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建康議盟,榷場為基_選英雄改變曆史?等等,我先逝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39章 建康議盟,榷場為基(1 / 1)

建康含章殿的朝會比往日多了幾分微妙的躁動。

宋文帝劉義隆指尖摩挲著案上的檀木鎮紙,鎮紙下壓著北魏使團的國書,墨跡未乾的“弭兵休戰”四字旁,還放著半麵染血的飛虎軍軍旗——李敷昨日呈上來時,軍旗的一角還勾住了一名內侍的衣袖,惹得群臣一陣低笑。

殿外的陽光斜斜照進來,在大殿之上投下窗欞的影子,恰好將文官列與武將列分割成兩半,恰似此刻朝堂上隱然對立的兩種心思。

“諸位愛卿,”文帝的聲音帶著晨起的沙啞,目光掃過階下。

“拓跋晃願與我大宋止戈休兵,互市通商,還送來這麼些‘誠意’。你們怎麼看?”

他用手指撫摸了一下那半麵軍旗,殘破的旗麵在晨光中泛著冷光,仿佛還能嗅到州來穀場的煙火氣。

袁淑晃著象牙麈尾率先出列,紫袍上的金線雲紋在殿內投下細碎的影子:“陛下,臣以為可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北魏的良馬、皮毛正是我朝所需,而我大宋的綢緞、瓷器在北地千金難求。”

他特意頓了頓,目光掃過兩側朝臣,“臣前日巡查盱眙榷場,見一匹吳綾竟換得三整張狐裘,這樣的利市,一月便有百筆。若能安穩運營,歲入何止萬緡?辛將軍榷場之策已顯成效,若再得北魏互市之利,何愁國庫不豐?”

這番話既捧了辛棄疾,又點出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引得幾位掌管財政的官員頻頻點頭。

王弘捋著花白的胡須,從袖中取出賬冊,竹簡在手中輕輕作響。

“袁中丞所言極是。元嘉北伐以來,國庫空耗過半,青、兗諸州流民逾十萬,光賑濟糧米便耗去太倉三成。”

他翻開賬冊,指著其中一頁,“上月度支奏報,冶山鐵坊因缺木炭停爐三日,若非榷場用絲綢從西域換回硫磺,連神臂弓的箭簇都快打不出來了。通商之利,實乃救急之策。隻是。。。”

老宰相的話鋒一轉,目光落在那半麵軍旗上,“鮮卑人反複無常,需在盟約中寫明‘若毀約,需賠償榷場三年之利’,折合粟米二十萬石、精鐵五千斤,方可約束。”

“王仆射過慮了。”辛棄疾出列時,鐵甲碰撞聲驚飛了殿角的麻雀。

他剛從盱眙述職而回,甲胄上還沾著淮河的水汽,肩甲的劃痕裡甚至嵌著幾粒未褪的稻殼。

“北魏若敢毀約,臣的飛虎軍正好去北地大展手腳。”

他這話引得武將列一陣低笑,氣氛頓時緩和不少。

隨即他轉向文帝,語氣沉穩如磐:“臣以為可許和,但有三條件:其一,北魏需釋放元嘉二十七年以來的全部南朝俘虜,其中不乏能工巧匠,歸鄉後可助冶山、芍陂之事;”

“其二,互市需以我朝‘元嘉四銖’為通貨,禁用劣幣——去年便發現魏人用廢料鑄錢,騙走我朝三百匹蜀錦;”

“其三,允許我朝在碻磝設榷場,與雲中、朔州直接貿易,那裡的戰馬與鐵礦,正是我朝急需之物。”

沈慶之撫掌道:“辛將軍這三策,既保了體麵,又得實利!昔漢高祖與匈奴和親,非畏其強,乃為休養生息。今日議和,亦是此理。老臣在盱眙親眼所見,那些南歸的流民,靠著榷場的活計糊口,再也不用啃樹皮了。”

江湛卻皺眉:“在碻磝設榷場,恐遭北魏猜忌。畢竟那是他們的南大門,屯駐著黑槊營餘部,若因此再生事端。。。”

