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驕兵之警_選英雄改變曆史?等等,我先逝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1章 驕兵之警(1 / 2)

“傳旨!”文帝轉身時,龍袍的十二章紋在晨光中流轉。

“封辛棄疾為淮西節度使,總領江淮軍事,賜金三百斤,錦緞百匹,許其自行任免屯官——如漢武對衛青故事,不從中製!”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群臣,“飛虎軍將士各賞錢百緡,陣亡者家屬終身免役,孤兒送入太學,使天下知——忠勇之士,大宋必不負之!”

退朝後,袁淑捧著那片龍旗殘片走出含章殿,初夏的陽光刺得他眯起眼。

朱雀大街上,商販們正將辛棄疾的畫像貼在酒旗上,孩童們舉著木刀木槍模仿\"黃河破敵\"的場景。

他忽然想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裡\"負荊請罪\"的典故,便解下腰間玉帶,轉身向冶山方向走去——那裡的鐵匠們正等著他帶去新的鐵礦和鑄刀圖譜,而圖譜的扉頁,他已決定寫下:\"知過能改,善莫大焉;為國舉賢,功在千秋\"。

三日後。

建康的慶祝仍未停歇,往日秦淮河上唱曲的畫舫,如今也響起了歌姬傳唱辛棄疾自述之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詞句混著槳聲漂向遠方。

整個南朝都在勝利中驕縱,但唯有辛棄疾派來的信使知道,他們的將軍已往黃河岸邊築起新的敵台。

台基下埋著一塊石碑,上麵刻著:\"戰者,為不戰也;屯者,為長久也\"——那是辛棄疾對大宋新生的注解。

夜色漸濃時,文帝立於觀星台,望著北方天際明亮的將星,忽然對身旁的王弘笑道:“昔年高祖武皇帝言‘車兒性多疑,當為萬世笑’,如今看來,辛幼安或將讓後世笑我。。。笑我未能早識英才啊!”

王弘正要答話,卻見文帝已從袖中取出辛棄疾的《九議》,在“久任”篇上重重圈注,月光落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八字上,宛如灑下一層銀霜。。。

濉口大捷的捷報傳入城內已逾半月,家家戶戶門前掛起的朱幡尚未褪色,酒樓茶肆裡,販夫走卒都在唾沫橫飛地議論著“辛將軍如何斬將奪旗”,仿佛人人都親曆了那場火燒黑槊隊衝陣北魏大軍的戰役。

含章殿的早朝比往日多了幾分躁動。

吏部尚書江湛捧著新擬的《北伐賞功簿》,聲音裡帶著抑製不住的亢奮。

“陛下,辛將軍以三百遊騎破魏騎三萬,此乃天佑大宋!如今北魏震恐,淮泗向北傳檄可定,此正是北伐良機!”

禦史中丞袁淑晃著象牙麈尾,紫袍上的金線雲紋在晨光中閃著虛浮的光:“江尚書所言極是!臣昨日觀天象,熒惑守心已解,此乃天命歸宋之兆。若再遲疑,恐失民心。”

他眼角的餘光掃過階下沉默的沈慶之,語氣裡也帶著幾分狂熱,“總不能讓辛將軍總是空守著那些土台子,倒是浪費了他的驚世之才。”

宋文帝劉義隆扶著龍椅的扶手,思緒也隨著眾人的言語飄到了黃河一線。

案頭堆疊的奏疏裡,十之八九都是主戰的言辭,連向來穩健的王弘也在劄子裡寫“乘勝追擊,可複河南”。

他望著殿外飄落的花瓣,忽然想起十日前辛棄疾派人送來的《淮泗防務圖》,圖上密密麻麻的敵台標記旁,用朱砂小字寫著“需三年方成”。

“傳朕旨意,”文帝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動搖。

“命袁淑赴冶山犒軍,賜辛愛卿禦酒三壇。另外——”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群臣,“問問他,北伐之期,當在何時?”

兩日後,冶山。

冶山的鐵礦場正冒著蒸騰的熱氣,赤膊的工匠們揮舞著鐵錘,將燒得通紅的鐵坯鍛打成犁鏵的形狀。

辛棄疾站在高處的了望台,望著淮河沿岸連綿的敵台輪廓,手中的竹杖在沙盤上劃出一道弧線:“第三批空心敵台需在霜降前完成,芍陂的冬小麥要趕在冬雨前播完,記住《泛勝之書》裡說的‘種麥得時,無不善’。”

身後傳來馬蹄聲,袁淑帶著內侍捧著酒壇走來,紫袍在鐵礦石堆裡顯得格外紮眼。

“辛大人好興致,”他向著辛棄疾恭敬的拱手道。

“滿朝都在盼著您北伐的捷報,您倒好,還有這等閒情雅致,擺弄這些土坷垃、鐵疙瘩。”


最新小说: 四合院:老婆何雨水,妻嫂許大茂 重生之千麵影帝 暗香 從軍行 重生之網絡爭霸 柯南:不做人了,能救嗎? 嫡姐騙我替嫁?重生庶女嘎嘎亂殺 七彩龍神之覺醒 末世嬌嬌挺孕肚,被大佬們團寵 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開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