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水和電,咱們再來說說天然氣!】
“天然氣?”
“這又是何物?”
周武王姬發看著天幕,皺起眉頭說道。
周朝實在是太落後了,甚至連鐵器都沒有打造出來,更彆說什麼蒸汽機了。
姬發和周公旦看到這裡,也是純屬看個熱鬨。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太監上青樓……
【其實,天然氣並不是我們現代才有的資源。】
【早在漢代,四川地區就有使用天然氣的記載了。當地人在開鑿鹽井時發現了天然氣,稱之為“火井”。】
【不僅如此,天然氣在西晉的《博物誌》和明代的《天工開物》中均有提到。】
【古人會將竹管接入天然氣井,引導氣體燃燒以熬煮鹵水製鹽,極大提升了效率,這一技術在唐宋時期尤為成熟。】
“咦,我大漢就有使用天然氣的記錄了?”
“看天幕的描述,怎麼和沼氣差不多?”
漢武帝劉徹一愣,驚疑不定地說道。
【因為古代缺乏耐壓容器,僅能就近利用地表逸出氣體,應用範圍受限,未能大規模開發使用。】
【而我們現代就不一樣了,天然氣早就進入千家萬戶,成為我們做飯所用的燃料,還有熱水供應和冬季取暖。】
“嗯,以這個所謂的天然氣,作為燃料確實可行,隻是不知道該怎麼保存氣體!”
秦始皇嬴政撓了撓頭,很是發愁地說道。
【沒錯,接下來我們盤點中國十大工程之一,西氣東輸工程!】
隨著天幕話音落下,畫麵出現變化。
一個個巨大無比的管道,從西北地區一路蔓延到東南沿海,從衛星圖俯瞰下去,這些管道猶如一條條巨龍向著東方奔騰而去。
“這就是運輸天然氣的手段嗎?”
“真是讓人歎為觀止!”
秦始皇嬴政看到這裡,隻覺得頭皮發麻,渾身血液沸騰,激動不已地說道。
竟然是長達數萬裡的管道!
這需要消耗多大的人力和物力啊!
【因為我國能源分布不均,西部地區,天然氣儲量豐富,而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能源短缺且依賴煤炭,環境汙染嚴重。】
【西氣東輸工程,是中國為優化能源配置、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而實施的重大戰略工程。】
【是為了將西部豐富的天然氣資源,輸送到能源需求旺盛的東部沿海地區。】
“又是東部沿海地區,看來我大宋以後要把經濟重心放到東南沿海了!”
宋太祖趙匡胤看到這裡,若有所思地說道。
【西氣東輸工程於20世紀90年代提出,2002年正式啟動,分多期建設。】
【20022004年,一線工程建設完成,從新疆塔裡木盆地到上海,全程約4200公裡。】
【途經甘肅、寧夏、陝西、河南、安徽、江蘇等省份。】
【20082012年,二線工程,從中亞土庫曼斯坦—新疆霍爾果斯—廣州、香港。算上境外段,共約9100公裡。】
【這是我國首條跨國天然氣管道,引入了中亞國家的氣源。】
【20122016年,三線工程,從新疆到福建,並與中亞c線銜接。】
【增強中亞和新疆天然氣向東南沿海的輸送能力。】
【四線工程,於2022年開工,新疆到寧夏中衛,提升新疆煤製氣輸送能力,保障中東部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