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楊廣沒有親征,估計隋軍早就拿下了高句麗……
【指揮僵化,楊廣遠程操控:“諸將奉旨,不敢赴機”,戰機稍縱即逝。】
【將領怯戰,為規避敗責,各部“皆相顧不肯逼城”,見遼東城戰役。】
【戰術失誤,輕敵分兵,一征時水陸兩軍脫節,被高句麗各個擊破。】
【情報失效,乙支文德利用“請降、詐敗”策略誘敵深入薩水。】
“廢物!”
“全是廢物!”
隋文帝楊堅氣得手都在哆嗦,怒其不爭地說道。
不僅是楊廣廢物,那些將領也都是廢物!
一個個貪生怕死,再加上民兵戰鬥力太差,難怪打不下高句麗!
【國內反噬,民變燎原。一征後山東王薄起義,二征時楊玄感叛亂,三征中瓦崗軍已控中原糧倉。】
【經濟崩潰,河北“骸骨蔽野,田業儘廢”。】
【高句麗韌性極強,堅壁清野,放棄野戰,死守山城。】
【此外,高句麗還利用夏季多雨氣候,使遼澤成沼澤,遲滯隋軍重型裝備。】
【三征高句麗使得隋朝人口銳減,全國人口從鼎盛時的5139萬降至唐初1235萬,戰爭消耗是主因。】
【薩水河畔的三十萬枯骨,最終化為隋帝國墓穴的第一鍬土,】
【這場戰爭警示後人:當帝王野心與民生極限相撞時,再強大的帝國也會在血泊中解體。】
“人口減少了四分之三啊!”
“朕苦心經營的開皇盛世,全被你這個孽子毀了!”
隋文帝楊堅心痛無比,看向楊廣的目光中充滿了殺意。
他真想現在就親手斬了楊廣的狗頭!
可是,天幕還沒說完,他要看到最後再處置楊廣。
【楊廣三征高句麗的本質,是以超國力的軍事冒險,來掩蓋政治焦慮。】
【他試圖用對外勝利轉移關隴集團離心、山東士族不滿等國內矛盾,卻加速了統治根基崩塌。】
【對比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句麗,僅發兵10萬加上15萬民夫,因天寒受阻後即果斷撤軍,保全國本。】
【這為唐高宗李治在二十多年後,滅高句麗打下了基礎。】
“咦?”
“稚奴竟然滅了高句麗?”
唐太宗李世民驚愕,沒想到李治居然做到了曆史上他也沒做到的事情!
看來,小九當皇帝,還是有些功績的!
不知道天幕會怎樣評價李治?
【此外,隋煬帝楊廣在位期間,七次大規模巡遊,其中“三下江都”最為奢靡,消耗國力尤甚。】
【他巡遊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震懾南朝舊勢力,因為隋滅南陳後,南方世家門閥未完全臣服。】
【其次,是為了展示運河工程成果,強化南北整合。】
【在經濟方麵,楊廣巡視漕運樞紐,保障江南財富北輸,推動運河沿岸商業發展。】
【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楊廣的個人享樂。他曾任揚州總管十年,沉迷江南風物。】
【另外,他追求“天下共主”的儀式感,巡遊時攜異國使臣同行。】
“除了東征高句麗,還有南巡江都?”
隋文帝楊堅一愣,十分震驚地說道。
他倒要看看,這個孽子究竟又作了什麼妖!
喜歡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請大家收藏:()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