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捷報傳建康君臣慶,奏疏陳方略議朝堂_選英雄改變曆史?等等,我先逝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選英雄改變曆史?等等,我先逝逝 > 第295章 捷報傳建康君臣慶,奏疏陳方略議朝堂

第295章 捷報傳建康君臣慶,奏疏陳方略議朝堂(2 / 2)

其二,派武將戍邊。請以沈慶之、垣護之等宿將,統領輔軍,守平城、雁門、中山之險,修敵台、整烽燧,效趙充國屯田湟中之事,使兵農合一,邊備無虞。

其三,通工商惠眾。令冶山鐵坊、芍陂糧道,增運農具、粟種至北方,開互市、興工坊,使鮮卑牧民用皮毛易中原絲綢,漢胡互通有無,漸消隔閡。

臣聞“天下之勢,在安不在亂;百姓之願,在穩不在動”。臣祈願改平城為大同之始。今北方既平,當乘勢施治,使南北歸一,共享太平。臣謹待陛下聖裁,若有差謬,臣甘受斧鉞。

臣辛棄疾昧死以聞。

奏疏讀罷,殿內鴉雀無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江湛率先出列,廣袖掃過賬冊:“陛下,辛元帥此策甚善!戶部可備粟米五十萬石、鐵犁三千具,若派文臣北上,臣願往中山掌財稅,仿蕭何轉漕之法,保糧草無缺。”

王弘捋著胡須點頭:“江尚書所言極是。老臣願往平城,協助袁中丞登記戶籍。昔年曹參繼蕭何之任,‘蕭規曹隨’而天下治;今日咱們也當學他,守好辛元帥打下的江山。”

沈慶之按劍上前,甲葉碰撞聲如雷:“臣請往雁門戍邊!辛元帥放拓跋燾西去,是為‘息兵養民’,臣定守住這北方門戶,不讓西域之兵再犯大宋疆土!”

百官紛紛請命,唯有王歆之立在角落,指尖絞著朝服下擺。

他瞥了眼禦案上的金牌,低聲道:“陛下,辛棄疾手握重兵,又請派心腹掌北方,恐非良策。昔年韓信請封齊王,漢高祖雖許之,終有未央宮之禍。。。”

“王尚書此言差矣!”沈慶之猛地回頭,鐵掌拍在案上,“辛元帥若有不臣之心,何必請朝廷派官?何必放拓跋燾西去?他在北方,百姓歸心,將士用命,若想反,早反了!”

袁淑也搖著麈尾道:“王尚書忘了‘信任’二字。昔年劉秀信任鄧禹,使其平定關中;今陛下若信任辛元帥,何愁南北不一?再說,辛元帥的奏疏裡,字字句句都是‘為大宋’,無半分私念,臣亦敢以闔家百口擔保!”

劉義隆坐在龍榻上,聽著群臣爭論,指尖無意識地叩擊著禦案。

他看著奏疏上“臣甘受斧鉞”四字,又想起昨夜細作稟報“辛棄疾改平城為大同,給流民分糧,自己啃麥餅”,心中的介懷竟淡了幾分——但那二十四道金牌被退回的畫麵,仍像根刺,紮在心頭。

“夠了。”劉義隆的聲音帶著威嚴,殿內瞬間安靜,“辛元帥的奏疏,朕準了。”

他轉向內侍,“傳朕旨意:袁淑為北方安撫使,總領各州郡民政;沈慶之為北方都護,統領邊軍;江湛掌北方財稅;王弘協理大同事務;其餘文武,按品級分赴各州郡,務必在半月內完成交接。”

旨意傳出,百官齊聲道賀。

沈慶之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袁淑的麈尾晃得更勤,江湛忙著整理賬冊,唯有王歆之的臉色,依舊帶著幾分猶豫。

劉義隆望著殿外的歡慶聲,忽然對身邊的內侍低語:“去內庫取些珍寶,擬一道旨意,說朕欲封辛棄疾為‘一字並肩王’,待他回建康,便行冊封禮。”

內侍愣了一下,卻見帝王眼底閃過一絲複雜的光——那光裡,有對功績的認可,更有對兵權的忌憚。

夕陽西下時,建康的燈火已次第亮起。

朱雀門的百姓還在唱著新編的民謠:“辛將軍,破胡狼,定北方,歸大宋。。。”

含章殿內,劉義隆獨自捧著辛棄疾的奏疏,指尖劃過“南北歸一”四字,忽然冷笑一聲——他要等,等辛棄疾回建康的那一天,看看這位“一字並肩王”,是否真的“甘受斧鉞”。

喜歡選英雄改變曆史?等等,我先逝逝請大家收藏:()選英雄改變曆史?等等,我先逝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柯南:不做人了,能救嗎? 嫡姐騙我替嫁?重生庶女嘎嘎亂殺 七彩龍神之覺醒 末世嬌嬌挺孕肚,被大佬們團寵 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開漁場 極品小村霸 美利堅廚神,從荒野獨居開始 仙逆:我,王家老祖,收徒李慕婉 鬥破:開局綁定小醫仙,十倍反饋 攝政王彆急,太子妃要帶崽嫁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