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131章 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

第131章 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1 / 1)

卷首語

《大吳會典?囚律》載:"凡宗室謀逆者械係,必用朱漆木籠車,車廣三尺、高七尺,欄柱鑄獬豸噬惡紋,頂覆鐵網以防劫囚。過州橋則停輿三刻,禦史台需懸黃榜於橋之左右,榜書"軍民人等有冤可訴,執田契、工牌、稅單者,驗明給米二鬥"。沿途郡縣備端硯、徽墨、開化紙,令書吏錄狀存檔,違者有司論罪。"永熙三年七月初七,洛陽橋的漢白玉欄板蒸騰著暑氣,謝淵手按腰間繡春刀,獬豸冠纓垂落如簾,注視著車轅上新烙的"反"字火印——此印以魏王府私鑄錢爐餘溫灼燙,焦木氣息混著血腥,與七年前在磚窯查獲的匠人烙鐵如出一轍,暗合《會典》中"以逆賊之器刑逆賊"的古製。

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

永熙三年七月初七,未時初刻。洛陽橋第九十一級青石板上,蕭烈的木籠車鐵輪碾過螻蟻,車欄剝落的獬豸紋朱漆,恰好覆蓋石板右下角"匠人陳六造"的落款——那是太祖朝老匠人的留名規製。謝淵的繡春刀鞘叩擊車欄青銅環,清越鳴響驚起橋邊鷗鷺:"《囚律》卷二第四款,過州橋停輿三刻,許士民陳冤。"他餘光掃過蕭烈赭衣下擺的暗紋,三縷斷刀繡線暗藏魏王府私軍徽記,與七年前黃河劫糧案中賊首的服飾特征完全一致。

忽有碎瓦挾風而來,"當"地砸在木籠鐵欄上,迸濺的火星灼破蕭烈額角。執棗木拐杖的老婦踉蹌趨近,補丁摞補丁的青布衣襟下,露出半幅月白裡衣——分明是官宦人家舊裳改製,領口盤扣還留著"泰昌元年"的內造款識。"禦史大人明鑒!"她雙手奉上蟲蛀的地契,邊角殘頁以麵糊粘連,"永熙元年七月初七,魏王長史持"牧馬令"奪我三畝薄田,"枯指劃過模糊的官印,"言明暫借三載,如今五載過去,孫兒凍斃破窯,連具棺木都是鄰裡湊的......"謝淵展開懷中《魏王府苛政錄》,泰昌帝朱批的"洛陽城郊奪田四十二頃"赫然在目,批紅邊緣的飛白筆鋒,與父親當年彈劾魏王府的奏折字跡如出一手。

圍觀人群中忽起騷動,七八個短衣漢子排闥而入。為首壯漢扯開粗布衫,左胸烙鐵疤痕呈紋章形狀,新結的血痂還泛著膿血:"小人兒子丙戌年被抓去丙巳位磚窯!"疤痕蜿蜒如磚窯地道,"去年臘月斷糧,窯頭說"魏王要鑄甲等敵",至今音信全無......"話未畢,戴舊儒巾的老者已捧著稅單撲至車前:"去歲冬稅明載三成,實征竟達六成!"稅單上"魏王壽誕加征"的印戳,用的是魏王府私窯特製的磚紅印泥,印泥中隱約可見細小的骨粉顆粒——那是《會典》嚴禁的"人骨製印"陋習。

蕭烈在籠中發出低笑,赭衣上的"反"字朱印被百姓唾沫浸得斑駁,卻更顯猙獰。謝淵的斷笏重重敲在車轅銅釘上,驚起橋欄棲息的寒鴉:"玄夜司聽令!"三十六名校尉應聲展開三丈桑皮紙,紙首朱印"都察院錄狀專用",正是泰昌帝臨終前賜下的獬豸紋官印,印紐處還留著先帝指痕。"有冤者持實據依次上前,"他眼角餘光掃過人群中刻意壓低的皂帽——那是魏王府豢養的"耳報神",帽簷繡著極小的斷刀紋,"虛言者依《囚律》杖三十,屬實者當場畫押備案。"

當第七十二名百姓按完血指印,暮色已染紅橋欄。謝淵望著桑皮紙上的控訴,"奪田征丁加稅"等罪狀,竟與七年前父親未竟的《匠人血債錄》暗合。他輕撫斷笏裂痕,這道泰昌帝血諫磚窯時崩裂的竹紋,此刻正與紙上"丙巳位磚窯"的記載形成奇異呼應。蕭烈的冷笑突然尖銳,謝淵抬眼,見橋畔"得月樓"二樓有人影閃過,腰間玉佩正是皇長子蕭桓的佩飾——三日前在鄭州驛站,他曾見蕭桓的貼身侍衛佩戴同款。

玄夜司校尉收卷時,謝淵注意到老婦地契背麵用指甲刻著"丙巳零一",正是七年前磚窯案首犯陳六的匠人編號。他忽然想起父親言語:"淵兒,若見百姓以匠人編號為記,便是逆賊罪狀顯形之日。"洛陽橋的晚風掀起他的衣袂,獬豸冠纓拂過木籠車的"反"字火印,將蕭烈的冷笑與百姓的嗚咽,一並卷入漸濃的暮色。橋下水聲潺潺,不知誰家小兒在唱《斷指謠》,歌聲混著暑氣,飄向遠處魏王府舊邸的飛簷。

片尾:

戌時初刻,囚車在暮色中緩緩啟動。謝淵獨坐橋邊石凳,借著火折子光芒細辨桑皮紙上的血指印,忽覺第三十九名百姓的訴狀提及"魏王府私窯通風口刻有暗紋",與七年前在磚窯地道發現的符號完全一致。玄夜司呈上的《魏王府田契底冊》顯示,被奪三畝薄田恰在丙巳位磚窯遺址附近——老婦的孫兒,很可能正是當年失蹤的童工之一。

"大人,橋頭茶樓發現可疑人物。"玄夜司千戶的耳語驚斷思緒。謝淵登上"得月樓",二樓雅間殘留的龍涎香與蕭桓書房氣味相同,案頭墨跡未乾的信箋寫著"秋祭獻馬,萬勿延誤"——正是三日前在鄭州驛站截獲的密語。他指尖劃過信箋暗紋,竟在紙背觸到淺刻的"桓"字,與蕭烈赭衣暗紋的斷刀構成完整的逆黨徽記。

暮色中,囚車鐵輪碾過"匠人陳六造"的石板落款,"反"字火印的陰影恰好覆蓋匠人款識。謝淵撫過斷笏,笏身"鐵骨冰心"四字在暮色中泛著微光,那是父親用匠人血混著磚窯紅土所刻。他知道,這場洛陽橋的控訴,不過是逆賊罪狀的冰山一角——當皇長子的秘紋出現在魏王府暗樁身上,當"秋祭獻馬"的密語與磚窯童工的失蹤形成互文,更大的陰謀,正如同橋下水波下的暗礁,等待著律法之舟去一一勘破。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頂級魔改電影指南[美娛] 國運:婚配對象全是蘿莉 魔尊竟是女兒身,反手拐走當老婆 夫君的遺腹子自帶口糧 戲神之下 在八零偽裝歸國神豪 海賊之苟到大將 最強情報係統 說好合約結婚,怎麼成真了 正氣凜然西門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