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起義後的曆史,就是各地軍閥在鎮壓起義和相互兼並中壯大勢力、最終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過程。】
【黃巾起義作為華夏曆史上著名的有組織、有綱領的大規模農民起義,為後世農民反抗壓迫提供了經驗和教訓。】
【其口號和鬥爭精神,也常被後世引用。】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這口號確實帶勁!”
明太祖朱元璋咂咂嘴,意猶未儘地說道。
他推翻元朝建立大明,未嘗不是換了新天。
【黃巾起義是東漢末年社會矛盾總爆發的產物。】
【雖然起義主力在短短一年內被鎮壓下去,但它從根本上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根基。】
【導致了中央集權的崩潰和地方軍閥割據局麵的形成,是東漢走向滅亡、三國時代開啟的關鍵轉折點。】
【黃巾起義,在華夏曆史上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他娘的!”
“兄弟們,前麵就是長安了!”
“我們要天街踏儘公卿骨!”
黃巢看到這裡,隻感覺渾身熱血沸騰,對身後數十萬農民起義軍大聲說道。
世家豪族們,你爺爺黃巢來了!
【說完了黃巾起義,在盤點三國時期的明君和昏君之前,我們先聊聊十常侍和董卓。】
【十常侍之亂,是東漢末年的一場重大政治動亂,標誌著漢王朝的統治走向崩潰,並為後來的三國鼎立埋下伏筆。】
【東漢後期,皇帝多幼年即位,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
【漢靈帝時期,以張讓、趙忠為首的十名宦官,合稱“十常侍”,他們掌控朝政,權勢熏天。】
【十常侍通過諂媚皇帝、賣官鬻爵、橫征暴斂,導致朝政腐敗,民不聊生。】
“豈有此理!”
“我大漢江山竟落入一群宦官手中!”
漢光武帝劉秀大怒,咬牙切齒地說道。
這讓他感到恥辱!
相比起來,曹操似乎都沒那麼可惡了!
【184年爆發的黃巾起義,進一步削弱了東漢統治,宦官借機打壓異己,激化了統治集團內部的分裂。】
【漢靈帝死後,大將軍何進擁立少帝劉辯即位,與士族集團聯合策劃誅殺宦官。】
【十常侍得知密謀後,假傳太後詔令,誘騙何進入宮,將其刺殺。】
【何進的部將袁紹、袁術得知消息後,率軍攻入皇宮,大肆屠殺宦官。】
【張讓、段珪等十常侍被迫挾持漢少帝出逃,最終被逼投河自儘。】
“好!”
“痛快!”
漢高祖劉邦看到這裡,頓時一喜,無比高興地說道。
殺的好,這些閹狗著實該死!
這袁紹和袁術又是誰?
不錯,有血性!
【在混亂中,西北軍閥董卓趁機率軍進入洛陽,掌控朝廷,廢漢少帝改立漢獻帝,東漢政權名存實亡。】
“原來滅我大漢的是董卓,不是曹操?”
漢光武帝劉秀頓時皺起眉頭,不解地說道。
天幕不是說曹操父子是大漢的毀滅者嗎?
怎麼前麵又蹦出了一個董卓?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東漢末年權臣、軍閥。】
【他以殘暴專橫著稱,是導致東漢王朝徹底崩潰的關鍵人物之一。】
【董卓出身隴西豪強,熟悉羌胡風俗,年輕時以勇武善戰聞名,被涼州刺史征為屬官,負責地方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