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還是平民時,就以孝道聞名天下。帝堯的兒子丹朱不賢德,不適合做帝王。帝堯就請天下諸侯推薦最賢德的人,來做他的繼承人。有人推薦虞舜,說他賢德仁愛,可以做繼承人。
帝堯也聽說過這個人,為了進一步考察虞舜的能力,帝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了他,虞舜便在媯汭河岸安家落戶。天下人聽說虞舜娶了帝堯的兩個女兒,安家落戶在媯汭河岸,便紛紛跑來與虞舜做鄰居。
虞舜以賢德孝道聞名天下,來媯汭河岸落戶的人越來越多,不到三年媯汭便建成一座城邑。虞舜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令帝堯很滿意,帝堯便將天下傳給了虞舜,把媯汭城邑封給虞舜做封地。
虞舜的兒子商均不成器,虞舜不放心兒子,便把天下傳給禹。禹即位後,封帝舜的兒子商均為諸侯,建立了諸侯國。到了夏朝後期虞舜後代的侯位時斷時續。周武王滅了殷紂,才重新尋找虞舜的後代,找到了媯滿,將他封在陳國,來供奉祭祀舜帝,這就是陳胡公,是陳國第一任國君。
陳胡公勵精圖治,陳國在他的治理下逐漸繁榮起來。百姓安居樂業,國力蒸蒸日上。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周邊諸侯國之間的紛爭不斷。一些野心勃勃的諸侯開始覬覦陳國的土地和財富。
有一次,鄰國派使者前來,以結盟之名,實則想試探陳國的虛實。陳胡公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他一方麵熱情款待使者,展現陳國的友好與富足;另一方麵,暗中加強城防,訓練士兵。使者回去後,將陳國的情況告知國君。鄰國國君權衡再三,覺得陳國並非輕易可圖,便暫時打消了侵犯的念頭。
陳胡公明白,要讓陳國長治久安,僅靠一時的應對是不夠的。於是,他積極與其他友好諸侯國建立更緊密的聯盟,共同抵禦外部的威脅。在他的努力下,陳國在亂世中得以安穩發展,虞舜的賢德之道也在這片土地上繼續傳承。
此時周朝剛剛建國,還有一些邊遠的諸侯沒有歸順,諸侯之間時有摩擦。隨著周朝的強大,國家逐漸安定下來,周朝的強大,諸侯都遵崇周禮,諸侯不敢胡來。陳國也進入了和平發展時期。經過十幾代的努力,陳國已經很強大了,在諸侯中站穩了腳跟。
到了陳文公元年,西周已經結束了,周王朝國都東遷至洛邑,是東周的春秋時期。諸侯之間兼並征戰時有發生。
陳文公即位後,娶了蔡國女子為妻,生下了兒子佗。文公十年去世,他的長子鮑繼位,就是陳桓公。陳桓公的異母弟弟佗,母親是蔡國君族人的女兒,文公在世時就想立佗為太子,但陳文公一直沒有答應。陳桓公繼位後,佗心中一直不滿,暗自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此時,陳國周邊局勢愈發複雜,各諸侯國虎視眈眈。
陳桓公一麵要應對外部威脅,一麵還要處理國內事務。而佗則與蔡國暗中勾結,企圖借助蔡國之力奪取君位。陳桓公二十三年,他身患重病,臥床不起。佗覺得時機已到,便在蔡國的支持下,發動叛亂。
他率領蔡國的軍隊攻入陳國都城,殺死了陳桓公的太子免。隨後,佗自立為國君,史稱陳厲公。然而,佗的篡位之舉引起了陳國一些大臣和百姓的不滿,國內局勢開始動蕩不安。
陳厲公二年時,生下一個兒子叫敬仲完。正好周太史路過陳國,陳厲公讓他用《周易》為兒子卜卦,獲得卦象由《觀》卦變《否》卦,卦爻的意思是:“通過卦象可以看到國家的光榮,對做天子的賓客會有好處。”
太史也理解不了這副卦的意向,隻是覺得會應在子孫後代的身上。會發生在彆的國家。這個卦象在當時沒有人會相信,但事情的發展,往往是難以意料的。這幅卦象在百年之後,真的就成為現實。
陳厲公不是一個好君主,即位後便不檢點自己的言行。陳國與蔡國是鄰國,陳蔡通婚由來已久。陳厲公便請求蔡女成婚。蔡國便將族女嫁給了陳厲公。
族女在蔡國時便與人通奸。陳厲公也不在意,厲公也多次到蔡國去淫亂。陳厲公七年,被厲公所殺的桓公的太子免的三兄弟,大的叫躍,中間的叫林。最小的兄弟叫杵臼。對太子當年無故被殺,恨之入骨,決定尋找機會報複厲公。
三兄弟設美人計,讓蔡國人用美女勾引陳厲公,陳厲公色迷心竅,輕鬆上當,被三兄弟當場殺死。兄弟擁立公子躍為國君,就是陳利公。
三兄弟奪回君位,輪換繼位,七年後輪到小弟弟杵臼繼位,就是陳宣公。陳宣公的寵妃生的兒子叫公子款,為了討好寵妃,陳宣公想立公子款為太子,就殺了原太子禦寇,立自己的兒子公子款為太子。
禦寇生前喜歡厲公的兒子陳完,陳完見禦寇被殺,怕受牽連,便逃到齊國。齊桓公想任用陳完為卿,陳完說:“我是寄居在外的臣子,有幸能免受勞役之苦,就已經是受到您的恩惠了,哪裡還敢擔任高官。”
桓公讓他做了公正之官。齊國大夫懿仲看中了陳完,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便找太史算了一卦,卦上說:“這好比是鳳凰雙飛,鳴聲相和,清脆有力。媯姓的後人,會在薑姓之國繁育昌盛。五代以後就能發達,地位與正卿一樣,八代以後,就無人能與之相比了。”
太史算完卦,對大夫懿仲說:“您千萬不要信,權當我是信口胡說。”
大夫懿仲把女兒嫁給了陳完,事情過去了,也無人再提。
陳宣公三十七年,齊桓公討伐蔡國、遠征楚國,得勝返回時經過陳國。陳國大夫轅濤塗不想讓齊軍穿城而過,就欺騙齊軍說:“走東路沿海岸返回齊國更近。”
齊軍走東路,道路險惡難走。齊桓公明白真相後很生氣,就把轅濤塗抓了起來。陳宣公派人求情,桓公總算把人放了。
陳宣公在位四十五年去世,他的兒子公子款繼位,就是陳繆公。
喜歡話說史記請大家收藏:()話說史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