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就這麼達成了協議,看著坐船遠去的袁紹,劉徹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就這麼草率地放棄城池、拋棄大將,縱有百萬大軍,又何足為懼呢?”
“來人,把咱們的張合將軍從麻袋裡放出來吧!”
劉徹感慨過後,當即來到船艙內。
此時的張合,眼神空洞,仿佛渾身的力氣都被抽光了一樣。
剛被鬆綁並摘掉嘴裡的布團後,張合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嘴裡喃喃道:
“自初平二年棄韓馥投奔以來,效力袁本初近十年,攻劉虞、滅公孫,大小數十戰……
沒想到我在袁本初眼裡,竟然隻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廢物……
連一個泫氏城都不如了嗎?”
“儁義,所謂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你這樣可比肩張遼、徐晃的大將,豈是一城一地可以衡量的?
袁紹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他當然有資本不把你放在眼裡。
但我就不同了,我一生追求效仿先賢,做一位為國征戰的將軍。
喜歡的也不過就是結識天下像你這樣的英雄!”
說著,劉徹把張合拉了起來,親自為他整理好身上歪斜的衣服。
“我很想跟儁義這樣的英雄共同為國家出力,平定天下,匡扶漢室。
不知道,儁義能否給我一個與你共事的機會?”
一番話說得張合渾身一顫,眼中登時有了光。
張合當即就明白了曹操當時不見自己,又派劉緯台試探自己,這一係列行動,是在確定自己的品行是否值得收入麾下。
跟著這樣注重品行的主公,我又何愁不能發揮才乾呢?
思考片刻後,張合後退一步,單膝跪地,鄭重地向劉徹拜了三拜。
“袁本初不仁,我又何必跟他講道義?
今日幸蒙曹司空厚愛,末將張合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
官渡大勝,劉徹派於禁總管大河北岸一切事務,並且從許都調來了忠心的官員治理高都、陽阿、獲嘉等新增領土。
延津、白馬一線劉徹則是交給了曹仁、程昱兩人負責。
留下足夠守備城池的士兵後,劉徹率領剩餘將領、四萬精銳,以及降將、降卒萬餘人,凱旋。
袁紹則是留下守衛黎陽、朝歌、汲縣、延津北渡口的兵馬後,率領剩餘大軍回到鄴城。
由於獲嘉於禁的存在,袁紹總覺得鄴城不安全,沒過多久便把主城移到了安平郡的信都。
顏良、沮授則是繼續留在鄴城守備治理。
青州袁譚也率軍回到平原,並命令北海、濟南國等郡加強城防,時刻注意徐州曹軍的動靜。
同時,趁著這兩家戰後休養生息的空檔,各路諸侯的互相征伐也進入了白熱化。
……
“公瑾,曹操把江夏封給仲謀,同時又調走黃祖。
這是已經給了咱們討伐劉表的機會。”
豫章郡柴桑縣軍營中,孫策正和周瑜分析當前局勢。
“官渡大戰剛開啟,咱們就出兵江夏。
如今已經過去兩個月,官渡大戰都結束了,咱們卻還沒能攻破江夏。
這進度是不是有點慢了?”
周瑜有些無奈的搖搖頭,指著地圖道:
“要攻取江夏,從柴桑向北,沙羨、鄂縣、蘄春、赤壁連著多處依山傍水的險要之地。
咱們得先把這些地方一一攻下,才能陳兵大江,向北攻取西陵。
黃祖雖然被調去許都,但劉表手下還有劉磐、王威、文聘、呂公這些大將。
論水戰,這些人可都不是吃素的,陸戰咱們也沒有絕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