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穀還未完全褪去潮氣,田壟間的花生葉已泛起微黃。清晨五點,九月被窗欞外的露水滴答聲喚醒,推開木窗,冷冽的晨風裹著泥土的腥氣撲麵而來。院角的老槐樹上,夜梟撲棱著翅膀飛向遠方,驚落滿枝碎銀般的露珠,在熹微的天光裡劃出細密的弧線。
她披著薄外套走到院子裡,遠處田埂上已亮起幾盞昏黃的頭燈,像散落人間的寒星。大姨和大嫂佝僂的身影在晨霧中若隱若現,她們腳邊的蛇皮袋被晨風鼓起,發出窸窸窣窣的響動。九月望著那兩團模糊的輪廓,心口泛起熟悉的溫熱,儘管大姨再三叮囑她在家照顧孩子,雙腳還是不由自主地往田邊走去。
穿過村後的竹林時,晨霧在竹葉間凝成細密的水珠,沾濕了她的發梢。空氣裡浮動著泥土混合著花生莖葉的清香,那是種帶著青澀的甜腥氣,仿佛大地正在蘇醒時的呼吸。撥開最後一叢荊棘,大片的花生地豁然出現在眼前,墨綠的葉片上綴滿晶瑩的露珠,在初升的陽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暈,宛如鋪在大地上的翡翠錦緞。
大姨和村裡的婦女們已勞作許久,她們的解放鞋陷在濕潤的泥土裡,褲腳沾滿褐色的泥漿。每個人都彎著腰,雙手緊緊攥住花生藤根部,手臂上青筋暴起。隨著一聲整齊的“起——”,“唰”的一聲,帶著濕潤泥土的花生破土而出,根須上還沾著幾粒圓潤的小土塊,在陽光下閃爍著濕潤的光澤。泥土翻湧的氣息混著花生特有的清香,瞬間彌漫開來。
“哎喲,九月來了!”隔壁的王大娘直起腰,用手背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圍裙上沾滿了褐色的泥土,發梢還滴著汗珠,“這孩子,不是讓你在家歇著嗎?當心把新衣裳弄臟咯!”
九月笑著走到田埂邊,蹲下身撿起一株剛拔起的花生。花生藤上掛著十幾顆飽滿的花生,外殼裹著一層細密的泥土,摸起來冰涼又粗糙。大姨這時也抬起頭,她的鬢角被汗水浸濕,幾縷白發黏在臉上,脖頸處還留著被草葉劃傷的紅痕:“快回去,這活又臟又累,彆把衣服弄臟了。”
“我就看看,大姨。”九月仔細觀察著大姨的動作。隻見大姨熟練地抖了抖花生藤,泥土簌簌掉落,隨後將花生整齊地碼放在田埂上。不一會兒,田埂就堆起了整齊的花生堆,像是等待檢閱的士兵。陽光逐漸毒辣起來,照在花生葉上泛著油亮的光澤,婦女們的草帽在田間連成一片晃動的波浪,此起彼伏的拔花生的聲音與偶爾的談笑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獨特的秋收樂章。
“去年這時候,雨下得凶,好多人家的花生都爛在地裡了。”張嬸一邊拔著花生,一邊歎氣,“今年老天爺開眼,咱們可得抓緊收。”
“可不是嘛!”大姨直起腰捶了捶背,“要是能趕在寒露前榨出油,過年走親戚就能帶上幾壺,比啥都實在。”
正午的太陽像火球般高懸,空氣裡蒸騰著灼人的熱浪。花生葉被曬得蜷曲起來,散發出焦香。婦女們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貼在背上結出白色的鹽漬。
九月看著大姨不斷用袖口擦汗,卻連喝口水的工夫都舍不得,心裡泛起一陣酸澀。她悄悄跑回村裡的小賣部,買了幾瓶冰鎮汽水,抱著沉甸甸的瓶子往回跑時,玻璃瓶上的水珠浸濕了她的衣袖。
“哎喲,九月!”大姨接過汽水,眼裡泛起淚光,“這得多破費啊!”
