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不信君看弈棋者,輸贏須待局終頭。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140章 不信君看弈棋者,輸贏須待局終頭。

第140章 不信君看弈棋者,輸贏須待局終頭。(1 / 1)

卷首語

《大吳會典?朝儀》載:"宗室涉逆獻俘午門,禦史台須陳三宗罪證於丹墀:一捧《皇明祖訓》示其背德之處,二展《沿途冤情錄》揭其虐民之實,三呈私鑄兵器範模證其蠹國之辜。若遇聖恩寬宥,許以素絹覆赭衣,然匠人斷指灼痕,必鎔鐵鑄於囚車欄柱,永為後世戒。"永熙三年七月十六,午門城樓的琉璃瓦凝著晨露,瓦當獬豸紋上的銅鏽在晨曦中泛著血光。謝淵手按斷笏立在禦道,見囚車轅木的"丙巳"暗紋已被磨平,昨日嵌著的磚窯殘瓦碎末還黏在木縫裡,混著新鑿木屑,像未愈的傷口滲著血痂。

不信君看弈棋者,輸贏須待局終頭

永熙三年七月十六,巳時初刻。正陽門的銅鐘第九聲餘韻未散,蕭烈與蕭桓的赭衣囚車已碾過禦道。車輪碾過"匠人李五造"的青磚款識,赭衣下擺拖曳的陰影裡,謝淵的斷笏觸到掌心的老繭,笏身"鐵骨冰心"四字經七年查案已磨得發亮,此刻卻在囚車鐵欄的新漆下顯得黯淡——今晨剛刷的朱漆裡,混著魏王府私窯特有的磚窯紅土。

永熙帝登臨的玉階生響,十二旒冕旒遮住帝王麵容,卻遮不住目光在蕭桓赭衣領口的孔雀藍繡紋上多停的那兩息。謝淵展開《蕭桓通敵鐵證》,黃綾首頁的"秋祭獻馬"旁,三十七道朱筆批注被濃墨塗成三團墨跡,隻餘"奪田征丁"兩字勉強可辨,新填的"事出有因"四字壓在舊跡之上,墨跡未乾便被火漆封了角。

"蕭桓身為皇長子..."謝淵的聲音被晨風吹得發顫,斷笏敲在青銅律板上的聲響竟帶了幾分虛浮,"私調禁軍三千,按《宗藩律》第二十七款...禦史台擬罪過重了。"永熙帝的朱筆突然落下,在"削去宗籍"四字上畫了個歪斜的圈,筆尖劃破黃綾,露出底下"皇恩浩蕩"的底紋,"朕念及父子天性,著蕭桓閉門自省,禁足東宮。"帝王手指劃過蕭烈的赭衣,那裡原本繡著的紋跡已被整塊割去,新烙的火印歪扭在鎖骨下方,像道永遠結不了痂的傷。

廣場上的山呼聲像被掐住的琴弦,陡然低了半度。謝淵望著人群中攥著斷指刻範的老婦,她胸前的磚窯殘瓦在晨風中晃出細碎聲響,如同七年前磚窯倒塌時的餘震。玄夜司軍士捧來的《沿途冤情錄》沉甸甸壓著雲紋托盤,三寸厚的卷宗每一頁都被蓋上半掌大的火漆印,"天恩如浩"四字朱砂筆鋒下,隱約可見匠人血指印的淺紅。

蕭桓被押解時袖口閃過的孔雀藍,與永熙帝冕旒上的玉墜相得益彰——那是今晨特意留下的王府舊飾。謝淵接過《魏王府財產清單》,"匠人斷指骨殖"一欄被墨筆塗成漆黑,旁注"誤收民間骨器"的小楷寫得端端正正,卻遮不住紙背透出的三十七道刻痕,那是匠人編號的印記。

"謝禦史,"永熙帝的聲音忽然柔和,像在哄騙孩童,"磚窯匠人恤典,朕自會讓禮部從重議處。"

片尾:

申時初刻,夕陽給午門城樓的獬豸紋章鍍上金邊,陰影卻恰好罩住囚車鐵欄。謝淵獨坐獬豸碑前,看老婦握著鑿子的手懸在碑座半空,新刻的"丙巳"剛露筆鋒,便被禮部官員的水火棍砸中:"賤籍匠人,也配刻名在宗藩碑側?"

更漏司的急報在風裡翻卷,"毀棄逆黨徽記"的政令上,"匠人碑"三字被朱砂圈改作"德政碑",朱筆力道之大,幾乎要戳穿紙頁。謝淵撫過斷笏裂痕,昨日校勘時蹭上的磚窯紅土已被擦得乾乾淨淨,隻餘一道淺灰的印子,像道永遠好不了的疤。他忽然想起父親斷笏上的血曾染紅半幅《匠人血債錄》,而如今他的斷笏乾乾淨淨,卻連在律法上留道印子都不能。

酉時初刻,暮鼓敲碎夕陽。蕭烈的赭衣不知何時換成了素白,囚車鐵欄的"反"字火印被塗成鮮亮的紋跡,卻蓋不住底下斑駁的舊痕。謝淵望著囚車遠去的方向,車後揚起的塵土裡,幾片磚窯殘瓦滾落在"匠人李五造"的青磚旁,像匠人斷指時掉落的指甲。晚風掀起他的衣袂,獬豸冠纓拂過匠人碑的斷指紋——那些被磨去的名字,那些被改寫的罪狀,那些在帝王朱筆下輕飄飄的"閉門思過",終究讓這柄斷笏,成了大吳律法最刺眼的一道裂痕。

白居易詩言"輸贏須待局終頭",可謝淵知道,這場棋局裡,匠人斷指的血,逆賊謀逆的罪,在帝王的朱筆起落間,從來就沒有真正的輸贏。他唯一能做的,便是握緊手中的斷笏,讓笏身的裂痕,永遠記得磚窯的火、匠人的血,和這京師終章裡,律法天平上,那永遠壓不住的,沉甸甸的真相。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說好的反迷信呢?直播間全是警察 薑小姐,你隨手挑的司機老公漏富了 你說他偏執又陰鬱?完蛋,我更愛了 和竹馬分手後,被太子爺蓄意誘吻 被棄孕雌一胎六寶,眾獸夫求原諒 斷親後被趕出家門,我開始修仙 拿著男二的劇本說愛你 在七零,拿下探親兵哥哥 炮灰真千金走向修仙大道 帶著雙胎去離婚,七零丈夫他瘋了