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一臉的不以為然,抹了把滿是酒漬的嘴,笑道:
“何為交情?
對於咱們這些飽讀詩書之人而言,無非風花雪月、錦繡前程那點事。
元直擔心我一人對付潁川、河北諸公會力有不逮。
這不也是因為咱們的交情嗎?”
“也罷,那就當我錯怪元直了,我自罰就是。”
諸葛亮臉上笑意不減,很自然地端起酒杯,一飲而儘。
“唉!還是你們二人看得透徹啊。
我現在早已經提不起當年那股灑脫勁了。
有的隻是想趁自己還未老,趕緊完成心中的理想。”
徐庶今天來和龐統、諸葛亮相見,有個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探探諸葛亮的口風。
看看他最近有沒有可能出山輔佐劉備。
假如有,那就在自己謀劃的事成型之後,讓劉備親自來請。
見龐統和諸葛亮兩人對自己的話不做回應,徐庶苦笑一聲,幽幽道:
“司馬德操先生曾說過,你們二人都有經天緯地之才。
近幾年你們倆遊學歸來,更是名聲大噪。
也有名士常在背後稱呼你們為臥龍鳳雛。
還說你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雖說這話我信也親身體會過,但你二人畢竟都未曾在眾人麵前展示才能。
難免有人背地裡說你們言過其實。”
見龐統表情依舊,徐庶又偷瞄了一眼諸葛亮。
此時的諸葛亮大體上還是很淡定的,但眼神中卻帶著一絲不服。
“孔明常以管仲樂毅自比,還說勝過伊尹、霍光。
這話咱們幾個好友聽著還像那麼回事,隻怕外人聽了隻會……”
“元直,你我至交好友,我的本事和為人你還不清楚嗎?
難道我在乎的是世人的看法嗎?
隻是空有一身才華,卻找不到值得我為之施展的明主罷了。”
諸葛亮聽出了徐庶的言外之意。
無非就是想看看自己有沒有入仕的打算。
如果有,自己會不會選擇劉備。
但大家都是智謀高深的人,有些話不能說得太直白。
稍微提點一下,意思意思就行。
剩下的都在心裡。
“哦?那我到真想你快些找到值得托付一生的明主,好看看我的摯友是不是和我想象的一樣強。”
徐庶也聽出了諸葛亮的態度。
那就是不反對你給我介紹主公,但前提是這主公必須是我能看得上的明主。
否則彆說你是我好友,就算你是我親爹我也不會出山。
龐統在一旁看著兩人互相試探,心裡也是一陣的感慨。
自己看著灑脫,實際上還是被家族羈絆。
要是能選擇的話,自己也願意找一個誌同道合的明主去輔佐。
根本不想去幫著蔡瑁他們做那所謂的“荊州的保衛者”
三人就這麼表麵瞎聊實際各有寓意的喝了一天的酒。
直到日落時分,三人才依依惜彆。
龐統第二天就要起身去新野幫助守荊州。
徐庶會在襄陽等到劉備從永安回來,才會回上庸。
而諸葛亮,已經做好了隨時出山的心理準備。
但前提是,那個主公必須是能扶大廈之將傾,匡扶漢室的明主。
隨著三人的分彆,荊州大戰也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