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前五位文臣,都是功績彪炳史冊,對國家和後世影響極大,青史留名萬古流芳之人!】
“趙國公,這天幕不就說的是你麼!”
“對啊,您對大唐的貢獻實在是太大了!”
“趙國公上榜,我們大家都沒意見!”
聽著身邊之人的阿諛奉承,長孫無忌整理好衣冠,準備接受表揚。
魏征那個老梆子和房玄齡都已經上過榜了,現在應該沒人能和他競爭了!
【曆史十大文臣第五名,千古第一丞相,諸葛亮!】
“這狗屁天幕,不看也罷!”
天幕話音落下,長孫無忌老臉一垮,直接拂袖離去,留下麵麵相覷的幾人。
“什麼?諸葛亮是千古第一丞相?那曹某人算什麼?!”
曹操聽到這裡,大怒,直接把飯碗扣在了桌子上。
“吾不服!某曹操才是大漢丞相!理應上榜的!”
曹操咬牙切齒地說道,對於天幕把諸葛亮排到第五,他不服!
“再說了,諸葛孔明就一謀士,雖有才能,但不如郭奉孝也!”
曹操一邊說著,一邊又把飯菜撥回飯碗中。
這是天幕商城中買到的預製菜,美味可口,這好東西不能浪費了!
“若奉孝在,孤也不至於淪落至此!”
曹操一邊吃著預製菜,一邊想念郭嘉,不禁淚流滿麵。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是三國時期蜀漢的重要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和文學家。】
【他被後世尊稱為“千古第一丞相”,不僅因為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軍事智慧,更因其忠誠勤勉、鞠躬儘瘁的精神品格。】
天幕下,鬢發霜白的諸葛亮抬起頭,嘴角露出一絲苦笑。
自己的努力並沒有白費,最起碼天幕懂我,後世人懂我!
“太好了!二弟三弟,天幕說的果然是孔明先生!”
劉備大喜,拉著關羽和張飛,興奮地說道。
“哼!”
關羽冷哼一聲,麵色不虞地轉過頭去,不理會劉備。
“大哥你那麼高興乾嘛!”
“二哥上榜十大名將的時候,也沒見你這麼高興!”
張飛也不喜歡諸葛亮,見關羽不吭聲,他就開口說道。
“嘖!你們兩個這是乾嘛?!”
劉備見到兩人的表現,心中也是鬱悶不解。
“咱們和孔明先生都是自家人,有何意見不妨明說!”
劉備心中不爽,自從諸葛亮當上軍師後,關張二人總是和諸葛亮鬨矛盾。
彼此看不順眼也就罷了,關鍵是對諸葛亮安排的軍事行動不服氣,經常按照自己的意願行動。
這讓劉備夾在中間很難受。
兩邊都不能得罪,老劉難啊!
【諸葛亮生於東漢靈帝光和四年,祖籍徐州琅琊郡陽都縣。】
【其先祖諸葛豐是西漢司隸校尉,父親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早逝後家道中落。】
【諸葛亮幼年隨叔父諸葛玄遷居荊州,後定居南陽隆中。】
聽到南陽二字,關羽張飛二人臉色難看,似乎想到了三顧茅廬時的難堪。
【青年時期的諸葛亮隱居隆中,躬耕隴畝,博覽群書,研究天文、兵法、治國之道,結交名士如龐德公、司馬徽、徐庶等,自比管仲、樂毅,人稱“臥龍”。】
【這一時期,他形成了對天下大勢的深刻洞察,為《隆中對》的提出奠定了基礎。】
【207年,劉備三次到訪隆中,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對》,分析天下三分之勢,主張“跨有荊益、聯吳抗曹、待機北伐”,成為劉備集團的核心戰略。】
【208年,諸葛亮說服孫權聯劉抗曹,促成孫劉聯盟,助周瑜火攻破曹,奠定三國鼎立基礎。】
“可惡的諸葛孔明!可惡的周瑜小兒!”
曹操聽到這裡,心中隱隱作痛,手拿筷子指著天幕罵道。
太慘了,赤壁之戰他輸的太慘了!
【209年,諸葛亮任軍師中郎將,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發展經濟、鞏固後方。】
【214年,諸葛亮助劉備攻取益州,任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主持內政。】
“未來是否會按照我規劃的那樣發展?”
剛剛擔任軍師將軍的諸葛亮,抬頭看著天幕,心中緊張不安。
【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諸葛亮任丞相,錄尚書事,總攬朝政。】
“我劉備竟然稱帝了?!”
劉備伸出雙手看了又看,仿佛身處夢境中,有些不敢置信地說道。
自己不是一直在為匡扶漢室而努力嗎?怎麼就當上皇帝了!
“大哥!俺張飛早就想讓你稱帝了,可你一直不同意。”
“後來是咋想通了?”
張飛咋咋呼呼地說道,得知未來的劉備稱帝後,他十分高興。
關羽也露出了微笑,稱帝好啊!得稱!
總算不用跟著大哥東躲西藏四處漂泊了!
“嗯?蜀漢?姓劉?”
漢武帝劉徹猛地瞪大雙眼,朕的大漢還沒亡啊!
這劉備又是何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自己的子孫後代嗎?
劉徹陷入了猜測中。
【同年,蜀漢昭烈帝劉備親率五萬大軍攻打東吳,東吳方麵則派出陸遜擔任總指揮迎戰蜀軍。】
【吳蜀兩軍在夷陵一帶相持了近八個月時間後,陸遜通過火攻連營的戰術一舉破敵,大敗蜀軍。】
【這便是三國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戰”。】
“又是這群江東鼠輩!可恨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