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亂,能者居之。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還剛擊敗了強大的袁紹。
風頭正盛的曹操,想要擴張地盤,簡直在正常不過。
而且劉備、劉表兩人和自己一樣,都是漢室宗親。
但凡朝廷有旨意,他們也不好都拒絕。
更何況曹操這次來益州,隻是借道荊州、上庸。
並沒有硬逼著他們倆舉兵來往。
劉備即使跟著來了,充其量也就是個向導。
也可以說是曹操的“人質”。
為了防止劉表以及劉備手下在背後使壞。
腦補過後,劉璋隻覺得一陣頭大。
“怎麼會這麼大意,給曹操留下個攻打咱們的借口呢?
早知道當時花點錢,應付一下好了。”
劉璋成功地被自己的腦補嚇到了。
說話都有點不著調了。
“主公,曹操不過派了數千人過來。
而且豫州到白帝城中間路途遙遠,還隔著兩家勢力。
我想他後邊應該沒有什麼大部隊了。
咱們隻需要想辦法把曹丕打退,就可以保證益州安全。”
張鬆見劉璋害怕到開始說胡話了,趕忙出來安慰劉璋。
“而且他隊伍裡還有不少劉備的人馬。
劉皇叔和您可是同宗兄弟啊。
關鍵時刻,說不能還能派上用場呢。
我覺得白帝城不難守。”
“咱們也不能隻顧白帝城那邊,葭萌關的防禦也不能鬆懈。
畢竟馬騰南下可比曹操來白帝城要方便得多了。”
“正如子喬所說,此戰的關鍵還是在於防止馬騰趁機突襲葭萌關。”
法正完全讚成張鬆的想法,當即出來附和張鬆。
“那具體應該如何調兵遣將呢?”
劉璋此時心裡稍微有了點底,也不像剛才那麼害怕了。
“主公您忘了?當時響應陛下血詔的時候,咱們可是有隻部隊留在了劉表那。
如今正是可以利用他們的時候了。”
說著,張鬆來到劉璋身邊,小聲道:
“自從留在荊州之後,我怕那隻部隊被永遠留在荊州,曾多次和領兵將領書信往來。
最近一次他們的回信中,也提到了參加過第一次長沙防禦戰後,他們就被調回了劉表身邊。
如今正在襄陽休整,正是可以出其不意襲擊曹丕身後的時候。”
“要是這樣的話,我就放心了。
我記得領兵的將領是你的好友孟達吧?
你和他比較熟悉,這事就全權交給你來辦吧。”
張鬆了解劉璋,知道他族不擅長打仗方麵的事情。
把這件事情交給自己,也是情理之中。
畢竟自己的身份是益州彆駕,屬於是劉璋的副手。
這種事理應自己站出來為劉璋分憂。
微不可查的和法正眼神交接之後,張鬆欣然領命。
“那剩下的就是派誰去正麵迎擊曹丕,為孟達偷襲爭取時間了。”
見大的方向已經定下來,皇權直接提出了最核心的問題。
“公衡,我以為這事必須找一個統兵打仗、出謀劃策都拿得出手的將領。
放眼整個益州,能同時具備這兩點的,估計不超過一手之數。”
張鬆一邊說著,一邊有意把目光在張任和黃權身上來回掃視。
兩人當即會意,幾乎同時像劉璋拱手道:
“末將、臣願領兵去救白帝城,為主公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