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安四十六年的孟春時節,天空中劃過一顆赤紅的流星,如同一團燃燒的火焰,直直地墜入了太液池中。這顆流星的墜落引起了池水的劇烈沸騰,持續了整整三日之久。當池水終於恢複平靜時,人們驚訝地發現,池水中竟然凝結出了一塊半畝見方的血色水晶碑。
這塊水晶碑的表麵並非光滑平整,而是天然生成了一幅奇異的圖案——《推背圖》的第四十五象。這幅圖案的讖語寫道:“有客西來,至東而止,木火金水,洗此大恥。”更令人驚奇的是,每當月圓之夜,當月亮高懸中天時,這塊血色水晶碑中就會浮現出一個柳如眉的虛影。她身姿婀娜,手持一柄從未在世間出現過的青銅鑰匙,仿佛在等待著什麼人來開啟某個秘密。
李瑾瑜是一個喜好夜遊的人,某夜他偶然路過太液池畔,被這神秘的景象所吸引,便決定在此留宿一夜。然而,就在他入睡之後,卻做了一個離奇的夢。在夢中,他仿佛置身於十二重天外,遙遠的天際有一隻巨大的眼睛正凝視著他,那目光冰冷而深邃,讓人不寒而栗。
李瑾瑜被這個噩夢驚醒,心有餘悸。他環顧四周,發現自己的案頭擺放著一本《貞觀政要》。這本書原本是他睡前閱讀之物,但此刻卻發生了驚人的變化——它被血晶滲透,書頁間生出了細密的金紅色脈絡,這些脈絡交織在一起,恰似人體的經絡與星圖相互纏繞。
上巳節的曲江宴上,賓客如雲,歡聲笑語不絕於耳。然而,就在眾人沉醉於這熱鬨的氛圍中時,突然間,一道奇異的光芒從江麵上閃過,緊接著,一個身影如同鬼魅一般,踏著波濤而來。
眾人驚愕地望著這個突如其來的異人,隻見他麵如冠玉,卻生著六根手指,每根指尖都閃爍著不同文明的文字,仿佛蘊含著無儘的奧秘。他身著一襲素袍,袍服上沒有絲毫的縫隙,衣袂飄動間,隱隱透出銀河漩渦般的紋路,給人一種神秘而又威嚴的感覺。
更令人詫異的是,他腰間懸掛的並非玉佩,而是一截活性青銅樹枝,樹枝上的葉片似乎還在微微顫動,仿佛擁有生命一般。
“歸墟使者奉還此物。”來人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宛如來自遠古的呼喚。他緩緩地走到血晶碑前,將青銅樹枝插入碑中。令人驚奇的是,青銅樹枝與血晶碑竟然嚴絲合縫,仿佛它們本就是一體。
就在青銅樹枝插入血晶碑的瞬間,隻聽得一聲巨響,血晶碑的表麵突然炸裂開來,露出了碑內封存的三件異寶。
第一件異寶是一枚刻滿亞特蘭蒂斯能量回路的傳國玉璽副璽,璽上的紋路錯綜複雜,散發著微弱的光芒,顯然其中蘊含著巨大的能量。
第二件異寶是一本用《蘭亭序》筆意書寫的埃及《亡靈書》金冊,金冊的紙張呈現出一種古老的黃色,上麵的文字龍飛鳳舞,充滿了藝術的美感。
最後一件異寶則是一個以瑪雅曆法為軸、周易六十四卦為麵的渾天儀,渾天儀的表麵刻滿了密密麻麻的符號和圖案,讓人眼花繚亂。
九月初九,這一天注定是不平凡的。就在這個日子裡,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沉寂了千年之久的禹王九鼎,突然毫無征兆地發出了一陣沉重的轟鳴聲!
