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天航口中的“吳伯母”,指的自然就是她的妻子、孫曉茵的母親吳月涵。
真如他昏睡之前說的那樣,陳斌身為醫生,救死扶傷是應有之義,但作為患者的他們,感謝挽救自己生命的人,也是理所應當。
區區一萬塊錢的診金,根本不足以表達孫天航一家對陳斌的感謝之情。
而這位大人物感謝的方式,也確實是考慮周全到讓陳斌都怦然心動。
但……陳斌搖了搖頭。
“多謝孫伯父好意了,但醫生隻是我的兼職,目前來說,我沒有從醫的打算。”
孫天航聞言,頓感意外:
“兼職?”
“你這樣的醫術……你管這叫兼職?”
一個擁有如此高超醫術的人,卻說自己從醫隻是兼職,這話要是傳出去了,全國百分之八十的醫生恐怕都得羞愧的無地自容吧。
要不是已經有些清楚陳斌的為人,孫天航都忍不住想訓斥他一句“狂妄”了。
憋了半天,無奈之下,孫天航隻能頗為鬱悶的說道:
“既然你說醫生是你的兼職,那你的本職工作是什麼?”
“農民。”陳斌回答,“確切一點說,算是藥農吧。”
他也不知道該怎麼給自己定位,但想到自己目前發家致富的手段,確實是個藥農。
“藥農?”孫天航念叨了一句,然後喟然一歎道:
“你的醫術這麼高明,在市裡弄個醫館,給人看看病,掙的難道不比在山上采藥多嗎?”
陳斌卻是早有腹稿,笑著搖頭道:
“給人看病當然能賺很多錢,但我隻有一個人,就算每天拚命的救死扶傷,一年到頭能救的人數也有限。”
“而且,我這樣也隻能富裕我一人,不能幫助到我家鄉的其他人,那些人一輩子住在山上的村民,窮困潦倒,沒過過什麼好日子。”
“醫生,可醫不了窮病。”
孫天航神情微微動容,認真的看著陳斌的臉:
“你想幫你們村子?”
“對,我想幫村民們脫貧致富。”陳斌點頭,回答的十分認真。
他是發自真心的,想要挽救陳家溝。
而陳斌的爺爺,已經用一輩子證明學醫救不了陳家溝,所以陳斌如果想要挽救陳家溝,就絕不能走爺爺的老路。
他不會當一個醫生。
一個醫生隻能醫一人十人,不能醫百人千人萬人。
看著麵前這個頗有覺悟的年輕人,孫天航一時間忘了自己和他談話的目的,笑著發問:
“可當醫生幫不了陳家溝,難道當藥農就能嗎?”
陳斌不置可否:
“暫時我沒有看到這方麵的可能,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陳家溝想要脫貧致富,答案就在青龍山上。”
其實陳斌內心之中,是有一些想法的,但那個想法暫時還沒有付諸行動過,所以陳斌也不知道事情能不能成。
孫天航對於陳斌的回答,意外之餘,卻也有些滿意。
他微微點頭,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