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會一開始,先由戶部尚書彙報了秋收等事宜,然後是吏部尚書彙報官員調度情況,然後是工部尚書彙報了一下各項工程以及各工坊的情況。
他們的發言都很簡短,大概是每次大朝會都會說一次,所以隻是例行公事而已。
當輪到兵部尚書彙報了軍情,氣氛一下子緊張了起來。
顯然,朝廷如今還沒議論出是否增援東北的決策,當兵部尚書彙報完之後,馬上有武將站出來,慷慨陳詞,言辭激烈,表達的意思很清楚,力主增援。
隨即,文臣中馬上有人起身反駁,認為應先穩固內政,不宜輕舉妄動。
雙方言辭激烈,吵得好不熱鬨。
最終還是文官這邊占了上風,理由很簡單,隻是吃了幾個小敗仗而已,不值得大動乾戈,損害國力,最終的結論,需要得到進一步軍情,才能定奪。
關於軍情,楊震現在也非常了解,軍權分為三個級彆,分彆是特級軍情,一級軍情和二級軍情。
特級軍情采用的是飛鴿傳書的方式,好處是快,即使遙遠的東北幾天時間,就能把軍情送達。
缺點是無法把事態說清楚,也不一定保證能把軍情送達,因為無法保證信鴿在長途跋涉的過程中不出任何意外。
所以特級軍情通常是定乾坤的大事,要麼是大敗或者大勝。
戰況膠灼的情報是不會采用飛鴿傳書的,怕交代的信息不夠全麵,反而會產生誤判。
所以一級軍情通常采取的是八百裡加急,二級軍情采用的是正常送達。
因為八百裡加急損耗巨大,朝廷也經不起什麼軍情都采用這種方式。
而這次東北失利,用的就是正常送達的軍情,所以武將所主張的增援缺少絕對的說服力,隻用了若不及時增援可能會耽誤軍情,造成無法想象的後果之類的話術,這自然說不動整個文官集團,畢竟要是增援的話,那可是一筆不菲的開銷。
當然,最終決策權在皇帝手裡,他要是決定增援,文官如何說得天花亂墜都沒用。
所以,文官和武將一邊你來我往辯論的同時,一邊暗中觀察皇上的神色。
然後他們都有點懵逼,因為皇上太平靜了,對這事仿佛根本不在意。
這就有點古怪了,記得皇上剛得到英國公吃了敗仗的消息,可是緊張了好一陣子,如今反而不急,這就很不尋常。
楊震自然當個看客,因為輪不到他發言,他不會傻到這個時候站出來刷存在感。
不過彆人不知道皇上為何如此平靜,楊震自然知道怎麼一回事,因為他已經和皇上商議過這事,還獻了計,自然就不急了。
當然,知道這事的還有謝開明和兵部尚書,隻是兩人都好像很有默契,不揭開此事,任由朝臣們爭論。
由此可見,大事不是在大朝會上吵出來的,隻有芝麻綠豆的小事才會在大朝會上吵。
當這個事情暫時擱置,議政殿安靜了好一會兒,就在所有官員以為會聽到,有事起奏無事退朝的例行結語時。
工部尚書葉啟剛站了出來,“陛下,微臣有一事起奏。”
“準奏。”皇上神色不變地回應,似乎沒覺得葉啟剛的奏報有什麼特彆的。
葉啟剛排眾而出,走到議政殿中央,躬身奏道:“啟奏陛下,新科狀元楊震在殿試的時候提出,修一條如朱雀大街一樣的路直達北平府,工部上下官員商議之後,認為此議可行,並且已經做好方案和設計圖,請皇上過目。”
說完,揮了揮手,工部的官員馬上從袖子裡掏出足足五卷的設計圖紙,然後一一展開。
皇上有點意外,本以為這事還要過個把月,才會提起,沒想到才幾天過去,內閣還沒開始商議這事,工部便已準備妥,而且直接準備在大朝會上商議。
不由從龍椅上起身,走到設計圖紙麵前,仔細端詳了起來。
等皇上看完,走回龍椅沉思,其他官員也紛紛上前觀看起了設計圖紙。
所有看到圖紙的官員,都是目露震驚之色,他們發現這次工部畫的圖紙,很是特彆,不僅有細微的草圖,還有俯瞰圖。
更震撼的是,草圖畫得太漂亮了,中間是水渠,兩邊是兩丈餘寬的青石板路,路邊還有大樹遮蔭,設計之精妙遠超預期。
所有看到草圖的官員不由陷入幻想之中,想著要是有一條這樣的路直通北平府,那將是何等壯觀景象,以後離京辦差不是受罪,而是享受了。
因為有這樣的路,都可以在馬車內睡覺,根本不會有顛簸之苦。
過了好一會兒,有戶部的官員問道:“修這樣的路造價幾何?”
葉啟剛微微一笑,看上皇上,“陛下,楊震前程參與了規劃和設計,就由他來向大家詳細答疑解惑。”
“準。”皇上麵無表情地道。
楊震知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從容走到大殿中間,深吸一口氣,回答了第一個問題,“好修的路段每裡的造價在八千兩銀子左右,不好修的路段也許是五萬兩,平均大概在一萬五千兩一裡路左右。”
話音一落,議政殿內所有官員,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一裡就需要一萬五千兩,北平府太遠,不好算,就說從京城到洛陽是八百裡左右,那便需耗費一千兩百萬兩銀子。
目前國庫連零頭可都拿不出來,而且這還隻算到洛陽,沒算到北平府,若再加上北平府,費用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好在這事在殿試的時候已經議論過,大家都知道計劃,準備讓世家和富商出資,不然恐怕有官員當場就要把楊震罵得狗血淋頭。
即便知道計劃,有些官員也快要坐不住,想罵楊震了,隻因把京城所有家族的庫房搜刮乾淨,估計也湊不齊五百萬兩銀子,何況需要的是上萬萬兩銀子以上。
說出了造價,楊震自然知道這個信息會給在場所有官員的內心造成暴擊,因為真的是天文數字,要是讓國庫掏這筆錢,即便朝廷的所有官員不吃不喝,一百年的財政收入也湊不出這筆銀子。
喜歡玩權謀我真有點內行請大家收藏:()玩權謀我真有點內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