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之爭的問題隻不過是剛有了苗頭,一切都還沒有顯露出來。
劉徹等人雖然都覺得楊修一定有什麼陰謀,但是可以判斷的證據太少,他們也隻能暫時作罷。
隻是要求荀彧盯著朝堂上有關楊修的一切舉動,校事府則是負責盯著朝堂之外。
繼承人的問題因為還沒到不得不確定的地步,劉徹也沒有明著宣布要選。
於是熱度也就持續了個把月,大家都習慣了稱呼丞相為魏公之後,這事也就暫時告一段落。
建安十二年夏初,司馬懿、曹真從漢中發來急報。
說是關羽、徐庶等人由於孫策借荊州而有機會抽身。
率領萬餘荊州精銳,已經來到葭萌關。
現在漢中、西涼壓力倍增,請求魏公發兵援助。
“奉孝,文和、仲德回來了嗎?”
收到消息的同時,劉徹就迫不及待的叫來了郭嘉、田豐。
“襄陽已經換成了孫策的人守衛,劉備在荊州隻剩下李嚴等人。
已經不足為慮,相信曹仁和沮授現有的力量足以應對。
文和、仲德可以撤回來跟著一起去西涼支援司馬懿、夏侯淵他們了。”
郭嘉對主公的話十分肯定,連忙點頭道:
“主公,您放心,文和、仲德已經在趕來的路上。
我還告訴他們,不必回許都,直接抄小路去長安跟咱們彙合。
咱們現在就可以起兵西進,支援夏侯淵將軍他們了。”
“很好,既然劉備、馬騰又蠢蠢欲動。
關羽、徐庶也到了益州,咱們就不能耽誤時間。
遲則生變!”
說罷,劉徹看向身邊的護衛史渙。
“傳令,張合撤出石亭,不必在打遊擊了,江東防務全權交給張遼、夏侯惇。
曹丕從宛城撤回許都,張合接替曹丕鎮守宛城,和新野曹仁、北江夏沮授互為依托。
不需要進攻,隻需要給我守住城池即可。
曹彰、曹植、曹丕留在許都,配合文若處理一切事物,一切行動必須獲得文若允許。
其餘將領隨我率領水、步、騎共三十萬,明日一早兵發長安!”
劉徹再次出征的消息,很快傳遍了許都。
所有人都在納悶一件事情。
那就是三位公子為何都被留在許都?
即使熱度已經過去,但繼承人的問題始終是存在的。
難道魏公心裡就沒有一個看好的要著重培養的目標嗎?
三個都留下,不怕他們在許都爭鬥起來,捅出大婁子嗎?
……
“報!主公,曹操親率大軍三十萬,已經到達長安。
賈詡、程昱、郭嘉、田豐等謀士均在軍中。
曹營除去鎮守各處的將領,有名的大將也悉數跟隨。
天水馬岱將軍讓我來問,是否需要做些什麼應對?”
前不久剛率軍來到葭萌關的劉備,屁股還沒坐熱,就收到了這樣一條戰報。
“什麼?孫策現在在荊州虎視眈眈。
曹操居然還敢傾巢而出來西涼跟我交戰?
難道他就不怕曹仁、沮授守不住新野、江夏嗎?”
劉備本以為曹操會更重視憋著一口惡氣的孫策。
畢竟西涼、漢中道路難行,有司馬懿和夏侯淵在,他和馬騰很難發揮。
相對來說,荊州離許都更近、路更好走。
孫策剛經曆大敗,還沒完全恢複元氣。
這時候不應該是保著南陽、南郡,一鼓作氣消滅孫策嗎?
“主公,我覺得曹操的決定沒有問題。
相反,這是目前來說,他最好的選擇。”
諸葛亮一眼就看出了劉備的疑惑,搖著羽扇解釋道:
“孫策是被傷了獠牙的猛虎。
現在又苦於老巢被占。
他必定不會輕易在荊州消耗自己。
而是會想方設法打回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