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七月十四,中元節前夕。
“元常,你帶了多少人馬來京?”
荀彧看著風塵仆仆的司隸校尉鐘繇,有些急切地問道。
“名麵上隻有一百護衛,其餘一千人已經化整為零潛入許都。”
“很好!仲康,禁軍現在有多少人在咱們的掌控下?”
“司空府的五衛營沒上戰場的還有三千人。
光祿勳桓典手下除去閔貢直屬的一千人,還剩兩千人。
目前就這些是絕對可靠的。”
荀彧又看向甘寧。
“興霸,黃祖、吳巨目前是什麼態度?”
甘寧不久前歪打誤撞向正準備套路自己的荀攸告了密,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他也漸漸認可了曹營這些人。
這些人雖然都是曹司空手下有頭有臉的人,但是在曹司空的影響下,他們大多“禮賢下士”。
當然,那個經常動不動就要和自己單挑的許褚不算。
如今甘寧態度,也從幫曹司空一把保住自己的京官身份,轉變成了在曹司空手下混口飯吃。
“看在你們對老子還算尊重,這種大事也不避諱老子的份上,老子就給你們透個實底。”
甘寧雙手環抱胸前,依著門框,很淡定地說道:
“黃祖、吳巨你們就不要想了,他們倆都是劉表的死忠。
這種事他們不可能站在你們這邊的。”
“也罷,他們本就是局外人,即使勉強拉他們下水,他們也不會上心。
那興霸你呢,打算參與進來嗎?”
荀彧已經對甘寧的脾氣有所了解,知道這人喜歡平等對話,於是有意放低了姿態。
甘寧見堂堂尚書令,大名鼎鼎的荀令君,都對自己如此客氣,對曹營的印象又上升一個台階。
本著自己“將心比心”的處事原則,甘寧很認真地回答道:
“老子手下八百弟兄,各個都能以一當十,這把我站曹司空!”
幾人商量過後,最終大概弄清了敵我實力。
以伏完為首的“忠臣”勢力,掌握著衛尉、城門校尉、北軍五校共九千人,還有近二十家的私兵部曲,保守估計總共有近兩萬人。
而曹操這方,可調動的兵馬不超過八千人。
這還不算陛下臨時調度造成的兵力分散。
“這樣,仲康你率領五衛營三千人死守司空府,切記保護好府裡的家眷。
公雅你率領麾下兩千羽林、虎賁負責搶奪陛下,爭取把陛下和伏完他們隔開。”
許褚、桓典兩人當即點頭應允。
荀彧又看了看甘寧。
“興霸,你屬於生麵孔,我打算讓你暫時不要暴露。
隻等對方意圖顯露之時,你再適時加入戰局,殺對方個措手不及。”
甘寧鄭重地點了點頭。
“元常、公達,咱們仨就跟著祭祀的隊伍見機行事。
元常你的那一千人就當作中軍護衛來用吧。”
安排好一切,荀彧又拿出劉徹之前寫的那封密信。
“其實明公早就對此事有了安排。
他命令咱們,一旦控製局麵,不可擅自殺戮任何人,一切等他回來。”
“哦對了,明公還告訴我,咱們有援軍。”
……
建安五年七月十五,中元節。
整個祭祀過程十分平靜。
由於荀彧對於敵方的一切行動都停留在“判斷、防備”的基礎上。
所以對方沒有動作,荀彧也就不做任何回應。
直到劉協在眾人簇擁下回到皇宮時,形勢突變。
先是有刺客在劉協進宮門的一瞬間,出手刺殺劉協。
然後皇宮各門戒嚴,桓典以及麾下士兵全部被攔在了宮門外,需要排除嫌疑後才能進去。
隨後,閔貢率領一千羽林騎在城中搜索刺客,同時伏完率領北軍五校中的屯騎、越騎、射聲三營共三千人,也幫著搜尋刺客。
搜到最後,竟然發現刺客藏匿在司空府。
四千禁軍當即把司空府圍了個水泄不通。
許褚率領五衛營裡的武衛、中堅、中壘三營共三千士兵和閔貢、伏完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