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寇莫追。”沈慶之的環首刀還在滴著血,眼神卻格外清醒。
“劉劭逃回建康,建康城易守難攻,且他必會加固城防,我們應肅清外圍,此時若追,反而中了他的緩兵之計。”
他轉向趕來的柳元景,指了指建康的方向,“柳將軍,可速派人向溧洲的殿下稟報,說劉劭大敗,建康空虛,請殿下即刻率軍向江寧進發。”
柳元景點頭,立刻讓人備好文書。
他看著沈慶之玄甲上的血汙,又看了眼滿地的屍骸與燃燒的糧車,忽然歎道:“老將軍今日鑿陣,真是神勇不減當年。”
沈慶之笑了笑,用袖子擦了擦臉上的血漬:“老了,比不得你們年輕人了。隻是這逆賊不除,睡不著覺啊。”
營壘裡很快響起歡呼聲,騎軍將士們忙著清點俘虜、收繳兵器。
董元嗣提著蕭斌的首級,哈哈大笑:“這狗賊前兩日還在陣前囂張,今日便成了某的刀下鬼!”
他將首級扔在地上,濺起一片塵土,周圍的將士們紛紛圍攏過來,臉上滿是振奮。
沈慶之卻望著建康方向,眉頭微蹙。
他從懷中摸出一卷殘破的《三國誌》,那是他常年帶在身上的,翻到“官渡之戰”那一頁,對柳元景道。
“曹操敗袁紹於官渡,卻仍用數年才平定河北。劉劭雖敗,卻仍有建康城可守,我們還需小心應對。接下來,當與殿下會師江寧,再圖建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柳元景接過書卷,見上麵滿是沈慶之的批注,字跡雖有些潦草,卻透著認真,不禁點頭:“老將軍所言極是,某這就安排後續事宜。”
兩日後,溧洲方向傳來消息——劉駿率大軍抵達江寧。
得知新亭大捷,劉駿親自帶著南譙郡王劉義宣等人出營迎接。
他身著親王服飾,步履急切,遠遠望見沈慶之、柳元景等人,便快步上前。
“沈公!元景!你們立了大功!”劉駿的聲音裡滿是欣慰。
他先握住沈慶之的手,指尖觸到對方掌心的老繭,又轉向柳元景,目光落在兩人玄甲上的血汙與舊痕上。
“若不是你們挫了劉劭的銳氣,孤也不敢如此快進軍江寧。”
沈慶之躬身道:“殿下謬讚,此乃將士用命,臣不敢居功。”
柳元景也跟著拱手:“如今劉劭大敗,建康空虛,正是會師進取的好時機。”
劉駿望著遠處新亭方向的炊煙,又看了眼身旁的劉義宣,忽然笑道。
“有沈公、元景在,孤便放心了。待平定建康,孤定要好好封賞諸位,也好好補償天下百姓——昨日孤還收到建康周邊的百姓請願書,上麵寫著‘願殿下早誅逆賊,還我太平盛世’,這份心意,孤記在心裡。”
沈慶之、柳元景等人聞言再三勸劉駿登基,劉駿三辭不受,並言明不得再提。
江風漸起,吹得營壘的旗幟嘩嘩作響。
沈慶之望著劉駿堅定的眼神,又看了眼身旁意氣風發的柳元景、董元嗣,忽然覺得渾身的疲憊都消散了幾分。
他摸了摸腰間的環首刀,刀鞘上的血漬已凝成暗紅,卻仿佛在訴說著這場血戰的意義——為了劉宋的江山,為了百姓的太平,這一戰是值得的。
喜歡選英雄改變曆史?等等,我先逝逝請大家收藏:()選英雄改變曆史?等等,我先逝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