“正因是南大門,才要設。”辛棄疾打斷他,從袖中取出榷場輿圖,圖上用不同顏色標注著貨物流向,紅色為絲綢瓷器,藍色為皮毛良馬。

“《孫子》有雲‘衢地則合交’。碻磝四通八達,若能在此互市,既可監視北魏動向,又能將我朝的綢緞、茶葉直抵雲中——那裡的鮮卑貴族最愛吳綾,去年單是壽春榷場,便賣出去千匹。隻要讓他們穿慣了我朝的衣料,用慣了我朝的瓷器,就再也離不開榷場了。”

他頓了頓,加重語氣,“臣需要三年時間,讓榷場的歲入翻番,屆時不僅能養飛虎軍三千,更能儲備足夠三年的軍糧與鐵料。那時再議北伐,方是萬全之策。”

這番話讓殿內陷入短暫的沉默。

幾位掌管財政的官員低聲議論著,顯然被“歲入翻番”打動;武將們則盯著輿圖上的碻磝,眼中閃過思索的光芒。

文帝望著輿圖上密密麻麻的榷場標記,忽然想起十日前辛棄疾送來的《淮泗歲入冊》,上麵不僅寫著“盱眙、壽春兩榷場,半年獲利五萬緡,可養飛虎軍三千”,還附著一張《三年規劃圖》,標注著將要增設的十二處榷場與預期收益。

他指尖在“碻磝”二字上重重一點:“準辛愛卿所奏。讓李敷給北魏帶話,盟約可簽,但這三條件,一條也不能少。”

退朝後,辛棄疾在偏殿被文帝留住。

檀香嫋嫋中,文帝指著案上的半麵飛虎軍軍旗笑道:“你可知,李敷昨日見朕時,說拓跋晃私下問‘飛虎軍何時解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辛棄疾拿起飛虎軍軍旗,指尖撫過磨損的邊緣:“臣會告訴他,待天下無胡騎,飛虎軍自會解甲歸田,去芍陂種稻。”

他頓了頓,補充道,“其實臣更想讓他們明白,真正的武器不是刀槍,是讓淮河兩岸的百姓都能吃上飽飯——就像榷場裡,鮮卑牧民能用皮毛換我朝的稻米,我朝商販也能拿綢緞換北地的良馬。”

文帝望向窗外,忽然想起年輕時隨父征戰的歲月。

那時的戰場隻有血與火,卻不知原來和平也能像榷場的集市般,充滿煙火氣與生機。

十日後,宋魏盟約在含章殿簽署。

李敷望著絹帛上蓋的雙方國璽,忽然對辛棄疾道:“辛將軍可知,長孫太尉托我帶句話——‘稻場的那把火,是燒不滅黃河的河水的’。”

辛棄疾笑了,指著殿外正在卸貨的駝隊——那是北魏送來的第一批良馬,鬃毛裡還纏著漠北的沙礫:“也煩請李太常轉告長孫太尉,我大宋榷場的秤,卻能稱出人心的重量。”

當使團離開建康時,盱眙、壽春的榷場早已恢複了熱鬨。

鮮卑商人用狐裘換走了新織的蜀錦,南朝商販數著“元嘉四銖”笑得合不攏嘴,連最警惕的大宋巡邏兵都和北魏斥候交換了酒囊。

辛棄疾站在冶山的了望台,望著淮河上往來的商船,忽然對身旁的劉勔道:“你看那些船上的貨物,絲綢與皮毛混在一起,就像這天下,本就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他拿出了最近新寫就的策論,隻見旁邊空白處題著“兵者,止戈也”。

夕陽將冶山的鐵坊染成金紅,鍛鐵聲與榷場的算盤聲交織成歌。

劉勔望著遠處正在訓練的飛虎軍,忽然明白將軍為何要議和——有時候,讓稻場上長出新稻,比讓它燃成灰燼,更需要時間與遠見。。。

喜歡選英雄改變曆史?等等,我先逝逝請大家收藏:()選英雄改變曆史?等等,我先逝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傳頌之名 重回八零,嬌氣包的幸福生活 快穿:病嬌反派太任性 三歲小福寶:暴躁奶團在線錘鬼 人在現實,但有鼠符咒! 第九十九次心動 華娛2001:叫我導演! 我靠噩夢賺錢 成為女生的我有些孤僻 裴大佬的小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