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天色尚早,離開郭建峰家之後,陳斌二人就打算去山上和孫曉茵她們彙合,順便看看那雷擊木。
“恰巧我那味藥需要雷擊木做藥引子。”陳斌如此說了,朱琪自然也沒有了拒絕的理由,當即並肩沿著那登山台階,往二龍峰上走去。
二龍峰風景優美,比起未曾開發的青龍山要好玩的多,一路之上到處都是旅遊爬山的人。
有人依山拍照,有人對空嚎叫,歡聲笑語不斷。
陳斌將一切看在眼中,忍不住感慨道:
“也不知是誰開發的這二龍峰,真的很有商業頭腦。”
“盤活了整個二龍峰的經濟。”
這一點是肉眼可見的,山下的郭村和山腰的張村,都因為二龍峰的景區開發而受益,其發展成本度領先了陳家溝那邊不知道幾個版本。
至少陳家溝人沒見過的手機,這邊的村子裡人人都有,儼然跟大城市沒什麼兩樣了,街邊的那些店鋪上懸掛的收款碼,更是像對陳家溝那些山溝溝人的一種諷刺。
陳家溝人不知手機為何物的時候,這裡的人已經坐在家裡等遊客掃碼收錢了。
朱琪抬頭看著登山台階上的遊客,想了想後說道:
“這個我倒是聽我爸……我家裡人說過,開發二龍峰景區的是郭村走出去的一個大企業家,其人在外麵開公司賺錢之後,告老還鄉,有感於家鄉貧困的狀況,主持開發了二龍峰景區,短短十來年的時間,就讓這兩個村子一躍成為青龍鎮的經濟領頭羊,更是成為長樂市的發展典型,很了不起。”
陳斌下意識點頭,忍不住讚歎:
“發達之後還不忘家鄉,確實是個了不起的人。”
要知道,陳家溝不是沒有走出去後獲得成功的人,隻是那些人出去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更彆提什麼建設家鄉了。
做人不忘本,難能可貴。
……
一路前行,兩人很快來到了位於山腰上的張村。
相比山腳下的郭村,因為地勢的緣故,張村的發展要相對差一些,但也隻是差一些而已。
這裡沒有出現郭懷民家那樣的小洋樓,但是家家戶戶都建了新房,沿著山路蜿蜒往上,遠遠望去鱗次櫛比,於淩亂中又透出幾分整齊。
山路在這裡出現了分岔,有一條通往二龍峰的後山,雖然也修整過,但沒有大理石台階,人跡罕至。
另一條通往山頂,是景區的主乾道,通常大部分遊人旅客也都走的這條路。
但今天,情況卻相反了。
有不少人在岔路這裡走向了後山,一個個興衝衝的仿佛要去見證什麼一樣。
陳斌和朱琪跟在人流裡,能清晰聽見旅客們的對話聲。
“走走走,去後山看雷擊木了。”
“雷擊木?那有什麼好看的?”
“你懂什麼,那東西可是寶貝呢,聽說做成掛墜能辟邪,研成粉末能治病,不可多得。”
“這麼神奇?那可要看看了。”
“聽說這次的雷擊木是一棵百年古樹,出的雷擊木足有好幾百斤,張村準備把那東西拍賣了呢。”
“嗬嗬,小小山村還搞拍賣,看把他們給能的。”
“可不是嘛,這幫土包子估計連怎麼拍賣都搞不懂,嘻嘻。”
談話聲漸漸遠去,跟在後麵的陳斌和朱琪對視一眼,都有些意外。
“幾百斤的雷擊木,作價怕是要數萬了。”陳斌低聲道。
朱琪不懂這些,也對價格沒那麼敏感,無所謂道:
“幾百斤的原木誰能帶走,我估計是要切段分開拍賣掉。”
“你做那藥需要多少?”
陳斌看了朱琪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