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襄陽,劉表正召集眾人議事。
荊州大戰的開啟,也讓安樂許久的荊州官員、軍民再次有了緊迫感。
“以前都是邊境某個地方抵禦入侵,敵人多半也都打不進來。
咱們內部該怎麼樣還怎麼樣,並不影響。
如今三麵臨敵,又是被曹操、孫策兩大勢力圍攻。
我感覺荊州前途堪憂啊!”
“西邊的上庸不是有劉備在嗎?他手下的關羽、趙雲現在正協助防禦長沙。
我想曹操攻打新野,他不會不派兵來支援吧?”
“現在天下諸侯全都圍著曹操、孫策、馬騰三家再轉。
劉備這一段時間和曹操走得很近,馬騰又讓給他上庸、房陵作為根基。
我想劉備應該不敢輕易插手曹操進攻新野的事。”
“咱們多少年沒有見過這樣的架勢了,這次不知道主攻有沒有辦法渡過難關。
假如沒有,那咱們豈不是要被幾家瓜分?
到時候咱們這些荊州舊臣又該何去何從呢?”
開會之前,所有官員幾乎都在討論如今荊州的形勢。
總的來說,大家對荊州的前途不怎麼有信心。
“咳咳!”
正在大家討論得起勁時,從後門進來的劉表使勁地咳嗽了兩聲。
“諸公,什麼事討論得如此激烈啊?”
劉表其實在門外已經聽了半天。
他也知道如今荊州形勢不容樂觀,再聽到眾人的討論後,劉表更是一籌莫展。
但表麵上太還不能太過悲觀,他得拿出積極的態度。
讓大家保留希望和信心,不然荊州就徹底完了。
“回主公,都是我們對於當今形勢的一些看法,瞎討論而已。
說到底,一切還是得主公來決定。”
蒯越知道這個時候必須鞏固劉表的地位和形象,見劉表裝糊塗,他趕忙出來給劉表遞台階。
“我年事已高,好多事都力不從心。
如今荊州形勢看得也沒你們清楚。
不如大家都說說自己的看法。
讓我也了解了解當前的形勢。”
劉表有意不接蒯越的台階,一味地讓眾人發表意見。
目的也是把自己先放在一個旁觀者的位置上。
讓蔡瑁等荊州士族先自由發揮。
讓他們親口在大家麵前說出來當前的態度和以後的出路。
到了關鍵時刻,他隻需要順著意思拍板即可。
這樣即使到最後自己需要做出什麼意外的決定,眾人的接受程度也會高很多。
畢竟自己可是由著你們自由發揮了,假如結果不儘如人意,那就彆怪我獨斷專行了。
蒯越、蒯良一眼就看出了劉表的意思。
這是要把荊州士族推在前邊,他自己要往後躲啊。
不過即使這樣,蒯越、蒯良也不能說什麼。
誰讓他們沒找到後路,隻能暫時抱緊劉表的大腿呢?
“主公,其實事態也沒有想象的那麼不堪。
長沙那邊還在死守,一時半會恐怕孫策也打不下來。
咱們剩下的人,隻需要守住新野就行。”
不等蔡瑁說完,劉表就打斷了他。
“今天早上聽說曹操數萬大軍在宛城集結完畢。
領頭的是曹操麾下宗親大將曹仁。
隨行的還有郭嘉、賈詡、程昱三人。
我認為守住新野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
蔡瑁見劉表點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非但沒感到為難,反而哈哈大笑。
“主公,郭嘉、賈詡、程昱不過智謀一流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