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是中國曆史上一個充滿戲劇性、荒誕與風流韻事的朝代。】
【名士風流與政治黑暗交織,產生了大量流傳後世的“名梗”和野史趣聞。】
【“司馬昭之心”和“何不食肉糜?”咱們大家都熟悉,就不多贅述了。】
“魏晉那幫名士,太瘋狂了!”
李白抬頭看著天幕,啞然失笑道。
和那些磕藥裸奔的名士們比起來,他都顯得乖巧懂事了……
【我們來說下,石崇王愷鬥富!】
【石崇是西晉時期大臣、詩人、文學家,他寫的《金穀詩序》,是連李白都非常推崇的作品。】
【王愷是西晉時期外戚、富豪,曹魏司徒王朗之孫,晉武帝司馬炎的舅舅,文明皇後王元姬的弟弟。】
“哼!”
“王朗老賊身為漢臣,卻甘為曹魏走狗,屬實讓人唾棄!”
中年諸葛亮看著天幕,呸了一口,咬牙切齒地說道。
他的孫子,想必也不是忠良之輩!
【接下來是兩人鬥富的具體情節,並非是野史,而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王愷用糖水刷鍋,石崇用蠟燭當柴。王愷作紫絲布步障四十裡,石崇作錦步障五十裡。】
【王愷展示禦賜二尺珊瑚,石崇直接砸碎,搬出三四尺高的珊瑚樹任其挑選。】
【石崇宴客讓美人勸酒,客不飲即斬美人。王導、王敦兩兄弟一個硬喝、一個故意不喝看殺人。】
【在野史傳說中,兩人甚至用金餅砸碎對方馬車輪子炫富。】
【兩人鬥富,是西晉貴族奢靡無度的標誌性事件,內卷到變態。】
“這後世之人竟如此奢靡?”
商紂王帝辛傻眼了,不可思議地說道。
這史書還說他是酒池肉林的暴君,在他看來,遠不如晉朝這兩個人!
這兩個人才叫奢靡浪費!
他冤枉啊!
【接下來,我們說說五石散,這是魏晉名士的“快樂粉”。】
【服散後需“行散”,狂奔發汗,穿寬袍、吃冷食、喝熱酒。】
【名士們披頭散發、赤腳狂奔、當街裸奔,美其名曰“散發弄舟”。】
【他們嗑藥後的瘋癲行為,被包裝成“魏晉風度”,實為慢性自殺,魯迅曾進行犀利批判。】
“這還是文人士子嗎?”
“這些魏晉名士,和魑魅魍魎有何區彆?”
孔子都看迷糊了,瞪大了眼珠子,不可思議地說道。
彆告訴他,這些魏晉名士是儒家弟子!
【接下來,我們聊聊王衍“信口雌黃”這個典故!】
【王衍出身琅琊王氏,是西晉末年重臣,著名的清談家、思想家。】
【他清談時,隨口修改觀點,用雌黃古代塗改液)塗改言論。】
【後來,王衍被石勒俘虜後勸對方稱帝求生,反被懟:“君名蓋四海,少壯登朝,至於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破壞天下,正是君罪!”遂被殺。】
【這就是成語“信口雌黃”的來源,清談誤國代表。】
“信口雌黃?”
“依朕看,這都是和司馬懿那個老賊學的!”
曹髦看到這裡,氣得咬牙切齒。
這晉朝的皇帝和官員,還真是學到了司馬家族的無恥精神!
【此外,晉朝男子塗脂抹粉的風氣,堪稱中國曆史上最張揚的男性美妝時代。】
【這種風尚集中體現了當時貴族社會的奢靡浮華和審美異化,與清談、五石散並稱“名士三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