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衛青和霍去病攻打匈奴的時候,還要聽他指揮,這能打勝仗嗎?
劉徹搖了搖頭,對楊廣表示無語。
【來護兒率水軍4萬登陸平壤,結果卻中伏慘敗。】
【陸軍宇文述部輕敵冒進,抵平壤城下糧儘,水軍“士卒還者不過數千”。】
【隋軍撤退至薩水,遭到高句麗名將乙支文德半渡而擊,誘敵深入加斷糧道加水攻三連擊,隋朝30萬陸軍僅2700人生還。】
“這幾乎是全軍覆沒啊!”
漢光武帝劉秀歎息,為那些喪生的士兵而感到心痛。
這場戰鬥也太慘烈了!
當初他和王莽的昆陽之戰,對方的死亡率也沒這麼高!
突然想到,忘記盤點王莽了……)
【613年,楊廣再起大軍,二征高句麗,兵力60萬,猛攻遼東城,使用飛樓、雲梯等器械晝夜不息。】
【就在這時,開國功臣楊素之子,禮部尚書楊玄感,在黎陽發動兵變,切斷漕運。】
【叛軍很快就圍攻了東都洛陽,震動關中。】
【楊廣被迫放棄遼東戰局,回師鎮壓叛亂,軍械糧草儘焚於遼水之畔。】
“可惜了,功虧一簣!”
“都怪楊玄感那個逆賊!”
跪在地上的楊廣看到這裡,頓時目眥欲裂,咬牙切齒地說道。
他不認為未來的他東征高句麗有什麼錯,卻隻怪楊玄感在後方搗亂。
“你閉嘴!”
隋文帝楊堅聽到這句話,頓時勃然大怒,又是一腳把楊廣踹翻在地。
都什麼時候了,還在這裡嘴硬!
【614年,楊廣發動第三次東征。】
【此時的隋朝已是強弩之末,他征發40萬疲兵,國內已烽火遍地,瓦崗軍占興洛倉。】
【隋軍水師再逼平壤,高句麗王高元遣使求和,送還叛將斛斯政。】
【楊廣借台階撤軍,要求高元入朝未果。】
【此次東征高句麗看似勝利,實際則未收複寸土,卻耗儘最後國力。】
“這個高句麗,就是現在的高句驪縣嗎?”
“沒想到後麵居然又叛變了!”
老年漢武帝看著天幕,有些驚訝地說道。
高句驪縣的前身是衛滿朝鮮,被漢武帝於公元前107年所滅,隨後設立了高句驪縣,歸玄菟郡所管轄。
而衛滿朝鮮,則是由燕國人衛滿所建立……
【楊廣三征高句麗,敗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後勤災難,陸路運糧效率太低,從涿郡至遼東前線,民夫自耗糧達92,每運過去1石糧需消耗8石。】
【水路風險,山東至遼東海運屢遭風浪,“舟皆沉沒,士卒死亡十之八九”。】
“這也太離譜了!”
“吾當年打高句麗的時候,也沒這麼麻煩吧?”
“這楊廣打個高句麗,一直在折磨自己人!”
曹魏的鎮東大將軍毋丘儉看到這裡,難以置信地說道。
後世隋朝的國力比曹魏何止強了十倍!
卻被楊廣瞎折騰,連高句麗區區彈丸之地都沒拿下……
他當年可是勢如破竹,差點把高句麗打得滅國亡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