這聲音如同來自遠古的呼喚,穿越了時空的界限,響徹天地之間。它所引起的震動,不僅僅是物理上的,更是一種對整個世界的震撼。
隨著九鼎的重鳴,一係列奇異的現象接連出現。首先是黃河,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竟然在轟鳴聲中出現了倒流的奇觀!河水逆流而上,持續了整整三日,仿佛時間都在這一刻被逆轉。而當河水終於恢複正常流動時,人們驚訝地發現,河底竟然浮現出了一個巨大的青銅樹根係網絡,這些根係錯綜複雜,宛如一張神秘的地圖。
與此同時,終南山的岩壁也開始剝落,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剝開。隨著岩壁的剝落,十二幅古老的壁畫展現在人們眼前。這些壁畫描繪的竟然是星際航行的場景,其中有飛船、星球、外星人等元素,讓人瞠目結舌。
更讓人驚訝的是,太廟中供奉的曆代帝王畫像,在九鼎重鳴的瞬間,他們的眼眸竟然全部轉為了星空色,仿佛這些早已逝去的帝王們在這一刻重新睜開了眼睛,凝視著這個世界。
然而,所有這些現象都不及武則天乾陵無字碑上浮現出的讖語來得震撼。原本空白的無字碑上,此刻竟然浮現出了與血晶碑相同的讖語,隻是最後一句變成了:“紫微星隕,歸墟門開。”
這個讖語的出現,讓所有人都感到一陣寒意襲來。而此時,欽天監也緊急奏報:紫微垣主星的亮度正在持續衰減!這是否意味著紫微星真的要隕落了呢?而歸墟門又是什麼?它的開啟會給這個世界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臘月大朝會,李瑾瑜當眾開啟三件異寶,眾人屏息凝神,期待著見證奇跡的時刻。然而,就在三件異寶被打開的瞬間,異變陡生,令人瞠目結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首先是副璽,它突然投射出三十六條星際航道,每條航道都標注著不同文明的毀滅時間。這些時間精確到了分秒,仿佛是宇宙間一場可怕的倒計時。人們驚愕地看著這些數據,心中湧起一股無法言喻的恐懼。
緊接著,金冊也開始自動翻頁,展示出地球文明九種可能的終結方式。這些方式包括自然災害、外星入侵、科技失控等等,每一種都讓人不寒而栗。眾人麵麵相覷,意識到地球文明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和危機。
而渾天儀更是瘋狂地旋轉起來,軸心處竟然浮出了一個微型黑洞!這個黑洞雖然微小,但卻散發出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動。人們驚恐地看著它,生怕它會突然吞噬掉周圍的一切。
就在眾人驚愕之際,柳如眉的青銅像突然裂開,體內湧出了一條液態光河。光河中沉浮著她當年在歸墟獲取的終極知識。原來,所謂的“複活”並非真正的複活,而是高等文明將死者的記憶植入量子態載體,讓其以另一種形式存在。而真正的柳如眉,早已成為了維係地球文明存續的“鎖鑰”。
這個驚人的發現讓人們對宇宙的奧秘和文明的命運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麵對如此多的未知和危機,人類該如何抉擇?是繼續探索宇宙的真相,還是放棄一切,等待毀滅的降臨?
紫微星軌
在紫微星完全熄滅的刹那,李瑾瑜毫不猶豫地將傳國玉璽按在柳如眉光河之上。刹那間,整個長安城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籠罩,所有的建築、街道、人群都在一瞬間量子化,化作無數的文明密碼,如同一股洪流般湧向歸墟之門。
歸墟之門緩緩打開,然而,門後展現的景象卻並非眾人所期待的仙境,而是無數個平行時空的地球。這些地球各自展現出不同的曆史和文明發展軌跡:
在某個時空裡,大唐帝國正憑借著先進的星舟艦隊,在銀河中展開大規模的殖民活動;而在另一個時空,秦始皇竟然獲得了亞特蘭蒂斯的科技,使得他的帝國變得無比強大;更有甚者,在最遙遠的時空中,猿人剛剛拾起了刻有《論語》的水晶頭骨,這似乎預示著人類文明的起源有著某種未知的聯係。
在無數時空的注視下,本時空的青銅巨樹突然發出一聲巨響,轟然倒塌。然而,令人驚奇的是,這棵巨樹的每一片落葉都在瞬間化作一艘艘星舟,它們承載著華夏文明的基因密碼,如同流星一般駛向宇宙的深處。
而在原處,一棵全新的植株悄然生長出來。這株奇異的植株以《道德經》為根係,深深紮根於大地;以《理想國》為枝乾,撐起一片廣闊的天空;以《吠陀經》為花葉,綻放出絢麗多彩的光芒。
當最後一位長安百姓的意識升維時,他們仿佛聽到了柳如眉的聲音在星海中回蕩,那聲音如同宇宙的脈搏,傳遞著無儘的智慧和希望。
文明不滅,唯道永存。
喜歡探唐:書荒自己寫,與眾共賞之請大家收藏:()探唐:書荒自己寫,與眾共賞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