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主動將自己定位為“逆鱗之臣”,甚至對唐太宗坦言:“願陛下使臣為良臣,勿使臣為忠臣。”既表明立場,又給太宗留足明君台階。】
【正是因為魏征的諫言,幫助唐太宗避免了有可能發生的過失,塑造了開明的政治風氣,為貞觀盛世奠定了基礎。】
“這魏征真不簡單!既不傷皇帝的顏麵,也把自己的目的達到了!”
漢光武帝劉秀點頭讚揚,對魏征的種種勸諫手段表示欣賞。
【魏征為官期間,主張“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提倡廣開言路、輕徭薄賦、節儉務實。】
【參與修訂《唐律》,推動法律寬簡,強調“德主刑輔”。】
【他主持編修《隋書》《群書治要》,總結前朝興亡教訓,為貞觀之治提供曆史借鑒。】
“天幕如此吹捧魏征,實在是令我等顏麵儘失啊!”
趙國公長孫無忌一邊喝茶,一邊對令狐德棻等幾位關隴集團的代表人物說道。
“哎,趙國公此言差矣!”
“趙國公必然會上榜的!”
“連魏征這個茅坑裡的臭石頭都能上榜,趙國公自然會上榜!”
一群人紛紛出言,對長孫無忌極儘吹捧,使得後者臉上露出來滿意的笑容。
【在這裡,咱們來說個關於魏征和李世民的軼事。】
【唐太宗曾得一隻鷂鷹,正玩耍時見魏征走來,匆忙藏於懷中,魏征故意拖延奏事,鷂鷹竟被悶死。】
“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唐太宗李世民一口熱茶噴出,整個人都不好了。
“是誰把這件事情傳出去的?!彆讓朕知道是誰!”
李世民臉色漲紅,身為皇帝竟然害怕諍臣的勸諫,這傳出去不得被秦始皇和漢武帝當笑話?
“這唐太宗竟然畏懼魏征至此?”
秦始皇嬴政解地搖搖頭,他實在不能理解。
看著不順眼,殺了就是!
何必留著折磨自己?
【魏征經常當眾駁斥唐太宗,唐太宗曾怒言“殺此田舍漢”,但最終仍采納其建議。】
“這才是李世民為什麼能排在朕頭上的原因!”
漢武帝劉徹大悟,原來他真的輸的不冤。
能容忍這樣一個臣子處處和自己作對,最起碼他劉徹辦不到!
【魏征被視為諫臣的標杆,其“犯顏直諫”的精神被曆代稱頌,成為儒家理想中臣子的典範。】
【魏征的直言進諫與唐太宗的虛懷納諫,共同成就了中國古代政治史上的一段佳話。】
【若無唐太宗的政治胸襟,魏征或早已成為“比乾第二”。後世帝王多讚魏征而難容當代魏征,恰顯其不可複製性。】
“唉!若我也能遇到唐太宗這樣的皇帝,此生無憾矣!”
天幕下,海瑞深深地感歎道。
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時也,命也!
【曆史十大文臣,第七名魏征盤點完畢!】
喜歡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請大家收藏:()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