“就當我請大家喝的!”九月擰開瓶蓋,氣泡“呲”地竄出來,“大姨您嗓子都啞了,快喝點潤潤。”
笑聲和汽水的咕咚聲回蕩在田間,驚起幾隻覓食的白鷺,撲棱棱地飛向遠方。
拔花生的工作持續了整整兩天。傍晚時分,九月站在院子裡,看著大姨和大嫂拉回滿滿一車花生。夕陽的餘暉灑在花生藤上,鍍上一層溫暖的金色。花生堆裡還夾雜著幾隻小蟲子,在暮色中倉皇逃竄。大姨擦了擦汗,指著花生堆說:“得趕緊攤開曬,明後天要是下雨,可就麻煩了。”
月光爬上屋簷時,九月仍在幫忙。竹席上鋪滿了花生,像蓋上了一層厚厚的褐色絨毯。她蹲在席子旁,借著昏黃的燈泡檢查有沒有遺漏的泥土。微涼的夜風拂過,帶著淡淡的花生香氣,混著遠處稻田裡若有若無的稻香,編織成鄉村特有的夢境。
雄雞嘹亮的打鳴聲撕破晨霧,九月揉著惺忪睡眼推開木窗。刹那間,絢爛的朝霞如潑灑的胭脂,將整片天空染成醉人的橘紅色,幾縷金色的晨光斜斜地灑進院子,給竹席上的花生鍍上一層溫暖的光暈。晨露未散的花生殼上,折射出細碎的光芒,仿佛無數沉睡的小燈籠在晨光中漸漸蘇醒。
九月披上薄外套,踩著微涼的石板路走進院子,木耙握在手中還帶著昨夜的餘溫。隨著木耙輕輕劃動,沉睡的花生們發出"沙沙"的低語,像被喚醒的精靈般舒展開來。
九月小心翼翼地翻動著,讓每一顆花生都能儘情沐浴陽光。漸漸升高的太陽將暖意傾灑而下,空氣中的花生香氣愈發濃鬱醇厚,引得隔壁家的大黃狗晃著尾巴湊到院牆邊,趴在矮牆上眼巴巴地張望,時不時伸出舌頭舔舔嘴唇,模樣憨態可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等到日上三竿,花生褪去了最後一絲潮氣。大姨搬出自家編的大竹筐,三個人圍坐在樹蔭下,開始了摘花生的細致活計。竹筐裡堆滿帶著翠綠莖葉的花生,九月隨手拿起一株,指尖觸到粗糙的外殼,能清晰感受到上麵細密的紋路。輕輕一拽,飽滿的花生便"啪嗒"一聲落入掌心,還帶著淡淡的溫熱。
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實則需要十足的耐心。每株花生藤上都密密麻麻結著數十顆果實,既要控製好力度防止花生殼破裂,又得仔細查看每一處枝椏,確保不遺漏任何一顆。
大姨的動作嫻熟利落,指尖翻飛間花生簌簌落入筐中;大嫂一邊摘著花生,一邊逗弄懷中牙牙學語的小侄子。歡聲笑語中,竹筐裡的花生漸漸堆成小山,空氣中浮動著淡淡的草木清香,將這個平凡的秋日早晨,釀成了最溫暖的記憶。
“九月還記得不?你小時候在這兒玩,把剛曬好的花生當石子扔,追著隔壁家的小狗滿院子跑。”大姨一邊摘著花生,一邊笑著回憶。她的指甲縫裡嵌滿泥土,指尖被花生殼磨得發紅。
九月臉一紅:“那時候不懂事,大姨您還罵我浪費糧食呢。”
“哪舍得真罵喲!”大姨輕輕戳了戳她的額頭,“就怕你摔著碰著。記得有次你追狗追到田埂上,摔了個嘴啃泥,哭著鼻子回來,臉上全是泥巴,就剩倆眼睛滴溜溜轉……”
大嫂也跟著笑起來,她懷裡抱著小侄子,小男孩正好奇地盯著竹筐裡的花生,肉乎乎的小手總想伸過去抓。“小九月現在可是大學生了,哪還會乾這種傻事。對了,小宇昨天還問我,姑姑什麼時候教他認字。”
說起兩個孩子,院子裡的氣氛更加溫馨。大姨講起九月小時候在村裡闖的禍,比如把奶奶醃鹹菜的壇子當鼓敲,結果整壇鹹菜都糟蹋了;大嫂分享著兩個小侄子成長中的趣事,小宇學說話時把“花生”說成“發森”,鬨了不少笑話。
小侄子時不時伸手去抓竹筐裡的花生,胖乎乎的小手抓得滿是泥土,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屋簷下的麻雀被笑聲驚動,撲棱棱地飛起來,又落在遠處的電線上,歪著頭打量著院子裡熱鬨的景象。
不知不覺,日頭偏西。竹筐裡的花生漸漸堆成了小山,而地上的花生藤也摞得高高的,散發出淡淡的草木清香。九月的手指被花生殼磨得發紅,虎口處隱隱作痛,但看著勞動成果,心裡滿是成就感。
