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龜靈未免刳腸患,馬失應無折足憂。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137章 龜靈未免刳腸患,馬失應無折足憂。

第137章 龜靈未免刳腸患,馬失應無折足憂。(1 / 1)

卷首語

《大吳會典?關津》載:"凡囚車過城門,必驗三證:一曰勘合符,由刑部與宗人府聯署;二曰貨物單,詳列囚衣、刑具、糧草數目;三曰城門稅,按《商稅則例》征銅子二十文,違者城門校尉杖責五十。"永熙三年七月十三,汴梁城的朝陽斜照麗景門,謝淵的獬豸冠纓拂過城門匾額,見"麗景門"三字的金箔剝落處,露出底下"匠人李五造"的落款——那是神武年間老匠人留下的暗記,與洛陽橋的匠人款識如出一轍。

龜靈未免刳腸患,馬失應無折足憂。

永熙三年七月十三,未時初刻。囚車鐵輪碾過麗景門的青石地,謝淵的繡春刀鞘輕叩城門校尉腰牌:"《關津令》卷三第二款,城門稅需驗囚車刑具。"他的鐵尺劃過木籠車欄,在"反"字火印邊緣發現極細的孔雀藍粉末——正是魏王府私窯特有的釉料,與黃河兵符、刺客密信的痕跡相同。

城東"得月樓"的二樓雅間,茶博士送來的碧螺春騰起細霧,茶盞下墊著的半張皺紙在熱氣中顯出血字:"蕭桓與魏王府私通三載,證據藏於城郊白衣庵。"謝淵的手指撫過紙麵,發現墨痕裡摻著極細的磚窯紅土——這是匠人血書的特有標記,與老婦地契、稅單印泥的成分彆無二致。

城郊破廟的蛛網在風中輕顫,謝淵的手掌撥開佛龕塵埃,暗格裡的黃綾賬冊赫然在目。翻開第一頁,"永熙元年正月,蕭桓府送魏王府弩機三十具"的小楷字跡工整,落款處蓋著半枚"桓"字印,印泥中閃爍的金粉顆粒,與邸報、船家密信的痕跡完全吻合。他的手指劃過"匠人陳六刻範"的備注,喉間突然發緊——這正是七年前磚窯案中失蹤的匠人。

未時三刻,玄夜司校尉的馬蹄聲驚破庵內寂靜:"大人!囚車裡的魏王突然口吐白沫!"謝淵趕回驛站,見蕭烈的赭衣癱在木籠中,嘴角殘留的白沫在陽光裡泛著孔雀藍反光。藥碗底沉著的碎釉片讓他瞳孔驟縮——那是魏王府官窯特有的紋章釉,與蕭烈冠冕、車欄火印同出一窯。

"灌的什麼藥?"謝淵的銀簪刺入殘藥,挑起時牽出細如發絲的金絲——這是西域傳來的"牽機散",需用魏王府獨有的孔雀藍釉作引。他冷笑一聲,將藥碗扣在案頭:"《囚律》卷五第一款,囚犯自儘未遂者,加戴三重鐵枷。"目光掃過蕭烈僵直的手指,見指甲縫裡嵌著的磚窯紅土,與賬冊中"匠人血祭弩機"的記載暗合。

戌時初刻,皇長子行轅的紅燈籠在暮色中搖晃。謝淵的斷笏被門吏攔下,他將賬冊拍在石獅上,黃綾封麵的獬豸紋與行轅匾額的"忠孝"二字形成刺眼對比:"有密事麵陳殿下,關乎大吳社稷。"門吏拾起賬冊的瞬間,他瞥見對方袖口繡著的特殊印記——與刺客、王明德的印記如出一轍。

行轅後堂的燭影裡,蕭桓的玉扳指劃過賬冊頁腳,突然停在"永熙二年七月,匠人三十七名充軍"的記載上:"謝禦史這是何意?"他的聲音混著龍涎香,卻掩不住眼底慌亂,"本王與魏王素無往來。"謝淵的鐵尺點在"弩機刻範匠人陳六"的名字上,見蕭桓的玉扳指邊緣,竟刻著與賬冊相同的"丙巳"編號印記。

片尾:

亥時初刻,謝淵告辭行轅,靴底碾過的月光裡,倒映著行轅簷角的獬豸紋——與蕭桓玉佩、密詔銀印的紋路一致,卻在瓦當陰影裡顯出特殊印記的弧度。玄夜司呈上的加急奏報顯示,白衣庵賬冊中的弩機數目,與黃河兵符、集刺客兵器的刻痕完全對應,每具弩機的"丙巳"編號,都是匠人斷指的血淚。

他忽然想起,父親手劄中記載的"魏王府私軍成軍日",正是賬冊首筆交易的日期。斷笏裂痕處傳來微震,仿佛七年前磚窯的烈火,正透過汴梁城的夜色灼燒掌心。當行轅的紅燈籠突然熄滅,謝淵知道,這場密會揭開的不是真相的一角,而是大吳宗室用匠人骨血編織的貪腐巨網——蕭桓的玉扳指、蕭烈的孔雀藍釉、賬冊的匠人編號,終將在律法的晨光中,織就逆賊的罪狀。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道醫修仙 我,京圈太子爺,外號活閻王 歌壇:實力派的降維打擊 不撩禁欲哥哥後,她被瘋吻囚寵 官道:當個好官為什麼這麼難? 重生79:開局截胡五品葉 港片:囚徒崛起,古惑仔逆襲 窮小子搖身一變成鄉村小聖醫 瞎子背劍,舉世無雙 奧特:呔!怪獸,不吃了我還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