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祖,是不是袁太尉到了?”
正當楊修、袁紹對峙的時候,與書房裡傳來了劉協的聲音。
被袁紹那股上位者氣勢壓得有點喘不過氣的楊修,就像聽到了天籟一般。
連忙回身拱手道:
“回陛下,是袁太尉到了、”
“那就讓袁太尉進來說話吧。”
楊修答應一聲,轉身給袁紹比了個請的手勢,然後一聲不吭地在前邊引路。
進到禦書房後,袁紹按慣例參見陛下,禮數也做得很足很到位。
見禮過後,劉協笑著讓袁紹入座,並且把楊修叫到了自己身邊。
“德祖,剛才袁太尉的反應似乎很激烈啊。
咱們就這麼明著跟他討論扳倒曹操的事,是不是有些不妥?”
劉協的聲音很小,隻有他和身邊的楊修能聽到。
楊修聞言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回過神來。
附在劉協耳邊用極小的聲音說道:
“陛下放心,這事我有分寸。
您隻管好言安撫,不必頻繁附和微臣的話。
今天保管拿下袁本初!”
很短的時間內,兩人就互相而與商量出了接下來的對策。
袁紹眼睛看著自己麵前的那塊地板,餘光卻時不時掃向主位上的劉協。
心裡也開始分析這趟覲見要麵臨什麼樣的事情。
根據剛才進門前楊修的那一連串表現,袁紹可以確定,今天來者要討論的話題一定和曹操有關係。
但袁紹並沒有深想,隻是隱約覺得可能是曹操某些地方做的讓陛下不開心了。
陛下想在自己麵前訴苦,好借他這個太尉的口提醒規勸一下曹操。
大致想明白了陛下的意圖,袁紹也就沒有那麼疑惑了。
很快就安下心來,靜靜的等著陛下發話。
“袁太尉,自你從河北回到許都,一晃也四五年時間了吧?”
袁紹剛安下心來,劉協的聲音就傳了過來。
袁紹不假思索,很自然地回答道:
“陛下好記性,到現在為止已經四年多了。”
“那在許都任職,你是否習慣?
河北諸多事情,還有沒有你放不下心或是沒能即使處理完的?”
問道這個問題的時候,袁紹一下就警覺起來。
這話聽著像是陛下對自己這個離任回京養老大臣的關心。
但袁紹卻總覺得問題問得太突兀。
四五年時間啊,他可是離開河北四五年了。
要是陛下真的對自己這個老臣如此關心。
為什麼剛來的時候不曾提起。
偏偏要隔上四五年才想起來問?
是國事繁忙導致沒顧上,還是另有所指?
想歸想,但畢竟陛下還什麼都沒明說,袁紹也隻能陪著笑臉感謝陛下。
“剛才你和德祖在門外的對話我也聽到一點。
這事不怪德祖多心。
朕知道到嘉獎名單裡沒有袁刺史名字時,也有些意外。
這事曹丞相確實是疏忽了。”
眼看話題又繞回去了,袁紹心裡更加驚奇。
心道:
“看來這把不隻是發發牢騷那麼簡單啊!”
思緒剛起,楊修就接過劉協的話頭繼續道:
“剛才也是下官唐突了,不應該攔著袁太尉追問。
但話說回來,曹丞相這事辦得確實讓人費解。
下官也是一時情急,隻想著為袁太尉鳴不平了。”
袁紹不敢附和劉協和楊修的話,隻能隨意應付道:
“無妨無妨,孟德身為丞相,肯定是有他的考量的。
再說我兒也沒有親自前往並州。
實際參與的將士們有獎賞就夠了。”
“袁太尉倒是大度。
隻不過您的這份胸襟有沒有得到認可,恐怕就不好說了。”
楊修見袁紹不接話,語氣也變得陰陽怪氣起來。
“還有現在為朝廷效力的,除了曹丞相提拔培養的人才外。
最多的就是袁太尉舊部。
同樣都是為漢室效力,袁太尉卻甘願奉獻一切不求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