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比夏侯淵晚來的好多大將都在各種戰鬥中證明過自己。
夏侯淵還一直沒有獲得一個比較好的機會。
荀彧害怕外姓將領功勞太大,和曹操宗室將領隻見平衡被打破。
於是就提出了讓夏侯淵領兵。
至於曹仁,他剛在袁紹強攻延津的戰役中大展拳腳,不缺功勞。
同時他最近正代替去尋找劉民的史渙統領親衛。
一時半會也不方便出戰。
“要這麼說的話,為何不讓夏侯惇將軍去呢?
若說勞苦功高,需要大戰建功的話,我認為夏侯惇將軍更適合!”
此時楊修見荀彧有不同意見,當即站出來反對。
劉徹本來還在考慮讓誰去的事。
但聽到楊修這麼說,他忽然意識到有些不對勁。
“嘶~”
疑惑地大吸一口氣後,劉徹眼神不由地瞟向了身邊的楊修。
這家夥小時候曹操見過幾次。
對他的家境、能力各方麵也都算了解。
按理說應該是個正兒八經的“保皇派”絕對忠心陛下和朝廷的。
這樣的人被安排在自己身邊,大概率是要為陛下看著自己。
這樣的人,他不應該是儘量低調,默默地在一旁觀察嗎?
為什麼這小子剛來沒多長時間,就在這麼重要的場合多次發表意見。
不但如此,還有點和眾人唱反調抖機靈的意思。
楊修到底想乾什麼?
雖說有陛下的麵子在,劉徹不可能隨便把楊修怎麼樣。
但他要是經常這樣瞎搞,保不齊哪天激起眾怒,找來殺身之禍。
難道他不怕死嗎?
“主公,要是按楊主簿的說法,那在下覺得您還是自己去吧。
不然選誰都有人出來阻止,大家各有各的理,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豈不是永遠選不出來合適的人?”
郭嘉似乎是對楊修有些小不爽,當場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奉孝說得不錯,派誰去都不能讓所有人滿意。
與其這麼爭吵,不如主公親自去。”
程昱也感受到了郭嘉的不滿,當即附和起來。
那些劉徹麾下的老牌謀士們,瞬間就達成了一致。
紛紛站出來用這種隱喻的方式表達了對楊修這個晚生的不滿。
“諸公!不必爭吵,我已經有決斷了。”
劉徹從剛才眾人的種種表現,和楊修的做法中,似乎覺察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楊修被安插在自己身邊的作用,恐怕並不是監視自己這麼簡單。
劉協這小子,有可能在憋著什麼壞呢。
但目前要緊的是趕緊把南下荊州的事情定下來。
為了不給楊修繼續發揮的空間,劉徹當即下令道:
“此次南下荊州,曹仁為主將。
夏侯淵留守許都,代替曹仁做我的臨時護衛統領。
夏侯惇繼續前往青徐屯田,順便管理青州兵的家眷。”
眾人見主公發話了,自然也就不再爭吵。
但是由於劉徹真的選擇了曹仁,這也讓眾人都滿懷敵意的看向了楊修。
楊修也沒想到傳言中多疑的曹操居然這麼果斷,被這道命令整了個措手不及。
眼看那些曹營的老人對自己印象直線下降,楊修一臉苦笑地搖搖頭。
心道:曹操果然不是易於之輩啊!從沒見過能改性格習慣改得這麼快速徹底的!
見眾人都安靜下來,劉徹繼續道:
“郭嘉、程昱、賈詡三人為隨軍參軍,其餘汝南、南陽守軍將領為輔助,曹仁率領本部軍馬以及五衛營部分士兵為中軍。
三路齊出宛城集合,兵發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