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這小子,行動夠快的。”
劉徹看著前方最新的戰報,不由感慨道:
“看來這小子野心確實不小啊。
剛拿下江東,就迫不及待地攻略荊州。
日後恐怕也是咱們的一大敵人啊!”
郭嘉點頭道:
“行動迅速是不錯,但劉備手下的關羽、趙雲也不是白給的。
我估計想要拿下長沙,孫策還得費些心思。”
“主公,孫策那邊已經動起來了。
咱們是不是也?”
一旁的程昱適時的提醒了一句。
“嗯,仲德說得不錯,就算孫策拿長沙不容易,咱們也不能落後了。
可用的兵馬已經調動到位,就差任命主將、軍師,然後兵出新野了。
這一仗,各位有什麼看法,儘管說。”
劉徹對於這次彙獵荊州,興趣不是特彆大。
一是劉表和袁紹不是一個檔次的敵人,還用不著讓劉徹那麼重視。
再一個劉徹也不想天天禦駕親征,累不說,還不利於培養手下。
因此這次彙獵荊州,劉徹準備讓一員大將帶著幾個謀士去。
就當鍛煉手下人的能力了。
畢竟在劉徹的眼裡,一統天下並不是終點。
上一世的絲綢之路所到之處、北邊草原、戈壁、南邊的山野叢林,甚至海外的島嶼這些地方,都是他還未真正踏足的未知領域。
上一世自己沒能實現的夢想,這一世必須都嘗試一下。
自己有一位後代說得好,“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為漢土”
中原十三州怎麼能是大漢的終點呢?
為了這個目標,他必須多多發掘、培養可以獨當一麵的封疆大吏。
到時候,隨意派出去一個,就能為大漢開疆拓土。
直到“普天之下皆為漢土”為止。
這才是自己這一世應該追求的目標!
“丞相,在下以為,曹仁將軍英勇善戰,熟讀兵法。
可以當作這次南征的主將。”
劉徹的思緒被陛下舉薦的相府主簿楊修給打斷了。
“哦?德祖你可不要說漂亮話,打仗的事可不是兒戲。”
劉徹聽到楊修舉薦曹仁,心裡是高興的。
畢竟那是自家的良才。
有親情羈絆,不管放出去多遠,他都百分百放心。
雖說其他比如張遼、於禁他們也都值得信賴。
但畢竟還是外人,離得太遠,時間太長之後,他們能不能保持初心誰也不敢保證。
自己又不像曹操本人,喜歡拿人家的家眷當人質。
劉徹希望的是這些自己看重的人才,都能在不受任何影響的情況下,心甘情願為自己效力。
同時,這些人還不能隻忠於自己,忠於漢室也是必要條件。
要求是苛刻了點,但劉徹覺得,附合這些條件的大才,普天之下還是不少的。
比如現在還把自己當作敵人的劉備,還有已經心服口服的袁紹。
之所他總是嚴令生擒劉備、袁紹,就是因為有朝一日誤會解除,他們這種人可以成為開疆拓土的合適人選。
“丞相,楊主簿說的倒是沒問題。
但曹仁將軍畢竟身兼數職,假如他離開您身邊,一時半會找誰來代替他呢?
不如把這次南征的重任交給夏侯淵將軍。
他善於突襲,也深知行軍打仗的精髓。
關鍵是,他最近總是在後方督運糧草,是時候給他一個外戰建功的機會了。”
荀彧仍然是從實際出發,提出的建議也比較公平務實。
夏侯淵和曹操幾乎是穿一條褲子長大的。
而且行軍打仗、處理後勤政務也都不差。
早年再沒有張遼等人加入之前,也是曹操手下為數不多的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