接下來的日子,花生還要繼續晾曬。每天清晨,九月都會早早起床,用木耙將花生翻動,確保每一顆都能充分接受陽光的照耀。正午的太陽炙烤著大地,花生在地上散發著誘人的香氣,仿佛在訴說著豐收的喜悅。傍晚時分,又要及時將花生收攏,防止露水打濕。有時突降陣雨,全家人便手忙腳亂地搶收,雨水混著汗水,澆不滅臉上的笑意。
經過八天的晾曬,花生終於完全乾透。大姨用麻布口袋將花生裝好,每一袋都沉甸甸的。“走,九月,帶你去鎮上榨油!”大姨興奮地說,“咱們自家的花生,榨出的油可比超市裡的香多了。”
走進鎮上的花生油作坊,一股混雜著機械油與穀物焦香的氣息撲麵而來。老舊的廠房裡,機器轟鳴聲震得牆麵簌簌落灰,傳送帶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無數個豐收的故事。九月踮著腳,緊緊跟在大姨身後,看著她將裝滿花生的麻袋用力傾倒在進料口。
金黃飽滿的花生粒順著斜坡滾落,在傳送帶上排成整齊的隊列,隨著機器的運轉緩緩消失在金屬管道深處。九月目不轉睛地盯著,仿佛能看見花生在管道中翻滾、擠壓的模樣。突然,一股濃鬱醇厚的香氣從出油口噴湧而出,那是混合著陽光、泥土與汗水的獨特味道,瞬間彌漫了整個作坊。
深褐色的出油口泛起金黃的漣漪,濃稠的花生油如金色溪流般緩緩流淌。大姨急忙拿起接油的塑料桶,布滿老繭的手微微顫抖著。隨著油麵在桶中不斷升高,九月感覺自己的喉嚨也跟著發緊,那誘人的香氣直往鼻腔裡鑽,勾得人忍不住直咽口水。
大姨用木勺舀起一小勺新榨的花生油,油滴在陽光下折射出琥珀色的光芒。她放在鼻尖輕輕一嗅,眼角的皺紋裡立刻盛滿了笑意:"就是這個味兒!和去年一樣香!用這油炒青菜,都能多吃兩碗飯。"說著,她將木勺遞給九月,"丫頭,你也聞聞。"
九月湊近木勺,深吸一口氣,濃鬱的花生香瞬間充滿整個胸腔,記憶中那些在院子裡摘花生、曬花生的日子,伴著這熟悉的香氣一一浮現。她望著大姨臉上幸福的笑容,突然明白,這醇厚的花生油香裡,藏著的是豐收的喜悅,是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是濃濃的親情與溫暖。
回到家,大姨立刻用新榨的花生油炒了幾個菜。鍋裡的油剛燒熱,“刺啦”一聲,濃鬱的香氣便炸開。青菜在油鍋裡翻炒幾下,變得翠綠油亮;煎雞蛋在花生油的浸潤下,邊緣泛起金黃的酥皮,滋滋冒著誘人的油花。九月夾起一筷子青菜放入口中,鮮嫩的菜葉混合著濃鬱的花生香,瞬間征服了味蕾,記憶深處的童年味道被重新喚醒。
夜晚,月光灑在院子裡,曬花生的地上還殘留著淡淡的香氣。九月坐在屋簷下,聽著大姨和大嫂聊著今年的收成,計算著能榨多少油、留多少自家吃、送多少給親戚。小侄子們在月光下追逐嬉戲,銀鈴般的笑聲飄向遠方。遠處的稻田裡,收割機的轟鳴聲已經停止,整個村莊沉浸在寧靜而又滿足的氛圍中。
月光如紗,輕柔地籠罩著寧靜的村莊。九月坐在院子的老槐樹下,望著天上那輪皎潔的明月,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了這段忙碌而充實的秋收時光。
田間地頭,她與大姨、大嫂並肩勞作,汗水濕透衣衫,卻澆不滅豐收的喜悅;院子裡,大家圍坐摘花生,歡聲笑語伴著花生特有的清香,飄散在每一個角落;榨油坊裡,機器的轟鳴聲中,濃鬱的花生油香四溢,大姨臉上滿足的笑容至今曆曆在目。
此刻,九月終於懂得,秋收不隻是穀物滿倉的喜悅,更是親情與溫暖的彙聚。那些共同揮灑汗水的瞬間,那些閒話家常的溫馨時刻,早已化作最珍貴的記憶,深深鐫刻在她心底。這份來自鄉土與親人的眷戀,將成為她人生路上最溫暖的慰藉,無論未來走向何方,都永遠是她心靈的歸處。
喜歡我們都是九零後請大家收藏:()我們都是九零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