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馬雖然說是千裡,可一日能行三百多裡就算不錯了。”
“這高鐵竟然半個時辰就能跑600裡,太不可思議了!”
漢武帝劉徹被驚的合不攏嘴,對高鐵的速度歎為觀止。
“這高鐵竟如此神速!豈不是坐上它可以日行萬裡?!”
唐太宗李世民呼吸急促,震驚地說道。
“這後世之人是如何做到的?!”
明太祖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後世距離明朝也不過八百年,怎麼會發展出這種超乎想象的事物?
更何況明朝以後的清朝,他也知道一些情況,百姓民不聊生餓殍遍地,都被洋人欺負到家門口了!
也就說,清朝之後的短短一兩百年,後世之人就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
而明朝距離秦朝足足有兩個八百年了,可明朝相比於秦朝,發展的進度不是很大,都在認知範圍內。
天幕之中展現出的後世景象,一樁樁一幕幕,令他有些難以接受,太打擊自信心了。
“後世究竟經曆了什麼?才能在短短的一兩百年中發展出那麼多的神奇事物?”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或許和洋人那些堅船利炮有關?
是西方先發展起來的?
“不可能!天幕都是騙人的!”
乾隆一頭冷汗,麵色慘白,衝著天幕歇斯底裡地叫嚷道。
什麼高鐵,什麼時速300公裡,他壓根不相信!
“不可能!區區一百多年,他們根本不可能發展成這樣!”
“天幕妖言惑眾!我大清才是最強盛的!”
乾隆額頭青筋直跳,咬牙切齒地說道。
他真是破大防了,導致有些應激,心中對後世未來的發展感到恐懼,而最強卻不願意承認。
【好啦!到洛陽了】
天幕中的女生伸了一個懶腰,對著鏡頭說道。
【現在都晚上九點了,我們先去找個酒店,明天再去爬嵩山!】
【拜拜!明天見!】
兩人下了高鐵,一邊行走一邊說道。
隨後天幕畫麵變為黑暗,出現幾個鎏金大字。
《網絡熱門短視頻,大學生軍訓》
“咦?這就結束了?”
“我還沒看明白高鐵是怎樣運行的呢!”
“太可惜了!”
墨家眾弟子連連哀歎,惋惜不已地說道。
“大學生軍訓?後世的大學生的含義和我們這個時代是一樣嗎?”
“還是另有含義?”
孔子看到大學生這三個字,露出意外的表情,喃喃自語道。
“大學”在古人觀念中,首先體現為對知識的廣泛涉獵與深入探究。
這種博學並非局限於單一領域,而是涵蓋禮、樂、射、禦、書、數等“六藝”,以及經史子集等典籍體係。
如《禮記》所言“博學之,審問之”,古人將廣泛學習視為認知世界的基礎,認為真正的學者需突破專業壁壘,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
這種理念在書院教育中尤為明顯,生徒需通過跨學科研習形成係統化知識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