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神白起自從穰侯魏冉舉薦他為將軍後,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先後為秦國攻占奪取七十多座城邑。從低級軍官憑戰功一步一步升到了武安君的尊位。長平一戰全殲趙軍四十五萬,令趙國君民聞風喪膽。立下的赫赫戰功無人能及。
長平之戰平定上黨,趙國已經是元氣大傷,幾乎失去了反抗的能力。白起趁機兵圍邯鄲,想一鼓作氣攻破邯鄲滅了趙國。趙王十分害怕,就派說客蘇代,攜帶重金去遊說秦相國範雎。
範雎說:你好大膽,邯鄲城破指日可待,你竟敢前來遊說秦相國。
蘇代說:趙國滅亡是遲早的事,我是為相國而來。
範雎說:此話怎講?
蘇代說:秦國如果滅了趙國,白起就立下了不世之功,趙國滅了,秦國一定會君臨天下,武安君因軍功一定會位列三公,職位在你之上。即使你不甘心屈居下位,那也是不可能的事。請問您能做武安君的下屬嗎?我以為不如趁韓趙驚慌失措之際,讓他們割地求和,不要讓他成為武安君的功勞。
聽了蘇代這番話,範雎坐不住了,隨即進宮向秦昭王諫言說:秦國軍士連年征戰,他們太勞累了,請允許韓國,趙國割地求和,使我們的軍士得以休養生息。再說武安君長平之戰全殲趙軍四十五萬,已經把趙國打殘了,趙國滅亡是遲早的事。現在武安君兵圍邯鄲,要是武安君滅了趙國,這是蓋世之功,不知大王拿什麼獎賞武安君,難道要割給他半壁江山嗎?
秦昭王聽從了相國範雎的諫言,割取了趙國六座城邑便講和了,令武安君撤兵回國。武安君接到撤軍的命令,怎麼也理解不了,兵圍邯鄲趙國滅亡指日可待,現在卻要撤軍了,他知道這一定是相國範雎搞的鬼,從此他與相國範雎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秦昭王終究要滅掉趙國,便再次派兵攻打趙國都城邯鄲。武安君稱病不能出征,秦昭王任命五大夫王陵為將,率兵攻打邯鄲。趙國知道秦國一定會再次進攻邯鄲,便早做有準備,王陵攻打邯鄲沒有進展,而且傷亡很大。秦昭王增派部隊協助王陵,結果損兵折將無功而返。
秦昭王派武安君替代王陵統率部隊。武安君進言說:攻打邯鄲最好時機已經過去,現在的邯鄲確實難以攻下,而且諸侯國的援軍馬上就到了。秦軍雖然消滅了長平趙軍,但秦軍的傷亡也接近一半,現在要遠征邯鄲沒有勝算。趙軍在城裡抵禦,諸侯聯軍從外向裡進攻,內外夾擊,秦軍必敗,所以不可以打了。
秦昭王親自下令,武安君也沒有赴任。又派相國範雎登門去請,武安君稱病不起,無法赴任。
白起稱病不起,秦昭王沒有辦法,隻好派王齕替代王陵為將。王齕率秦軍圍困邯鄲久攻不下,這時楚公子春申君與魏公子信陵君率聯軍數十萬進攻秦軍,秦軍大敗傷亡慘重。武安君聽到秦軍慘敗的消息說:秦昭王不聽我的意見,現在怎麼樣?敗了吧!
秦昭王聽說了武安君的議論後,大怒,強迫武安君赴任。武安君稱病情嚴重,不能起床,無法赴任。又派相國範雎去請,武安君仍不赴任。秦昭王一氣之下,免去武安君的官職爵位,貶為士兵,並讓他離開都城,遷到陰密,但武安君稱病沒有動身。
過了三個月,諸侯聯軍攻擊秦軍更加緊急,秦軍多次退卻,報告失利情況的信使每天都有,秦昭王不想讓白起看他兵敗的笑話,派人督促武安君趕快離開鹹陽城。武安君隻好起身上路了,出鹹陽西門,往陰密進發。
秦昭王與範雎及群臣議論白起的事,有個大臣說:讓白起遷出鹹陽,他流露出不服氣的樣子,有怨言。
秦昭王就派人賜給白起一把劍,讓他自殺。武安君拿著劍仰天長歎道:我做了什麼得罪上天,竟落得如此下場!過了很久說:我應該死。長平之戰趙國降兵幾十萬,我用欺詐之術全部把他們坑殺,這是作孽呀!說完就自殺了。
武安君自殺時是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因為武安君的死沒有罪過,秦國人都同情他,並有人祭祀他。可歎白起一生戰功赫赫,為秦奪取七十多座城邑,卻因為功勞太大,以至於君王無法封賞他了,又受到了奸佞小人的陷害,死的悲愴而令人感歎,武將永遠都鬥不過奸臣,被奸臣陷害的忠臣良將數不勝數。
喜歡話說史記請大家收藏:()話說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