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早就在心裡把一切可能的進攻方法和路線想過無數遍了。
他就隻等著孫策提出方向,才好提出對應的策略。
而孫策剛才提起的方向,正是他認為最有效的方法。
江東最出名的是水軍,陸軍一般不被大家看好。
最有利的證明就是和黃祖在江夏鏖戰的時候。
水軍大家彼此彼此,但一到需要陸路攻城的時候,黃祖總是能打退江東的進攻。
如今世人大多本能地認為,江東不敢跳出舒適圈放棄水軍優勢。
假如這次攻打長沙,水軍隻虛張聲勢,實際重點放在陸軍身上,也許真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主公能這麼想,簡直是我江東的幸事啊。”
周瑜感慨過後,鄭重道:
“蔣欽、周泰都是水賊出身,他們兩個可以佯裝咱們的主力大軍,屯兵赤壁。
剩下的所有將領和部分水軍,可完全脫離水路,全部集中在連雲山一帶。
常年與山越作戰的賀齊、呂岱可以自領一軍,從武功山小路繞到長沙後方。”
要想攻打長沙,也隻有這三條路線可走。
但不一樣的是哪條為主、哪條為輔,哪邊先出擊、哪邊後出擊。
各路領兵將領、兵員素質、旗號也都有操作的空間。
要的就是讓敵人分不清本方的真正意圖,不敢集中防禦某一點。
隻要敵人猜錯了意圖,分兵的時候出現了失誤,那就隻能眼睜睜看著江東大軍長驅直入。
之前一直擔心的就是水路被蘇飛等人擋住,陸路又不能騙關羽、趙雲分兵失誤。
到最後不論怎麼打,都是水軍為主占不到便宜,陸軍為輔打不過關羽、趙雲。
這次周瑜要好好算計一把關羽、趙雲,讓他們防不勝防。
“連雲山主力大軍行軍時儘量不要暴露行蹤。
隻讓少量先鋒部隊佯裝主力在前邊探路、誤導敵軍即可。
其餘兩路水路必須第一個強勢出擊,造成咱們要在水戰上和敵人一決高下的假象。
隻等敵人做出判斷後,把主力都留在水路,就算計策成功。”
隨後,周瑜詳細的把這次的計略告訴了眾人。
著重強調的隻有兩點,一是水路儘管並非真正的主攻,但必須悍不畏死聲勢浩大。
一定要讓敵人確信水路是主戰場。
第二點就是,繞後的呂岱、賀齊必須全程偃旗息鼓,分散潛入長沙南邊。
務必配合水路的佯攻,再造成一種繞後偷襲才是主戰場的假象。
這樣敵人疲於奔命,不敢輕易把部隊集結在某一處,才能選擇分兵守三路。
而且在兩頭的壓力下,敵人會很自然的把分兵的主力放在水路和後方。
中間就會露出破綻。
周瑜要的就是這個破綻。
到那時隱藏在陽新連雲山一代的主力大軍,就可速攻臨湘,一舉拿下長沙郡治。
商量好所有細節後,孫策當即按照周瑜的計策調兵遣將。
同時還不忘讓孫權派出細作去長沙境內散布謠言,分散敵人的注意力。
……
“報,蘇飛將軍,孫策大軍已經開拔,似乎和上次一樣要分三路來攻打長沙。”
不久之後,長沙守將蘇飛就收到了斥候的戰報。
“有沒有發現敵軍主力所在?”
蘇飛先是看了一眼身邊的關羽、趙雲等人,然後急切地問道:
“對方在赤壁一線有多少戰船、領兵大將是誰?”
那斥候略微思索一番,然後很篤定地說道:
“遠遠看去戰船接天連地,幾乎占滿了江麵。
看上邊的旗號,主將是孫策本人。
先鋒大將是蔣欽、周泰!”
“這麼多水軍?孫策還真是不死心啊,這是一定要在水戰上和我荊州水軍分個勝負嗎?”
聽到斥候的描述,蘇飛心裡一陣顫動。
這還是黃祖、劉磐之後,自己第一次身為主將麵對江東水軍。
興奮、緊張的同時,還有點擔憂。
畢竟江東水軍不在荊州水軍之下。
對方先鋒大將都是早年有名的水賊,不但勇猛善戰,指揮水軍的經驗也相當老道。
加上主將的旗號是孫策,那想必水戰將是這次長沙保衛戰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