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長安
永安四十五年,一個平凡的清晨,長安城如往常一樣蘇醒。然而,就在這看似普通的一天,一場震撼人心的變革悄然降臨。
當太陽升起,第一縷陽光灑在太極殿的龍柱上時,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發生了——那原本靜止的鎏金雕龍,突然如同被賦予了生命一般,開始遊動起來!每一片龍鱗都閃爍著奇異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不同文明的史詩片段。
李瑾瑜,正站在朝堂之上,目睹著這一奇景。他手中的玉圭,原本隻是一件象征皇權的器物,但此刻卻發生了驚人的變化。玉圭竟然能夠隨著他的心意變幻形態,時而化作埃及的權杖,時而又變成希臘的橄欖枝,最後定格為一塊刻著《道德經》的量子晶片。
正當李瑾瑜驚歎於這奇妙的變化時,一名宦官匆匆趕來,麵色驚恐地稟報:“陛下,西市出現了奇觀!”
李瑾瑜急忙帶領眾人趕往西市,隻見胡商納爾塞斯的店鋪上空,懸浮著數百本自動翻頁的典籍。這些典籍涵蓋了各個文明的經典之作,從古老的《黃帝內經》到西方的《幾何原本》,應有儘有。書頁之間,流淌著如同星輝般的文字河流,讓人眼花繚亂。
更令人震驚的是,圍觀的百姓們的瞳孔竟然也開始閃爍起亞特蘭蒂斯符文的光芒,仿佛他們與這些神秘的典籍產生了某種共鳴。
在終南山的深處,一座宏偉的建築拔地而起,這便是李長安主持修建的“星際學宮”。這座學宮的建造堪稱奇跡,它的每一個細節都展現了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和對知識的渴望。
學宮的地基是由瑪雅曆法石砌成的,這些古老的石頭仿佛承載著時間的記憶,見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曆程。梁柱則是由活性青銅樹的分枝構成,這些青銅樹在學宮中依然保持著生命力,仿佛在訴說著宇宙的奧秘。而穹頂則鑲嵌著會隨思想變色的亞特蘭蒂斯水晶,這些水晶在不同的思緒下會呈現出五彩斑斕的光芒,為學宮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氛圍。
開學當日,來自波斯、天竺、扶桑等地的學子們懷著敬畏之心踏入了這座學宮。他們驚訝地發現,每張案幾上都擺放著一方“萬文硯”,這硯台似乎有著神奇的魔力,能夠自動將人的思維轉化為文字。
粟特少年安諾對這神奇的硯台充滿了好奇,他決定嘗試默寫《論語》。當他集中精神思考時,隻見硯中竟同時湧出了漢文、粟特文和聖書體三種不同的墨跡,仿佛這硯台能夠理解他的思維,並將其轉化為多種文字。
然而,就在安諾專注於默寫時,他突然感覺到一股強大的力量湧上心頭。他的第三眼不受控製地睜開,一道耀眼的光芒從他的眼中射出,瞬間將整座學宮投影到了冥王星軌道上的某個觀測站中。
文明基因,這個神秘而又令人敬畏的概念,在太醫署最新呈報的案例中,如同一道驚雷,震撼了整個朝野。
在揚州,一位平凡的繡娘誕下了一個嬰孩,然而這個嬰孩卻有著超乎尋常的能力。他的指尖竟然能夠紡出帶有《詩經》韻腳的光絲,這一現象讓人瞠目結舌。
與此同時,在終南山的深處,一位隱士的丹田處,竟然自然結成了微型金字塔狀的金丹。這種神奇的變化,使得這位隱士的修為突飛猛進,令人驚歎不已。
而在遙遠的西域,一名戍卒在傷口愈合時,皮膚上竟然浮現出了《孫子兵法》的疤痕文字。這一奇特的現象,仿佛是上天對他的眷顧,也讓人們對他充滿了好奇和敬畏。
然而,這些變異者之間的聯係才是最令人不安的。當長安的變異者誦讀《孟子》時,遠在安西都護府的同類會不由自主地應和,這種量子糾纏的現象,讓人對文明基因的力量感到恐懼。
就在眾人驚愕之際,柳如眉的青銅像突然發出了預警:“這是文明基因的覺醒,也是最後的試煉。”這句話如同一道閃電,劃破了黑暗,讓人們意識到,這些變異者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那座被嚴密保護且不為人知的“方舟”基地裡,李瑾瑜見證了一幕令人歎為觀止的奇景。
九千名來自各個領域的文明覺醒者們,正全神貫注地將他們畢生所學的知識,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編碼進量子晶體之中。這些晶體,每一塊都蘊含著十二種不同文明形態的完整記憶,仿佛是一部部濃縮的宇宙百科全書。
而在基地的中央,有一塊巨大的“母晶”,它呈現出青銅樹幼苗的形態,其根係錯綜複雜地連接著所有的知識庫,宛如一個巨大的知識網絡。
李長安站在一旁,專注地調試著星舟導航儀,他轉頭對李瑾瑜說道:“這並不是簡單的逃亡。”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堅定和自信,“當危機降臨時,這些晶體會自動啟動,它們將憑借自身的智能係統,去尋找那些適宜生存的星球,並在那裡重生。”
李長安接著展示了一幅星圖,上麵已經標記了三百個候選行星,這些行星都被塗上了橙色。他解釋道:“這些橙色的標記意味著這些行星上存在著原始文明的萌芽,它們有可能成為我們文明延續的新家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一個超越時間界限的維度中,柳如眉的量子態如同幽靈一般,靜靜地凝視著無數個平行時空。這些時空如同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在她眼前展開。
她看到了一個蒸汽朋克版的大唐,那裡的人們運用著機械渾天儀,試圖尋找歸墟的坐標。巨大的齒輪和蒸汽管道在城市中交織,仿佛一個充滿科技感的古代世界。
接著,她的目光被賽博長安所吸引。在這個未來世界裡,電子柳如眉正將《論語》上傳至星際互聯網,讓古老的智慧在宇宙中傳播。電子屏幕和數據流在城市的街道上閃爍,展示著人類科技的高度發展。
然後,她的視線轉移到了末日廢土之上。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幸存者們圍著篝火,講述著關於"青銅樹"的傳說。他們的臉上透露出對過去文明的懷念和對未來的迷茫。
而在主時空的地球上,李瑾瑜站在太極殿中,最後一次撫摸著龍柱。突然間,整個宮殿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觸動,開始量子化升騰。它如同一個巨大的光繭,在長安城的上空展開,形成了一個覆蓋全球的全息投影。
這個全息投影正是所有文明精華凝聚而成的《永樂大典》星際版。每一頁都在太空中閃耀著光芒,仿佛是宇宙中的星辰。這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對過去文明的致敬和傳承。
當第一艘載著文明火種的星舟穿越蟲洞時,整個太陽係的行星軌道突然重組,構成一個巨大的∞符號。在這個符號的交叉點上,新生代的觀測者正用超越所有已知文明的技術,記錄著這場偉大的升華儀式。
[文明之種·永續輪回]
喜歡探唐:書荒自己寫,與眾共賞之請大家收藏:()探唐:書荒自己寫,與眾共賞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