,炮身鐫刻著《孫子兵法》中的“其疾如風”四字,顯示出它的速度和威力。而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些炮彈竟然是用《石經》拓本浸油製成的火球,一旦發射出去,不僅能夠造成巨大的破壞,還能將敵人的文化遺產付之一炬。
花剌子模邊城訛答剌,城牆高聳,氣勢恢宏。站在城牆上的守將帖木兒滅裡,目光如炬,凝視著城外那奇特的唐軍陣列。
隻見唐軍的騎兵如雁翅般展開,兩翼延伸至遠方,而中央則是一列列駱駝,它們背負著巨大的弩車,宛如鋼鐵巨獸。這些弩車造型獨特,令人矚目。
帖木兒滅裡心中暗自驚歎,他從未見過如此怪異的陣勢。然而,他並沒有被唐軍的氣勢所嚇倒,反而揮舞起手中的彎刀,大聲下令:“放箭!”
隨著他的命令,城牆上的弓箭手們紛紛拉弓射箭,箭矢如蝗蟲般射向唐軍。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唐軍陣中突然豎起了一排排包鐵大盾。這些大盾緊密排列,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當箭雨如雨點般落下時,盾麵的機關突然翻轉,露出了後麵寒光凜凜的“伏遠弩”。這些弩箭威力巨大,特製的破甲箭能夠輕易穿透城牆的垛口。
就在這時,王玄策手中的陌刀高高舉起,直指天空。他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響徹整個戰場:“放!”
刹那間,三千張強弩同時嗡鳴,弓弦緊繃,箭矢如流星般疾馳而出。這些破甲箭帶著無與倫比的威力,穿透了城牆的垛口,將城牆上的守軍死死地釘在了身後的《古蘭經》壁畫上。
守軍們驚恐地看著這一幕,他們的身體被箭矢穿透,鮮血濺落在壁畫上,與經文交織在一起。而那原本神聖的《古蘭經》壁畫,此刻也被染成了一片猩紅。
與此同時,唐軍的回回炮也開始發威。巨大的石彈被投出,如隕石般砸向訛答剌的城牆。其中一顆火球擊中了城內的藏經閣,瞬間引發了熊熊大火。
藏經閣內的羊皮卷在火焰中燃燒,散發出陣陣焦臭。而那些檀香木製成的書架,也在火海中化為灰燼。煙霧彌漫,與羊皮卷燃燒的焦臭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詭異的芬芳。
帖木兒滅裡瞪大了眼睛,看著眼前的慘狀,心中充滿了絕望和憤怒。他至死都緊緊攥著半片漢文《孝經》,那是五年前唐使贈送給他的“禮物”。此刻,這半片《孝經》已經被鮮血浸透,而其中“戰陣無勇非孝也”那一行字,顯得格外刺眼。
在撒馬爾罕金市的中央,粟特的長老們圍聚在一個青銅星盤周圍,激烈地爭吵著。
“聽說唐人的新弩威力驚人,竟然能夠射穿三重鐵甲!”一個長老驚恐地喊道。
“不僅如此,他們的回回炮更是厲害,投出的火球連真主之淚石油)都無法撲滅!”另一個長老附和道。
就在這時,突然傳來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眾人驚愕地望去,隻見城門處的阿裡神廟在瞬間轟然倒塌,煙塵滾滾。
在煙塵彌漫中,一輛巨大的“衝陣車”緩緩顯現出來。這輛車的車轅上刻著《墨子》城守篇的文字,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它的撞角卻被做成了饕餮吞食新月的形狀,猙獰而恐怖。
王珩率領著一隊陌刀手,踏著滿地的碎瓦,如鬼魅般迅速逼近。當他們走到某麵殘牆前時,王珩突然停下腳步,凝視著牆上的字跡。
那麵殘牆上,用漢文和粟特文並排刻著一行字:“仁者愛人”。這是五年前,王珩教當地孩童書寫的。然而,如今這行字卻被鮮血漫過,尤其是“人”字的最後一捺,已經被染成了深紅色。
阿拔斯王朝的都城,哈裡發穆斯塔西姆正端坐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中,凝視著手中尼紮米亞學院送來的急報,他的眉頭緊緊皺起,滿臉都是難以置信的表情。
“唐軍弩箭竟能貫穿《古蘭經》銅匣!”他喃喃自語道,仿佛這幾個字有著千斤重。
“他們的騎兵馬鞍裝有機關,可連發十支短矢!”穆斯塔西姆繼續念著,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恐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就在這時,宮外突然傳來一陣地動山搖的轟鳴聲,仿佛整個城市都在顫抖。穆斯塔西姆驚愕地站起身來,望向窗外,隻見三十架巨大的回回炮同時投擲,燃燒的《石經》拓本如流星雨般從天而降。
其中一顆火球如同被命運指引一般,徑直擊中了圖書館的穹頂。瞬間,火焰熊熊燃燒起來,羊皮卷在火中化為灰燼。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這一片廢墟中,一本《孟子》的竹簡卻完好無損地浮現出來。
穆斯塔西姆瞪大了眼睛,他快步走到那本竹簡前,仔細端詳著。原來,當年王玄策命人用防火漆處理過所有贈書,這才使得這本《孟子》在大火中得以幸存。
正當穆斯塔西姆對這本神奇的竹簡感到震驚時,宮外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他回過神來,隻見唐軍的鐵騎如洶湧的波濤般衝進了“和平門”。
穆斯塔西姆心中一緊,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腰間的黃金彎刀。然而,當他的手觸碰到刀柄時,卻突然感覺到一股異樣的顫抖。他定睛一看,隻見刀身上不知何時竟爬滿了青銅蘚,這些青銅蘚組成了四個清晰的漢字——“得道多助”。
戰後的巴格達一片狼藉,廢墟中彌漫著煙塵和死亡的氣息。王玄策獨自一人站在這片廢墟之上,他的身影顯得格外孤獨和渺小。
懷中的《貞觀政要》突然掉落,仿佛是被某種力量所驅使。書頁在風中翻飛,最終停在了某一頁,上麵是李瑾瑜的朱批。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朱批的旁邊,竟多了一行新字:“文化為種,武德為壤。”
王玄策凝視著這行字,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這行字似乎是對他此次西征的最好詮釋,也是對他所追求的文化交流的一種肯定。
遠處,幸存的阿拉伯學者們正忙碌地從灰燼中搶救著典籍。他們的臉上布滿了煙灰,但眼神中卻透露出對知識的渴望和執著。
突然,一個滿臉煙灰的年輕人抬起頭,用生硬的漢話喊道:“能教我《孟子》真正的意思嗎?”這個年輕人的聲音在廢墟中回蕩,打破了周圍的沉寂。
王玄策轉身望去,與年輕人的目光交彙。他看到了年輕人眼中的真誠和對知識的渴求,心中不禁一動。
他撫摸著陌刀上新添的缺口,那裡卡著半片新月金飾。這是他在戰鬥中留下的痕跡,也是他與這片土地的一種聯係。
刹那間,他想起了歸墟青銅樹下母親的話:“嫁接不是替代,是讓不同的枝條共享同一棵大樹的根係。”這句話如同一道閃電劃過他的腦海,讓他對文化交流有了更深的理解。
風沙漸漸漫過戰場,掩蓋了廢墟和殘骸。然而,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新一輪的文化浸潤正在悄然開始。
喜歡探唐:書荒自己寫,與眾共賞之請大家收藏:()探唐:書荒自己寫,與眾共賞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