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亂造成全國人口銳減四分之三,從開元末約900萬戶降至亂後不足200萬戶,經濟崩潰,文明遭毀滅性打擊。】
【唐肅宗李亨在平叛中妥協分權,形成“河朔三鎮”等獨立王國,中央權威名存實亡。】
【唐朝邊疆失控,西域、河西走廊淪陷於吐蕃,絲綢之路中斷,盛唐開放格局終結。】
“可惡的吐蕃,朕誓要滅了它!”
唐高宗李治勃然大怒,咬牙切齒地說道。
這吐蕃簡直是養不熟的白眼狼!
當初太宗答應了吐蕃的和親請求,結果卻給了吐蕃飛速發展的機會。
吐蕃這個國家,大唐強大的時候,他就裝孫子。
一旦大唐勢弱,吐蕃就會瞬間化作豺狼,狠狠地在大唐的身上咬下一口肥肉!
如此小人行徑,實在是該死!
李治已經決定,秋後就讓蘇定方帶著新式火炮,去把吐蕃滅了。
正好填補上大唐版圖缺失的一塊!
【李隆基早年果敢政變奪權,治國銳意革新,展現頂級政治智慧。】
【但是他晚年驕矜自滿,拒諫飾非,對權力腐蝕毫無警惕。】
【均田製瓦解、府兵製崩潰本是時代難題,但其“逃避改革”,以“募兵製+藩鎮”的模式飲鴆止渴。】
【君權過度集中,盛世依賴明君,一旦皇帝墮落,缺乏製衡機製。】
“是啊!”
“一旦明君墮落,那恐怕是一個國家最大的災難!”
秦始皇嬴政一驚,十分後怕地說道。
他想到了漢武帝劉徹的巫蠱之禍,那可真是血流成河的慘劇!
若不是有霍光的存在,漢朝可能直接就亡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想到這裡,嬴政滿頭大汗。
他未來會不會昏聵?
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李隆基?
這可如何是好?
【李隆基一手鑄造了盛唐的太陽,又親手將它推入深淵。】
【若無李隆基,華夏文明將缺失最璀璨的篇章,開元盛世證明其能力冠絕帝王。】
【但是他的過失也不可饒恕,安史之亂導致三百年藩鎮割據、外族侵淩,其責任無可推卸。】
【他集雄才大略與驕奢怠惰於一身,早年英明神武,晚年昏庸誤國,其一生充滿了戲劇性的轉折和強烈的對比。】
【他與楊貴妃的愛情被藝術美化,但後世之人更應銘記,浪漫的背後是千萬百姓的屍骨。】
“這天下,無論是興盛還是亡國,受苦受難的都是老百姓啊!”
老子李耳看到這裡,心有所感,歎息著說道。
也許,也隻有後世那樣摒棄帝製的國家,情況才會有所改善吧?
【總而言之,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功過都非常鮮明的皇帝。】
【他開創了無與倫比的開元盛世,卻也親手埋下了安史之亂的禍根,導致了盛世的崩塌。】
【他的一生是唐朝國運的縮影,輝煌與悲愴交織,令人感慨萬千。】
“天幕對玄宗的評價還比較客觀。”
“接下來,該盤點朕了吧?”
唐憲宗李純目光平靜地看著天幕,十分自信地說道。
喜歡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請大家收藏:()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徹底瘋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