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是這麼想,但劉艾也知道曹操現在把持朝政,在許都實際上是曹操說了算。
不敢過多表露心思,劉艾平靜的答道:
“回司空,除去數百年來遺失或者因為其他原因沒能留下記載的,其餘有關皇室的情況,下官全知道。”
劉徹對回答十分滿意,示意劉艾入座詳談。
“劉宗正,有些事你彆多想。
我隻不過是比較崇拜當年的孝武皇帝,想結識幾位他的後裔,並沒其他意思。”
“怕傳位至今的光武一脈不好控製,曹賊這是要用幾乎絕跡的孝武皇帝後裔替換光武皇帝後裔?”
劉徹話音未落,劉艾就下意識想到了這一層。
本著不讓曹賊輕易得逞的原則,劉艾佯裝惋惜道:
“這樣的話,恐怕下官要讓曹司空失望了。”
沒給劉徹反應的時間,劉艾緊接著解釋道:
“王莽亂政,殺戮廢黜孝武皇帝後裔無數,加上當年的推恩令。
如今皇室族譜內,已經很難找到孝武皇帝後裔的記載了。
即便是有零星的記載,恐怕多半也無從查證,可信度不高。”
聞言,劉徹頓時感到一陣悲涼。
當年幼子劉弗陵明明有堯舜之命,為什麼不到百年就把漢室江山丟了?
這王莽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竟能讓堂堂皇室血脈幾乎絕跡?
不甘心的劉徹希冀地看向劉艾。
“不論能否查證,也不管可信度幾何,我命令你把能找到的都帶來見我!”
劉徹此時想的是,哪怕不換皇帝,好歹有個自己直係後代在身邊陪著也行。
而劉艾見對方如此執著的要尋找漢武後裔,也不由納悶。
既然要“挾天子”隨便找個年齡合適、好控製的宗室不就行了,曹賊為什麼要這麼費力呢?
知道拗不過曹賊,劉艾隻得先應命,帶著一肚子疑問離開了司空府……
由於劉徹的到來,天下大勢也發生了些微妙的變化。
本該發生在建安五年正月的“曹操敗劉備奪徐州”事件也因為劉徹臨時頒布的“賣官鬻爵”政策而延遲。
天下各路諸侯,更是在得到賣官鬻爵的“朝廷政令”後,集體陷入了疑惑、憤怒、或者興奮的複雜情緒中。
建安五年二月,距離許都較近的劉備、劉表、袁紹、孫策以及剛歸順朝廷不久的馬騰、韓遂,陸續收到了朝廷使節送來的聖旨。
馬騰、韓遂本來就有心依附朝廷,也正愁自己空有將軍號,卻沒有朝廷正式任命的州郡長官官職。
見到聖旨後,兩人欣然接受,當即率領關西群雄挑選離自己地盤較近的西涼城池,用足夠的錢糧換了地方的職位。
劉表、劉備,一個是朝廷任命的荊州牧,一個是朝廷任命的左將軍、豫州牧,自然不需要補交錢糧。
但兩人也趁機為自己任命的個郡太守,買了份正式的朝廷任命。
畢竟州牧自己任命的官員,和朝廷親自任命的,在法理上還是有差距的。
何況兩人都是漢室宗親,也沒理由忤逆朝廷的意思。
袁紹家大業大,又是四世三公,地位顯赫,根本看不起曹操這種小把戲。
況且兩家正準備開戰,袁紹怎麼能這時候花錢資助敵人呢?
收到聖旨的當天,袁紹立刻召開會議,讓大家商量下怎麼合理地拒絕。
“主公,按聖旨的說法,無兵無權的最多隻能買些副職或爵位,充其量不過是為自己家族求個士大夫的榮譽。這點您不必考慮。”
看到聖旨的第一時間,袁紹帳下最重要的謀士之一,田豐率先開口。
“至於自領或是非朝廷指派這一項,您本來就是朝廷親封的大將軍、冀州牧,又奉命治理青、幽、並、冀四州,更是不必補什麼委任詔書。
以在下看來,您完全不必理會,相信天下諸侯也說不出什麼來。”
袁紹聞言,滿意地點頭道:
“田元皓說的,和我想的一樣,想騙天下諸侯買官來斂財,妄想!”
話音未落,謀士陣營裡的許攸看了田豐一眼,然後憤怒道:
“主公,田豐妖言惑眾,要誤了主公大事!您可不能聽他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